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回眸!武义这场“爱”的盛宴,藏着最暖的烟火与深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04:12 4

摘要:当七夕的月光洒满武义,这座小城便被爱与温暖包裹。今年七夕,武义县妇联联合多部门、联动各乡镇(街道),为全县百姓准备了一场场兼具温度、深度与趣味的“爱之盛宴”——从金婚夫妻的半世纪相守,到单身青年的热血邂逅;从非遗民俗的活态传承,到法律与鲜花交织的浪漫,每一份“

当七夕的月光洒满武义,这座小城便被爱与温暖包裹。今年七夕,武义县妇联联合多部门、联动各乡镇(街道),为全县百姓准备了一场场兼具温度、深度与趣味的“爱之盛宴”——从金婚夫妻的半世纪相守,到单身青年的热血邂逅;从非遗民俗的活态传承,到法律与鲜花交织的浪漫,每一份“爱”都有了独特的打开方式。

金婚佳话:

半世纪相守,是家风最好的模样

8月29日晚,古城南门街中心广场暖意融融,“家和情浓·古城七夕”主题活动在此上演。10对精神抖擞的金婚夫妻走上舞台,共同领取沉甸甸的金婚证书,大屏幕上播放着一张张老照片,主持人轻声讲述着照片背后“从青丝到白发”的岁月故事,每一幕都诉说着半世纪相濡以沫的深情,让在场群众备受触动。

朱妙英与王振杰夫妇“抱夫照料、坚守不离”的患难相守,周岳祥与朱金仙夫妇“你护我周全,我为你分担”的相依,汤国新与钟女花夫妇“诚信待客、勤俭持家”的邻里榜样,邱华南与陈桂桃夫妇“保家卫国与随军持家”的互补坚守……他们的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却藏着婚姻最本真的模样:是病床前的日夜守护,是寒冬里的咬牙相拥,是柴米油盐中的包容体谅。

更动人的是家风的传承。94岁的杨锡华与87岁的林花娇夫妇,6年累计捐款4.9万元助困助学;92岁的吴樟宏夫妇将慈善“接力棒”传给儿子,17年捐赠4.13万元……他们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诚信友善”,让好家风如春雨般滋养社会。正如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何晓芬在致辞中所说:“致敬金婚,更是传承这份‘家庭和谐的密码’,让小家庭的温暖汇聚成社会的暖流。”

热血邂逅:

消防营里的“脱单派对”,浪漫与担当撞个满怀

“向左转!再往前一点!”8月29日午后,县消防救援大队里传来阵阵欢笑。40余名单身青年正在参加“‘夕’望与你,‘火’热相爱”主题活动,这是县妇联与多部门为青年搭建的“缘分桥梁”。

没有传统相亲的尴尬,这里只有“热血+浪漫”的碰撞:“蒙眼背友”中,男嘉宾戴着眼罩,在女嘉宾的指挥下绕开路障,默契者一路顺畅,“跑偏”者引得全场大笑;“消防水带保龄球”里,两人合力推滚水带,击倒矿泉水瓶的瞬间,欢呼声震耳欲聋;消防登高车上,青年们并肩俯瞰街景,合作寻找地面目标,高空打卡照里藏着初见的羞涩。

傍晚的饺子宴更添温馨,手法娴熟的“高手”与略显生疏的“新手”围坐一团,热气腾腾的蒸锅里,煮的是食材,暖的是人心。“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我们在欢笑中靠近彼此。”一位女嘉宾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非遗与烟火:

山水间的狂欢,让传统节日“活”起来

七夕的浪漫不止于情爱,更在文化的传承里。8月30日,金岭溪村的菊溪畔成了欢乐的海洋——“鹊聚菊溪·非遗传情”戏水狂欢活动中,竹筏上的歌舞与岸边的欢呼交织,武义草昆的婉转唱腔、花轿巡游的民俗风情,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婺州窑摊位前,新宅镇特有的红泥在匠人手中变成精美窑器;武义大曲酿制摊位前,游客亲手体验酿酒,酒香漫过溪畔;九龙制茶的茶香里,藏着武义的山水灵韵。“第一次在溪水里看非遗表演,还能亲手做瓷器,太有意思了!”本地游客带着家人来打卡,直言“下次还来”。

而在壶山街道星光社区,“以花为媒,共话七夕”插花活动同样温馨。专业花艺师指导下,玫瑰与尤加利叶在居民手中绽放成束,志愿者穿插讲解“乞巧”传统,让年轻人在动手间读懂七夕的文化内涵。“原来七夕不只是送花,还有这么多讲究!”90后小李捧着亲手做的花束,眼里满是惊喜。

法治护航:

当《民法典》遇上七夕,“爱”有了更坚实的模样

“遭遇家暴别隐忍,要及时留证据、申请人身保护令!”8月29日,塔山社区的“‘法’式七夕”活动里,律师徐肖柳的普法课让居民们听得格外认真。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她用真实案例讲解婚姻中的法律边界,让“依法爱家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课后的手工胸针制作环节,居民们围坐一起,穿针引线间交流着婚姻里的点滴。“这枚胸针要送给老伴,还得告诉他,以后吵架可不能‘越界’哦!”吴阿姨的玩笑话里,藏着对“法治守护幸福”的认同。

这个七夕,武义的爱有千万种模样:是金婚夫妻的相濡以沫,是青年男女的初见欢喜,是非遗传承的生生不息,是法律护航的踏实安心。我们始终相信,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爱与坚守是永恒的主题。愿每一份真情都被温柔以待,愿武义的“家和、业兴、社会安”画卷,在千万个家庭的努力中愈发绚烂!

这个七夕,你被哪种“爱”打动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七夕故事~

一审:李蕾蕾

来源:看旅游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