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稽胡酋长刘成帅众降梁师都,师都信谗,杀之,由是所部猜惧,多来降者。师都浸衰弱,乃朝于突厥,为之画策,劝令入寇。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寇泾州,进至武功,京师戒严。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 武德九年(626年)
【原文】
初,稽胡酋长刘成帅众降梁师都,师都信谗,杀之,由是所部猜惧,多来降者。师都浸衰弱,乃朝于突厥,为之画策,劝令入寇。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寇泾州,进至武功,京师戒严。
【译文】
当初,稽胡酋长刘成率领部众投奔梁师都,梁师都听信谗言,杀了刘成。从此,梁师都的部下心怀疑惧,有许多人转投唐朝。梁师都逐渐衰落,就前去朝见突厥,替突厥出谋划策,劝说突厥侵犯大唐。因此,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汇合兵马十多万人侵犯泾州,进兵武功,京城戒严。
【解读】
读《三国演义》,看到刘备投奔曹操,曹操收留;投奔袁绍,袁绍收留;投奔刘表,刘表收留。心说这样一个反复无常之人,为何大家都还收留?
特别是曹操,深知刘备非常人,不是池中物,早晚会离开并成为敌人。曹操手下不少人也主张杀了刘备。
曹操向郭嘉征求意见。
郭嘉说:刘备自称皇叔,有英雄之名。大王欲成大事,广揽天下豪杰还唯恐不至。今若杀刘备,则天下皆以为大王不能容人,谁还敢来投靠。杀一刘备而失天下人心,因小失大,非明智之举。
曹操对此大加赞许,说奉孝之言正合我意。
上文中的梁师都,大概率是个文盲,没读过《三国演义》,也不知道曹操这段历史。
稽胡酋长刘成率领部众投奔梁师都,在隋朝末年那个乱世,这是壮大自身实力和声望的大事件。
梁师都所做的,应该是待以上宾,大肆宣传,吸引更多的英雄豪杰前来投奔。
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梁师都偏偏听信谗言,杀了刘成。
这样不能算谗言,就如同曹操手下有人建议杀了刘备一样,梁师都手下对投靠的刘成,有不同意见也正常。
关键在于梁师都,他偏偏就采纳了。
产生的后果就是杀一人而失众心,惩一人而失众意。自此以后,梁师都的部下都心怀疑惧,有许多人离他而去,转投唐朝。
大概这些人很多像刘成一样,也是投奔而来。
现在刘成被杀,兔死狐悲,谁知道哪一天梁师都会不会再听信谗言,把自己也杀了。
离开就成最好的选择。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离去,梁师都势单力孤,势力日渐式微,不得不投靠突厥,成为其附庸。
梁师都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杀一人而失众心。
好好的局面,被一个猜忌,一个听信谗言给毁了。
这不应该是有智慧的人该做的事。
来源:湘史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