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2日报道 在世界最南端的比格尔海峡(Canal Beagle),一场前所未有的海洋养殖革命正在悄然上演。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的科学家们正在这片靠近南极的寒冷水域开展开创性研究,为建立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南
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2日报道 在世界最南端的比格尔海峡(Canal Beagle),一场前所未有的海洋养殖革命正在悄然上演。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的科学家们正在这片靠近南极的寒冷水域开展开创性研究,为建立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工业级贻贝养殖场提供科学支持。
这项突破性研究由CONICET下属的南方研究中心(CADIC)主导,位于火地岛省(Tierra del Fuego)首府乌斯怀亚(Ushuaia)。生物海洋学专家伊雷妮·施洛斯(Irene Schloss)博士带领团队,对比格尔海峡的环境条件进行系统性研究,为贻贝工业化养殖扫清技术障碍。
"贻贝是敏感的海洋生物,需要最佳环境条件才能生长繁殖。全面评估计划养殖区域的环境特征,是确保养殖活动长期成功的关键,"施洛斯博士强调。研究团队每月定期乘坐CONICET的科学考察船" Shenu"号,从阿尔曼萨港(Puerto Almanza)到加布尔岛(isla Gable)东部,直至智利威廉姆斯港(Puerto Williams)对面的五个沿海监测点进行全方位环境监测。
这项高级技术服务(STAN)应纽桑食品公司(Newsan Food)请求开展。该公司在火地岛省从事渔业生产已有15年历史,近五年来开始转向水产养殖业,致力于为阿根廷国内市场提供可持续的海产品。比格尔海峡生长的贻贝是当地特有物种,具有巨大的水产养殖开发潜力。
研究人员重点监测的关键指标包括水温、盐度、氧浓度、铵浓度、叶绿素含量和浮游植物特征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加强了对产毒浮游植物(即赤潮)的监测,确保未来养殖的贻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浮游植物作为贻贝的主要食物来源,其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贻贝的生长质量和安全品质。
比格尔海峡得天独厚的寒冷水域环境和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为优质贻贝养殖提供了理想条件。这里水温低、污染少,养殖的贻贝可能具有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一旦规模化养殖成功,不仅能够满足阿根廷国内市场需求,还可能创造出口机会,为火地岛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该项目代表着南极门户地区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展示了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完美结合。随着全球对可持续食品生产方式的追求日益迫切,这个位于世界尽头的贻贝养殖项目或许将为未来海洋养殖业提供新的发展范式。
消息来源:Infobae
来源:新阿华人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