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锡今天写第五节《穿梭塘埂》,内容涉及同在良巷塘埂工作的女知青杜苹。之锡拿起手机,和远在辽宁盘锦的杜苹视频。回忆起当年在工作队时同吃同住的往事,两人都有说不完的话。这几天,之锡边回忆边写,写完还会读给我听。我则边看边听,边整理边录入。俩人都仿佛回到50年前,重
▓ 白之锡
【写在前面】
之锡今天写第五节《穿梭塘埂》,内容涉及同在良巷塘埂工作的女知青杜苹。之锡拿起手机,和远在辽宁盘锦的杜苹视频。回忆起当年在工作队时同吃同住的往事,两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这几天,之锡边回忆边写,写完还会读给我听。我则边看边听,边整理边录入。俩人都仿佛回到50年前,重新感受那一段艰难困苦却也温馨快乐、充满渴望的生活。——王增陵
五、穿梭塘埂
在良巷期间,我和同在工作队的回乡知青杜苹,一起住在塘埂生产队的油坊里。榨菜籽油卖是塘埂队的副业,油坊就建在生产队大场边上。外面一大间,是油坊,有一台木质油榨。我们住在里面小间,一口大油缸,就放在我们卧室内。
我和增陵确定恋爱关系后,他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塘埂来。基本上都是傍晚吃过饭以后来(他不在我们家吃饭),聊个几小时才回去。
不久,增陵被蒋书记调到渡口大队工作队当副队长。渡口大队在明陵大队东南边,是附近几个公社的人上盱眙县城的必经之地。管镇到北边的泗洪县城,相距120里;经渡口走,过3条河,到盱眙县城,则只有20多里。所以,上世纪80年代初,管镇等周边4个公社被划归盱眙县管辖,也就名正言顺。这是后话。
渡口大队到良巷大队,要穿过明陵大队和沙巷大队,约有七八里,全是小路。增陵还是那样,傍晚匆匆赶来,夜里依依归去。有时踏着白月光,有时打着手电筒,往来穿梭,一点也不觉得累。
杜苹是第一个发现我和增陵在谈恋爱的。发大水那几天,她看增陵天天跑塘埂来找我聊天,又带日记来给我看,就看出苗头来了。她悄悄问我:“你和他谈啦?”我很坦率就承认:“是的。”
杜苹是王嘴大队芮庄的回乡知青。她父亲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当时在双沟变电所当所长(后来当上了泗洪县供电局长),为人豪爽仗义,当地人称“杜老天”,是一方名人。杜苹那时已经和管镇中学的同窗小芮订婚。小芮参軍,去了部队。两人书信不断,也在热恋之中。她能体会到恋爱中人的心态。见增陵来了,她经常找理由出去有事,给我们创造两人相处的机会。
杜苹比我小3岁,我们相处很好,我一直把她当小妹妹待。小芮退伍后分配到辽河油田工作,杜苹和小芮结婚后,也调到辽河油田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如今,一家三代人生活在辽宁省盘锦市。
和杜苹视频
我和杜苹一直保持联系。今天(9月2日)下午,我刚好写到这一节,有些事情要核实,便拿起手机,和远在盘锦的杜苹视频。杜苹听说我在写回忆文章,直夸我“厉害!厉害!”她笑着说:“时间过得真快,一晃50年过去,我们都变老啦!还记得,那年过中秋节,我带瓶双沟酒,我们在油坊里,烧了一只鸡,还有老乡送的蔬菜,就着煮黄豆,也很开心啊!塘埂老乡对我们真好。你和王大哥谈恋爱,他们都知道。那年夏天,一位老乡把自己的小凉床搬到大场上,铺上芦蓆,对你说,你对象要是太晚了,可以睡在大场上,天亮再走。你还记得啊?”
我当然记得。增陵的确在大场上睡过几次,天亮了才匆匆赶回渡口。
良巷塘埂,是我们爱情的起点。我怎么会忘记呢?
和增陵在南京玄武湖
来源:彩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