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阳光和煦,微风轻拂,溪水清澈。在余杭瓶窑镇苕溪畔的咖啡店里,有一对听障夫妻正在店里忙碌。店主郑佳明和朱滨娜一个在擦着咖啡机,一个在洗水池里的杯子。去了的顾客都直呼:“店主颜值好高!”听障夫妻的“无声咖啡馆”推开门,走进这家店铺,没有熟悉的“欢迎光临”,也
五月,阳光和煦,
微风轻拂,溪水清澈。
在余杭瓶窑镇苕溪畔的咖啡店里,
有一对听障夫妻正在店里忙碌。
店主郑佳明和朱滨娜
一个在擦着咖啡机,
一个在洗水池里的杯子。
去了的顾客都直呼:
“店主颜值好高!”
听障夫妻的“无声咖啡馆”
推开门,
走进这家店铺,
没有熟悉的“欢迎光临”,
也没有背景音乐,
只有咖啡机研磨的声音。
大声喊“老板”,
老板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
转过身来也是一言不发。
实际上这是一家“无声咖啡馆”,
顾客点单靠写字,取餐靠眼神。
这是他们入驻
瓶窑镇助残就业实践基地的第三个月。
虽说是新店,但运营到现在,
店铺里也有了一批“忠实粉丝”。
常来这家咖啡馆的聋人骑手,
不仅是顾客,
还成了这儿的“编外员工”,
头盔一摘,
就开始帮他们用写字的方式招待客人。
两人的听障是后天导致的,
源于一次生病打针的后遗症。
选择在余杭瓶窑开咖啡店,
只因这里是郑佳明的家乡。
“父母在,不远游。”
郑佳明用手写的显示板告诉我们。
在这里开店前,
两人尝试过不少工作,
在广场上摆摊、外出打工……
如今店铺所在的助残就业实践基地,
政府免去了所有房租和水电费,
志愿者还帮忙搬运设备、调试系统,
顾客的大力支持、耐心等待,
都让他们十分感动,
就在此扎根了。
店面租金、水电全免费,
背后默默支持的竟是……
除了郑佳明夫妇的“无声咖啡店”,
基地里还开了一家茶餐厅,
店主是一位肢残人士,
开店以来,生意还挺红火。
这个基地的就业形态不局限于实体店铺,
同样也紧跟时代,
肢残女孩青青每天在直播间编织手工作品,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收获不少。
2023年下半年,
瓶窑广场助残项目正式启动,
政府提供免费水电及固定摊位,
团队少量出资定制灯箱标识。
至此,
他告别了流动式摆摊生涯,
一直经营到了2024年下半年。
2025年2月,
瓶窑镇助残就业实践基地正式启用,
为残疾人提供零房租、
免水电的创业空间,
政府和团队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保障。
来源:余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