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迷你主机领域,AMD平台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担当,比如阿迈奇F1A和F2A,就分别将锐龙7 7840HS和8845HS处理器卖到了1659元和1999元。只是,对于追求稳定性,偏向商务,或是注重编解码性能的用户,还是更青睐英特尔平台的机器。此时,武装13代酷睿
在迷你主机领域,AMD平台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担当,比如阿迈奇F1A和F2A,就分别将锐龙7 7840HS和8845HS处理器卖到了1659元和1999元。只是,对于追求稳定性,偏向商务,或是注重编解码性能的用户,还是更青睐英特尔平台的机器。此时,武装13代酷睿家族昔日【芯皇】的阿迈奇M1,想必不会让你失望。
昔日芯皇尚能战否?
自从英特尔在今年推出13代酷睿的马甲,全新一代酷睿200H移动处理器后,13代酷睿再次站了起来。而阿迈奇M1搭载的,就是13代酷睿H45平台中的皇帝级处理器,i9-13900HK。
这颗芯片采用6个P核心,8个E核心,共计14核心20线程,最高睿频高达5.4GHz,内置24MB高速缓存,集成锐炬Xe 96核显。从规格来看,它与最新上市的酷睿7 250H几乎一致。因此,咱们完全可以将M1视为武装酷睿7 250H处理器的新品。
那么,13代酷睿H45平台的最强音,i9-13900HK尚能战否?在进行跑分测试前,咱们先来看看阿迈奇M1的具体配置和功耗释放情况。
我拿到的这款机器标配32GB(16GB×2) DDR4-3200双通道内存,2TB PCIe 4.0 SSD,来自联发科的MT7922无线网卡,支持Wi-Fi 6E+蓝牙5.2,内存硬盘的实测读写性能如图所示。
在一系列测试的过程中,硬盘的最高温度也仅仅50℃,HD Tune Pro 200GB的读写成绩也非常稳,没有出现断崖式的缓外掉速问题。
在AIDA 64的FPU烤机测试中(室温25度,环境噪音32分贝),M1的初始峰值功耗可以达到65W,大约2分钟后会下降并稳定在54W。
烤机过程中,CPU最高温度90度,稳定在81度,P核心频率3.0GHz左右,E核心频率2.3GHz左右,插线板上监测到的整机功耗约80W。
连续运行30轮的CineBench R15,最高分和最低分差值205,对应的就是10W左右的功耗差。
烤机过程中,主机旁噪音不到45分贝,靠近用户侧的噪音则是37分贝多一点,声音非常轻微,正常使用中基本不会受到风扇噪音的打扰。
接下来就是大家关心的性能实测了。在PCMark10的现代办公测试中,阿迈奇M1的总成绩为6191分,CrossMark也跑出了1857的成绩,这个表现足以应付高负载的办公和生产力等应用场景。
在CPU-Z中,阿迈奇M1的单核和多核分数分别为828和6908。
在CineBench R20中,单核多核分数分别为772和5653。
在CineBench R23中,单核多核分数分别为2003和14761。
在CineBench 2024中,单核多核分数分别为122和771。
将上述部分跑分,和其他中端迷你主机常见硬件平台进行横向对比,可见i9-13900HK在CPU单核性能层面有断崖式领先优势,能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突发的高负载任务。
多核性能方面,这颗芯片的表现和同样有着54W功耗释放的酷睿Ultra 5 125H相近,略逊于65W的锐龙7 8845HS。
在3DMark中,阿迈奇M1受制于DDR4-3200的带宽限制,在Fire Strike和Time Spy测试项目的GPU子项分数分别为4855和1434,表现相对一般。
不过,锐炬Xe 96核显的底子很好,哪怕无法满血发挥性能,也足以在1080P+极高画质下,以117FPS的平均帧数流畅运行《英雄联盟》,全局最低帧也有56FPS,没有丝毫的卡顿感,而这也意味着阿迈奇M1足以应对常见主流3D网游的挑战。
英特尔酷睿平台还有一个隐藏技能,那就是支持几乎所有常见视频格式的硬解码,播放8K视频时CPU占用率也仅有个位数,可以轻松扮演家庭影音娱乐终端的角色。
从阿迈奇M1的实际表现来看,官方设定的功耗释放相对保守,如果能将峰值和稳定功耗设定在80W和65W,整体性能还能再拔高一截。不过,考虑到这款机器的定位还是偏商务办公市场,也就是更看重稳定性和低噪音,如此设定和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小巧沉稳的外观设计
阿迈奇M1的包装盒非常简约,里面除了主机以外,还包含电源适配器、电源线、HDMI线,壁挂支架、固定螺丝和说明书。
电源为两段式结构,额定功率120W,主体尺寸很小,连同电源线的总重量约364g。
阿迈奇M1在标配双内存和单SSD时的整机重量,实测则在522g左右。
这款迷你主机的长宽高分别为128.2mm×128.2mm×41mm,体积大约0.67L,属于同配主机中非常小巧的存在,占地空间很小,可以轻松托在掌心中,或是挂在支持VESA的显示器的背后。
阿迈奇M1的外壳为复合材质,一体式的机身框架,灰色的机身表面经由细腻喷砂工艺处理,视觉上可以呈现好似金属的质感,耐磨性和抗指纹性也不错。
主机接口位于机身前后面板,其中前端依次配备了USB4(支持视频输出,不支持PD供电),2个10Gbps的USB-A3.2 Gen2,音频接口和电源开关。
机身背部,则依次配备了电源插孔、HDMI2.0、DP1.4、2.5G网口,以及4个5Gbps的USB-A3.2 Gen1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HDMI连接4K高刷显示器时,刷新率只能设定在60Hz,通过DP或USB4接口连接显示器则可支持到4K 160Hz。
阿迈奇M1的散热出风口位于机身背部和右侧,底盖上则带有大量的圆形进风孔,4个高脚垫也有利于主机底部的空气流通。
扣出脚垫,拧出里面的螺丝就能拆下底盖,看到阿迈奇M1由涡轮风扇+双热管+双鳍片的散热模块。
不过,该产品的2个内存插槽和2个M.2硬盘位都位于主板的另一侧,想要升级需要将主板取出再翻过来,期间还要避免扯断无线网卡的天线,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难度较高。
酷睿平台的新选择
在迷你主机领域,酷睿平台的价格普遍都要比同级别的锐龙机型贵上不少,反应在阿迈奇M1身上也没能免俗,准系统2598元的报价,比自家的F2A贵上不少。但是,这个价格,在同样搭载i9-13900H/HK的同配小主机中,却又是【性价比担当】了,良好的温控和更低的噪音,可以从容面对7×24小时不关机的严苛使用场景。只是,阿迈奇M1自行加装内存硬盘的门槛较高,DIY经验欠缺的用户,还是建议选择官方提供的16GB+1TB或32GB+2TB版,当前售价分别为3196元和4298元,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来源:科技健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