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明丨舆情工作不要怕暴露问题,而怕掩盖问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4:17 3

摘要: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或是一个喜欢说两句的人;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叫自媒体。我的影响力虽然有限,但是与各地舆情管理部门打交道,以我这个粉丝体量的,我算是比较多的。

编者按:舆情工作纷繁复杂。舆情工作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之一。直面问是我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从舆情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舆情工作的基本功能。

我这个人历来嘴臭。在网上发表文章揭露问题,或针对事件发表评论时,以批评居多。有些话题甚至很尖锐。但我从不无中生有。更不说是制造、传播虚假信息。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或是一个喜欢说两句的人;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叫自媒体。我的影响力虽然有限,但是与各地舆情管理部门打交道,以我这个粉丝体量的,我算是比较多的。

我写文章,从来不听信任何一面之词。不管是找我的老百姓,还是体制内。对他们反映问题,会找知情人士核实,也会联系涉及的有关部门核实情况。这是我发表文章以来的贯作风。这也是我至今没有翻车;同时也是有些人恨得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的原因。

在接触的各地舆情管理部门,有两个地方给我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顺德市。

在邓兴之女事件中,因事发年代久远。在网络上得知相关信息后,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了大概情况后,先从同村人开始,及左邻右舍。然后找村干部、镇干部,县里有关部门。最关键的是查阅历史文献。在有初步结论之后,找相关事项的主要负责人;向人他们反馈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和主要诉求,及我自己调查了解的情况。这一套流程下来之后,得向他们阐明问题的严重性。

经多方努力,及当地政府的重视下。拖了二十多年,涉及全村的拆迁安置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对这起事件中,当地相关部门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作者的作用就是在当地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因为年代久远,反映多年未果。当地老百姓对相关部门有抵触情绪,当地拿着这些问题也头疼。很难谈到一块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作为与老百姓及当地相关部门均无利益的陌生人,正好担当这个角色。

披露问题的目的,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据我观察包括一些官方媒体在怎么解决问题上还有所欠缺。这是曝光问题以期施压去解决问题的老思路。其实沟通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有些问题施压可能会适得其反。

还有江西的有关部门。有网友向我反映,他父亲是革命烈士,坟被强迁。江西作为革命老区,涉及革命烈士的问题历来敏感。我在接到情况反映后,觉得事关重大,及时的联系了当地宣传部门。当地宣传部门向我介绍了基本情况。当然我也不会单方面的就信任他们介绍的。宣传部联系了县民政局,民政局通知乡镇。乡镇干部也与我取得联系,也就当事人反映的情况作了耐心的反馈。但是,双方各执一词。

于是我要求乡镇干部,亲自到当地的烈士陵园去,我打开视频连线。视频连线我亲眼见烈士遗骸得到了妥善安置。我将这一情况向当事人反馈了。

按理说,我的任务就此就截止了。通过了解,避免了一篇不实信息的出炉。

但是,在后续与村镇干部的交流中得知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对当事人也好,还是当地政府也好,都是好事。

我在翻阅资料过程中,发现一些当地村民给他出的所谓证明材料。我告诉当事人,我要找这些出证明的逐一核实。我逐个打电话,耐心向他们解释。后来了解的情况是他想多要些烈士迁墓的补偿。

我给当地镇村干部出了个主意。约好时间到他家去,视频连线。我把我从各方了解的情况,当着他们说清楚,并批评了他。后来据当地告知,他再也没就此事提出过什么过份要求。

这是我写文章以来的两个小故事。但是,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出一些处理舆情和面对舆情的一些办法。

同时,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在写文章披露问、发表评论,都应切记要给解决问题留下余地和空间。切勿以施压为主,而忘了解决问题才是核心。

我们有些地方对曝光的问题,不是积极面对问题;而是企图掩盖问题。这是我接触的大多数地方舆情管理部门的惯常操作。电话一打通,首先要求删稿。这样的要求我几乎都是怼回去。如果态度务实的,是奔着解决问题的;我也会同意删稿式暂作隐藏。

但是有三种情况例外。一,是涉及冤假错案的,绝不删稿或作隐藏。二,是涉及黑恶势力欺压老百姓的,绝不删稿。三、是涉及官员腐败的。

网络是反映民情民意的窗口。在发生舆情后,正确面对,并有务实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舆情管理部门的正确姿态。

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特别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如涉及重大案件,如涉及黑恶势力欺压老百姓的。诸如此类。

来源:网评需谨慎笔下有亡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