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鹿为马这典故,八成你小学课本里就见过,赵高权倾一时,胆敢在秦始皇的儿子胡亥面前玩这么大一出。大家小时候读着都笑,觉得荒唐,但要真细琢磨,赵高那天牵头鹿进殿,心情估计比咱考试还打鼓——他是真要看看,大殿里的人,谁是帮自己说马的,谁还清醒着叫鹿。
指鹿为马这典故,八成你小学课本里就见过,赵高权倾一时,胆敢在秦始皇的儿子胡亥面前玩这么大一出。大家小时候读着都笑,觉得荒唐,但要真细琢磨,赵高那天牵头鹿进殿,心情估计比咱考试还打鼓——他是真要看看,大殿里的人,谁是帮自己说马的,谁还清醒着叫鹿。
胡亥其实是个小人物,至少在家里兄弟里,他算那最不起眼的老幺。秦始皇死后,大位突然落在他头上,胡亥刚上任,心虚得紧,有点像那种胆小新官,不懂规矩,还特别容易信任枕边人。而赵高,几乎是胡亥的心腹,原本只是贴身太监,因为懂规知道事,逐渐被扶得越来越高——会察言观色的人,总是容易混得好。
说到指鹿为马那天,大家都记得鹿,记得赵高拿它往大殿里一搁,说这是马时,那些官员一个个表情千奇百怪。赞同的,有怕的,有愣着的——其实谁心里都知道,这是鹿啊,可权力真能让人嘴角抽搐地说胡话。胡亥估计也困惑,可他早被赵高捏得紧紧,连怀疑都没机会明着说。大殿气氛肯定怪得很,没人敢第一个拆台,怕被秋后算账。
两千年过去,我们以为荒唐事只有在史书上才见,每次考试写到“专制黑暗”,都觉得离自己遥远。谁想到如今,一碗鸭脖还能吃出一条“指鼠为鸭”的新闻。你说这事巧不巧,江西某大学生在食堂夹起一块自以为鸭脖的肉,结果发现上面长了牙齿,慌张又搞笑地喊出:“这是老鼠!”那直播画面就像小品,大家都盯着,校方脸都挂不住。
学生口气带着点纯真和讽刺,让人一下子想到“清澈且愚蠢”这种词。食堂这事要是搁几年前,或许能找个没事人收拾收拾,说不定能压下去。可现在,热搜不是想撤就能撤的,5G+全民偷拍,事情只会越闹越大。有关部门连夜拉去检测,说是鸭脖没问题,全员松口,既然实验说不是鼠,那就认了“鸭”。可舆论没有就此罢休,反而从“指鹿为马”生长出“指鼠为鸭”的新梗。
很多网友揪着不放,觉得食堂这事像历史复刻,权力运作和普通人的认知死磕——不过你要问江西鸭子有没有牙,大家都明白,正常是没牙的。可结果还是真相没盖住疑虑,校方、学生、检测局一团乱麻,说到底,还是谁信谁不信的问题。
闲话说回来,指鹿为马能跨国界吗?上个月,日本闹出比鸭脖还大的风波。杰尼斯事务所的老板,喜多川,曾是国民偶像孵化机,连首相都要给他送终,民众捧他为造星教父。但他死后,性侵男艺人的丑闻一层一层揭开。本来有人去问他外甥女藤岛景子,集团继承人,她就是死不承认,装傻不露面。现在风头上,她连鞠躬带道歉四次,场面像闹剧。
日本人当年认他是神,追星热到头脑发热,没人愿意相信偶像能干出那种事。等人死了,才一个个开始揭家丑。受害人痛哭流涕,景子站出来鞠躬擦泪,其实全国都明白,从头到尾,大家是自欺欺人,指鹿为马,装作看不见。到头来,只能反问一句:你们真愿意被骗,还是害怕丢了自己的寄托?谁在骗谁,谁在被权力施压,谁又在假装无所谓?
咱们回头看赵高那场大戏,其实没有谁真的糊涂。大殿满是聪明官员,却谁都不敢戳破。他们怕丢官罢职、甚至砍头,嘴巴和心里各唱一出。后来赵高一手遮天,胡亥被圈在权力里,悄悄成了傀儡——鹿变马,那只是面子上的事,心窝里谁都明白是戏。
江西鸭脖案里,学生其实也很无奈,说是错觉也行,说是看得太清楚也成。校方拼命想压,一边怕丢脸,一边怕失控。你要是想让事情彻底消失,除非全国都信鸭脖就是那个长牙的“鸭头”。可互联网时代,谁都在举着手机等看热闹,一条“指鼠为鸭”的段子反复流传,谁也压不下。
更有意思的是,当事学生这事一闹完,被全网议论两天后就被冲淡了。大家其实不关心他怎么想,只盯着那颗牙齿和“鸭头”到底是谁。校方没敢再追着学生算账,大概率也是怕再出纰漏,巴不得赶紧把事翻篇。但对于那个学生来说,可能连道歉都没机会说全,最后只剩一句:“我觉得是老鼠。”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没太多完美结局。权力和大众,有时候比鹿和马还要难分清谁是谁。有人在强权下低头,有人在热闹中喊真话,有人假装糊涂,也有人真的糊涂——也许我们都经历过,只是没被推到聚光灯下。那边日本教父的神坛崩塌,这边鸭脖变老鼠,指鹿为马的戏码一次又一次搬演,观众换了台,人性没变。
我有时候在想,到底哪个瞬间大家才肯承认,鹿就是鹿、老鼠就是老鼠?权力和利益掺杂的时候,这话也许永远讲不完。等下一个热搜,等下一个“鸭脖”,等下一个“教父”,或许又会轮到你我站在鹿和马、中间摇摆。
至于赵高,也许他从没有真想骗所有人,不过是想看看,我们愿意自欺到什么程度。那个“指鹿为马”的下午,吭声的人都变了样子,留下历史拿来笑,又怕笑到最后,鹿还是变成了马。
来源:积极的小红花K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