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百名职工群众,正在广场绿化带里栽种花卉。铁锹与泥土碰撞,欢笑声与叮嘱声交织。有人弓着身子细致培土,有人蹲在地上校正花苗间距。孩童们穿梭着递送花苗,老人提着水桶缓缓浇灌。
七月在新疆南疆地区自驾游,行至一个团场城镇驻足,恰好遇上一场热火朝天的公益劳动。
近百名职工群众,正在广场绿化带里栽种花卉。铁锹与泥土碰撞,欢笑声与叮嘱声交织。有人弓着身子细致培土,有人蹲在地上校正花苗间距。孩童们穿梭着递送花苗,老人提着水桶缓缓浇灌。
问询后我才得知道,这是团场城建中心组织的义务植绿活动。他们通过有线广播发动群众参与,不过半个时辰,职工、商户、学生、退休老人陆续自带农具而来。
烈日下,无人计较工时,更无分文报酬,却见有人自带馕与西瓜分饷众人。一个上了年岁的大爷抹着汗笑着跟我们说:“家园漂亮了,走路心里都亮堂!”
此情此景,忽然使我念及江南都市的绿化工程。招标书上精确到厘米的株距要求,机械化车队轰鸣作业,第三方公司账目上跳动的财政拨款。那一通操作,虽然成就了精致的花园秘境,却总觉得少了一些温润的气息。
镌刻在新疆团场人基因里的集体主义精神,每时每刻都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没有层层外包的疏离感,没有资金核算的博弈算计,有的只是“我的家园我装扮”的质朴理念。
这片土地上的职工群众,有听党号召、甘于奉献的基因传承。就如来自天山的雪水,渗入土壤,滋养出最为茁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花。
愿新疆团场的环境越来越美好,祝职工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幸福!
来源:品艺轩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