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智度论》《华严经》等佛教典籍
在佛门典籍中,地藏王菩萨曾明确开示:世间有四种动物身怀殊胜灵性,分别是龟鳖、蛇类、狐类和鹦鹉。
这四类众生因其宿世因缘,具足修行功德,不同于一般畜生。
地藏王菩萨特别警示: 误食这四种灵性动物,必将惹来三世因果报应,现世遭灾,来世堕落,第三世方得解脱 。
但是,为何这四种动物会有如此特殊的地位?
它们究竟具备怎样的灵性?
误食之后的三世因果又是如何显现的呢?
话说唐代贞观年间,长安城外慈云寺住持智圆法师,德高望重,善解因果。
这一日黄昏时分,寺中来了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
此人名叫王守义,乃是城中富商,平日里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名望。
只见他一进山门,便直奔大雄宝殿,扑通跪下,泣不成声。
智圆法师见状,忙上前扶起:“施主何故如此悲伤?”
王守义抹去眼泪,哽咽道:“ 大师救我!家中近日怪事连连,我那十岁的儿子更是病得奄奄一息,城中名医都束手无策! ”
智圆法师慈悲地问道:“施主可记得,这些怪事是从何时开始的?”
“就在半月前,我为了给生病的妻子补身,命厨子捕杀了几种据说大补的动物。”
王守义回忆道:“自那之后,家中便灾祸不断。”
“先是厨房无故起火,烧毁了大半,幸好扑救及时。”
“接着粮仓生虫,几千石粮食一夜之间被蛀空。”
“最可怕的是我那宝贝儿子,莫名高烧不退,口中还时常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胡话。”
“有时像龟叫,有时像蛇吐信,有时像狐狸嚎叫,有时又学鹦鹉说话。”
智圆法师听罢,神色渐渐凝重:“施主可还记得,那日都捕杀了哪些生灵?”
王守义思索片刻,一五一十地说道:“有一只硕大的老鳖,足有脸盆大小,是从终南山清潭中捞得的。”
“还有一条通体金黄的大蛇,长约三尺,头上还有奇特的花纹。”
“另外还有一只毛色纯白的狐狸,双眼竟然是蓝色的,极为罕见。”
“最后是一只羽毛艳丽的大鹦鹉,据说能说人话,我花了重金才买到。”
话音未落,智圆法师已是面色大变,双手合十,口中默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施主啊施主,你可知这四种生灵,在佛门中被称为’四大灵兽’?”
“它们皆是具有大因缘的众生,绝非普通畜生可比!”
智圆法师缓缓说道:“ 龟类在佛经中常被视为长寿和坚固的象征,《法华经》中便有龟鳖化身护法的记载。 ”
“ 蛇类更是龙族的眷属,《华严经》载,诸龙王皆有化蛇救度众生的神通。 ”
“ 狐类虽在民间多有异说,但在佛门看来,凡修行千年以上的狐仙,多有护持正法的功德。 ”
“ 至于鹦鹉,更是《无量寿经》中提及的极乐世界众鸟之一,具足说法的灵性。 ”
王守义听得浑身颤抖:“大师的意思是说,我杀的不是普通动物?”
“岂止不是普通动物!”智圆法师叹息道:“这四类众生,因其宿世修行,多具灵性。”
“误伤尚且招致业报,何况故意杀害食用?”
“《地藏经》中地藏菩萨曾开示, 凡伤害具有灵性的众生,必遭三世果报:现世遭灾,来世堕落,第三世方得解脱。”
王守义闻言,如遭雷击,瘫坐在地:“那我儿子这病…”
“正是业报现前的征象。”智圆法师摇头道:“你儿子口中发出的那些声音,正是被害众生的怨气所致。”
王守义惊恐万状:“大师,那可有化解之法?”
智圆法师沉思良久,缓缓道:“《普门品》云:’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因果之理,岂是说化解便能化解的?”
“不过佛门慈悲,倒也并非全无转机。”
就在此时,寺中忽然传来阵阵梵音,竟是从大雄宝殿中传出的。
智圆法师与王守义急忙前往,只见殿中地藏王菩萨的法像竟然放出淡淡金光。
金光之中,仿佛有无数莲花飞舞,庄严无比。
王守义见此情景,立即五体投地,痛哭流涕:“弟子愚昧无知,伤害了有灵性的众生,求菩萨慈悲,救救我那无辜的孩子!”
智圆法师也合掌跪下,口中念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就在这时,殿中仿佛有声音响起,只是声音缥缈,如从天际传来。
“善男子,汝今日之遭遇,正是宿业现前。”
“然而佛门慈悲,犹有转机。”
智圆法师与王守义皆是一震,这声音分明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法音!
