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科迎来重大利好!2025 年 8 月 22 日,闲林港东侧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相关信息正式公布,这一项目的推进将极大改善未科区域生态与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未科迎来重大利好!2025 年 8 月 22 日,闲林港东侧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相关信息正式公布,这一项目的推进将极大改善未科区域生态与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从区域位置来看,项目选址精准落位于余杭区闲林街道万景村、何母桥村。根据余杭区 “三区三线” 划定成果,项目用地 9.9849 公顷中,9.9849 公顷处于开发边界内城镇集中建设区,不涉及禁止建设区,这为项目合规建设提供了坚实政策基础,确保项目在区域整体规划框架内有序推进,避免因规划冲突导致建设受阻,保障项目实施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用地面积方面,项目拟用地总规模 9.9849 公顷,用地构成丰富。其中农用地 3.5953 公顷,农用地中耕地占 2.7212 公顷,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耕地保护政策,采用科学建设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
建设用地 5.1617 公顷,为项目主体设施建设提供承载空间,可用于建设各类配套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未利用地 1.2279 公顷的利用,将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土地资源从闲置到高效利用的转变,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规划用途上,地块 1、3 用地性质明确为公园绿地(G1),地块 1 用地面积 0.9343 公顷,地块 3 用地面积 0.5593 公顷,这两片公园绿地将成为区域生态景观节点,增加区域绿地覆盖率,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地块 2 同样为公园绿地(G1),但规模更大,用地面积达 8.4913 公顷,且规划指标细致。
容积率不大于 1.0,控制地上建设强度,保障绿地空间占比;绿地率不小于 35%,确保绿地内植被覆盖充足,发挥生态调节功能;建筑密度不大于 30%,避免建筑过度集中影响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建筑限高 16 米(1985 国家高程基准),从建筑高度层面保障整体空间的开阔性,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同时规定绿地面积不低于 5.94 公顷,进一步明确绿地建设规模,为居民打造舒适的户外绿色空间。
建设内容上,项目包含滨水绿地、服务等核心部分。
滨水绿地建设将结合闲林港自然水系,打造亲水性景观空间,如设置滨水步道,供居民散步、慢跑,近距离感受水景;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水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生物多样性。
服务设施方面,虽未详细展开,但可预见将涵盖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咨询、休憩等服务;配套建设公共厕所,满足居民与游客生理需求;设置休息座椅、遮阳亭等,提升居民使用体验。
回溯项目前期,5 月 21 日建设单位公布闲林港两侧配套工程测绘招标,彼时已详细披露项目诸多关键信息。
招标范围涵盖闲林港两侧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测绘服务,区域范围为水乡西路以东、肖山港以南、梧桐港以北、闲林港以西沿河范围,以及闲林港以东、良睦路以西、梧桐港以北沿河范围,用地面积约 419.5 亩。
建设内容聚焦规划河道两侧景观绿化及配套建筑等,测绘工作全面且细致,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绘、绿化测量、道路断面测量等多方面,为后续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精准地理信息数据,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地形地貌特征,实现科学规划与建设。
实际上,闲林港两侧配套工程隶属和睦湿地公园一部分,和睦湿地素有未来科技城 “绿心” 之称,又称 “和睦水乡湿地”,地处杭州市闲林街道,与西溪湿地紧密相连,区域面积达 3600 亩。
湿地以水域沼泽为主,水网、河道、水塘星罗密布,独特地貌造就 “荡中有岛、岛中有塘,港叉纵横,舟径万变” 的景观特色。四周群山起伏、林木葱郁,河柳与竹林为众多飞禽走兽提供栖息场所,生物多样性丰富。
此前鸟类多样性调查记录到 86 种鸟类,隶属于 13 目 34 科,水湿生植物有 21 种,隶属 19 个科,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广泛。
对未科而言,闲林港东侧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意义重大。
项目增加区域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局部气候,增强区域生态韧性;休闲层面,丰富居民休闲选择,打造家门口的休闲好去处,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区域发展层面,优化区域环境,提升区域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与产业集聚,推动未科持续、高质量发展,助力未科在杭州城市发展格局中占据更重要地位,真正实现从科技高地向生态、生活、科技融合发展高地的转变。
期待早日建成!!!!
来源:地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