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油菜高产直播种植技术要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08:05 1

摘要:稻茬油菜直播种植作为一种轻简化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时、成本低等优势,在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广泛应用。要实现稻茬油菜高产,需把握好品种选择、播期控制、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结合稻茬田的土壤特性科学操作。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其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稻茬油菜直播种植作为一种轻简化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时、成本低等优势,在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广泛应用。要实现稻茬油菜高产,需把握好品种选择、播期控制、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结合稻茬田的土壤特性科学操作。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其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是稻茬油菜直播高产的基础,需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稻茬田的生育期特点。

- 品种特性要求:应选择耐迟播、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强的双低油菜品种(低芥酸、低硫苷)。这类品种在短生育期内仍能形成较好的产量结构,且适应直播后群体较大的生长环境。例如,长江流域可选用“华油杂62”“阳光131”等经过区域试验验证的高产稳产品种。

- 种子质量把控:选用纯度≥95%、发芽率≥90%、净度≥98%的优质种子,确保播种后出苗整齐。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通过筛选去除瘪粒、杂质,随后晾晒1-2天(避免强光直射),以提高种子活力。

- 药剂拌种:为防治苗期病虫害(如蚜虫、地下害虫、根腐病),可采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常用方法为:每千克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10毫升加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毫升,兑水适量拌匀后晾干播种,既能防虫又能防病。

二、播前准备与播种技术

稻茬田由于前茬水稻种植,土壤湿度较大,且可能存在秸秆还田的情况,播前准备需重点解决土壤疏松度、秸秆处理及基肥施用问题。

(一)田块整理

- 及时排水晒田:水稻收获前7-10天排水,收获后尽快清理田间积水,确保土壤含水量适中(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避免烂耕烂种。

- 秸秆处理与还田:若前茬水稻秸秆还田,需将秸秆粉碎至5-10厘米长,均匀撒施于田间,然后深耕或旋耕,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但需注意用量(每亩不超过300公斤),避免秸秆腐熟过程中与油菜争夺养分或导致土壤透气性变差。

- 精细整地:采用旋耕机旋耕2-3次,深度15-20厘米,打碎土块,平整田面,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为种子萌发创造疏松的土壤环境。若田块存在低洼处,需开浅沟做畦,畦宽2-3米,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确保排水通畅。

(二)基肥施用

稻茬田土壤肥力因水稻吸收可能有所下降,需重施基肥,为油菜全生育期提供养分基础。

-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补充硼肥(油菜对硼敏感,缺硼易导致“花而不实”)。

- 具体用量: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硼砂1-1.5公斤。将所有肥料混合均匀后,在整地时撒施于田间,随耕翻入土中,避免肥料集中在地表导致烧苗。

(三)播种技术

直播时间和播种质量直接影响油菜的出苗率和群体结构,需严格把控。

- 适宜播期:稻茬油菜直播需在水稻收获后及时进行,一般以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最迟不晚于11月中旬(长江流域)。播期过迟,油菜冬前生长量不足,抗寒能力弱,易受冻害;播期过早,可能遭遇高温干旱,导致病虫害加重。

-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更便于田间管理。条播时行距30-40厘米,用播种机或人工开沟播种,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后覆土1-2厘米;撒播时需将种子与细土或细沙混合(种子:细土=1:5),均匀撒于田面,然后轻耙覆土。

-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播期调整,一般每亩播种量0.2-0.3公斤。早播或耐密植品种可适当减少播种量(0.2公斤/亩),迟播或分枝性弱的品种可增加至0.3公斤/亩,确保每亩基本苗达到2-3万株。

三、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核心是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后期高产奠定基础。

- 查苗补苗:播种后5-7天出苗,出苗后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处(断垄长度超过30厘米)进行补苗。补苗可采用移密补稀的方式,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后及时浇水,提高成活率。

- 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杂苗,保持苗距5-7厘米;4-5片真叶时定苗,根据品种特性和目标群体密度确定株距,一般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确保每亩基本苗稳定在2-3万株。

- 中耕除草:苗期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深度3-5厘米,疏松土壤,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杂草防治可采用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结合的方式: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苗期杂草较多时,每亩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或用50%草除灵悬浮剂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注意避免药剂漂移到油菜叶片上。

- 肥水管理:苗期需肥量较少,但需保证养分供应。若基肥充足,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基肥不足或幼苗长势较弱,可在3-4片真叶时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兑水浇施。同时,保持田间湿润,避免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浇水),但忌积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涝。

四、冬前与越冬期管理

冬前(12月下旬前)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换期,越冬期(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需确保油菜安全越冬,减少冻害损失。

- 冬前追肥:冬前追肥又称“腊肥”,可增强油菜抗寒能力,促进年前生长。一般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800-1000公斤或尿素5-8公斤,结合中耕施于根部,覆土盖肥。若土壤缺硼,可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每亩用量50公斤,预防硼缺乏症。

- 防寒抗冻:越冬前进行中耕培土,将土壅至油菜根部,增厚根系土层,提高抗寒能力。若遇强降温天气,可在田间覆盖秸秆(每亩100-150公斤),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冻性。

- 水分管理:越冬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避免积水(积水易导致根系受冻腐烂)。若遇干旱,可适当浇水,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

五、春季管理

春季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需重点抓好追肥、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促进多分枝、多结角。

- 追肥管理:

- 薹肥:当油菜薹高10-15厘米时(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追施薹肥,促进薹茎生长和分枝发育。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5-8公斤,兑水浇施或穴施,避免撒施在叶片上(防止烧苗)。

- 花肥:初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追施花肥,延长花期,提高结角率和结实率。每亩施尿素3-5公斤,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硼砂混合溶液,每亩用量50-60公斤,连续喷施2次,间隔7-10天。

- 病虫害防治:春季气温回升,病虫害易高发,主要有菌核病、蚜虫、菜青虫等。

- 菌核病:发病初期(盛花期)每亩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和地面,间隔7-10天再喷1次。

- 蚜虫、菜青虫: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注意交替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 水分管理:春季油菜需水量大,尤其是花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70%-80%)。遇干旱及时浇水,采用沟灌(水不漫畦),灌后及时排水;多雨季节加强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导致烂根。

来源:风趣一半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