“这四类众生,非同寻常。”
地藏王菩萨的法音徐徐响起:“ 龟鳖者,乃是龙王眷属,其寿命可达千年,多有宿世修行,故能通灵。 ”
“ 蛇类者,实为龙族化身,《龙树菩萨传》载,龙树菩萨便是受龙王邀请,入龙宫取《华严经》,龙蛇一体,岂可轻视? ”
“ 狐类者,《搜神记》等典籍多有记载,修行五百年以上的狐仙,多能变化人形,护持善法。 ”
“ 鹦鹉者,《阿弥陀经》中极乐世界的种种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为诸众生演说妙法,其灵性更是非比寻常。 ”
王守义听得心如刀绞,连连叩头:“菩萨慈悲,弟子真的不知道啊!”
“无知即是业障。”地藏王菩萨的声音中透着无尽的慈悲:“《地藏经》云:‘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佛门之中,忏悔二字,便是转业的关键。”
“汝今日能至此处求忏悔,便是善根未断。”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孩童的哭声,王守义一听,正是自己儿子的声音!
他急忙派随从回家探看,心中既忧且喜。
智圆法师合掌问道:“敢问菩萨,王施主所杀的这四类众生,究竟有何特殊来历?”
地藏王菩萨的法音再次响起,但这次声音更加神秘,仿佛带着天机般的深意。
究竟这四类灵性动物有着怎样惊人的真实身份?
王守义所杀害的,竟然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即将得道成仙的修行者?误食这些众生为何会招致如此严重的三世因果?地藏王菩萨又将揭示怎样的惊天秘密?
地藏王菩萨的开示愈发深入:“汝所杀害的这四类众生,正是在各自的修行道路上有所成就的灵体。”
“ 那只老鳖,已修行三百余年,本欲再修二百年便可化龙升天,汝这一杀,断了它五百年的道行! ”
“ 那条金蛇,乃是终南山龙王的侍从,奉命巡视山林,护佑一方水土,汝杀了龙王侍从,岂能不遭天谴? ”
“ 那只白狐,已能变化人形,常在夜间为迷路的行人指引方向,积累功德无数,汝这一杀,断了多少人的生路! ”
“ 那只鹦鹉,更是有着前世为僧的因缘,能诵《心经》全文,正欲投胎为人继续修行,却被汝一网打尽! ”
王守义听得浑身如筛糠般颤抖:“菩萨慈悲,弟子该当如何赎罪?”
“ 这四类灵性众生,在佛教宇宙观中各有其特殊地位。 ”地藏王菩萨继续开示:
“ 龟鳖类代表’坚固不坏’,在《华严经》中,世界的根基便是由大龟背负,故其具有承载功德的殊胜。 ”
“ 蛇类代表’智慧灵活’,龙王能呼风唤雨,蛇为龙之化身,具有呼应天地的神通。 ”
“ 狐类代表’修行精进’,虽为畜生道,却能通过自身努力超越业报,故民间多有狐仙报恩的传说。 ”
“ 鹦鹉类代表’闻思修慧’,能够学习人语,在极乐世界更是演说妙法的使者。 ”
“ 误食这四类众生,为何招致三世果报? ”地藏王菩萨的声音中透着威严:“ 现世果报,是因为这些众生多有护法神祇护持,伤害它们即是冒犯护法,故有即时的灾祸降临。 ”
“ 来世果报,是因为杀害有修行基础的众生,其业力比杀害普通畜生更重,《地藏经》载,杀生者多堕恶道。 ”
“ 第三世的果报,则是因为这种杀业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深重的种子,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消除。 ”
就在此时,王守义的随从匆匆赶回,激动地报告:“老爷!少爷退烧了!神智清醒了!正哭着要找您呢!”
王守义闻言,喜极而泣,连连叩头:“感谢菩萨慈悲!”
地藏王菩萨的法音最后响起:“ 真正的忏悔,需要具备四力:依止力——皈依三宝;追悔力——深深后悔自己的行为;对治力——积极行善以对治恶业;防护力——发誓永不再犯。 ”
“ 汝需做三件事:第一,为这四类众生超度,诵《地藏经》四十九遍;第二,放生护生,救护其他动物的生命;第三,发大愿心,终生不再伤害任何具有灵性的众生。 ”
王守义立即发愿:“弟子从今往后,不仅自己不伤害任何众生,还要劝导他人,广种善根!”
从此以后,王守义严格按照地藏王菩萨的开示修行,不仅家业恢复,更是蒸蒸日上。
龟鳖、蛇类、狐类、鹦鹉这四种灵性动物,因其宿世修行功德,确实不可轻易伤害。误食这些众生会招致三世因果,现世遭灾,来世堕落,唯有真心忏悔,积极行善,方能化解业力。修行者当以此为鉴,护持一切众生,以慈悲心待世间万物。
来源:三禅悟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