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今天参加本次‘百堂党课大比武’活动,我讲的党课主题是‘做爱国奋斗的有志青年’……”近日,在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举办的党课活动中,70名党员干部、党组织书记和老党员齐聚一堂,倾听南瑞街道机关党支部党员杨俊鑫的党课。这是芜湖市党员教育实训
长江干流芜湖段大龙湾水域滩涂风貌区。本报通讯员 潘柳全 摄
“大家好,今天参加本次‘百堂党课大比武’活动,我讲的党课主题是‘做爱国奋斗的有志青年’……”近日,在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举办的党课活动中,70名党员干部、党组织书记和老党员齐聚一堂,倾听南瑞街道机关党支部党员杨俊鑫的党课。这是芜湖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作用发挥的一个场景。
党员教育实训基地,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升素质本领、锤炼党性修养的阵地保障。近年来,芜湖市持续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投入,大力推进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体系化、规范化、实效化,建成一批集教育、学习、体验、展示为一体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打造党员教育“立体式”矩阵,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有效助力。
体系化布局 突出实用为本
“组织生活的起源”“组织生活制度”“初心地图”……走进位于南陵县城东滨河公园的“芜湖市党的组织生活教育馆”,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通过图文、影像、多媒体等方式,可以直观全面了解党的组织生活由来和演变过程、规范流程,以及芜湖市各县区的特色党建工作。
南陵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叶义文介绍,“芜湖市党的组织生活教育馆”是全市首个以“组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场所,突出沉浸式体验和实用功能,引入有声图书馆,打造组织生活体验场景,建成先锋直播间、录播间、党员管理服务驿站和党群工作驿站,既能帮助广大党员了解组织生活制度的历史沿革和重要意义,又能现场接受组织生活的规范指导,是芜湖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布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芜湖市坚持“共建共享、主题鲜明、各有侧重、实用为本”原则,充分挖掘、利用和整合党员教育培训资源,推动市、县两级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据介绍,为统筹谋划好基地建设,芜湖市建立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分类推进、县区承接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按照“一县一基地、一行业一品牌”思路,积极整合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革命教育基地、楼宇商圈市场、新兴产业基地等阵地优势,分类建设红色教育、党风廉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5大类党员教育实训基地。
依托芜湖烈士陵园、王稼祥纪念园、新四军七师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基地,芜湖市挂牌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利用芜湖产业创新馆、新能源汽车小镇等建设项目,升级建设一批实训基地。依托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利用企业展厅、闲置用房等,改建新建一批实训基地,形成“辐射全域、覆盖区域”的党员教育实训矩阵。
2022年以来,芜湖全市先后建成市县两级党员教育实训基地36个,其中重点围绕城市、农村、非公、机关等领域,分别建设7个基层党建类市级党员教育实训基地。
既注重实体场馆建设,也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扩展线上平台。芜湖市发布“芜湖先锋实训”微信小程序,将全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信息进行整理、串联、汇总,通过VR技术、全景图片等技术手段,形成数字展馆、实训地图,分领域分类别进行展示,实现一键预览、一键预约、一键导航,营造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访问,让优质党员教育资源直达一线。
新兴领域党员众多,分布广泛、流动性强。芜湖市委非公工委聚焦楼宇商圈、产业链、园区和重点头部企业等类型,按照“1+8+N”体系,布局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建设1个市级非公党建馆、8个园区和社会组织党建实训基地、32个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党员教育实训教学点,形成全市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一体化格局。
规范化建设 契合基层所需
“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要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这三者缺一不可。”芜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翟清福表示,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目的是为全市党员搭建教育学习交流的平台载体,需要聚焦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抓好顶层设计,分级分类建设一批主题聚焦、特色鲜明、内容详实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真正将基地建好用好。
聚焦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建设、内容、运维”三大难点,芜湖市在功能制度、师资力量、软硬件配备等方面提出刚性要求。
“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场地设施、有规范课程、有师资管理队伍、有现场教学点、有制度保障等‘六有’标准,推动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同步配套学员餐厅、宿舍。”翟清福介绍,在实训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推广实施党员教育基地建设“136”模式,1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设置党性教育、基层党务、特色实践等3类培训课程,配套不少于6处现场教学点,编印实训基地教学手册,形成一批基地师资清单、课程目录和标准化教案讲义,确保实训基地师资多元、内容多样。
2022年以来,芜湖全市发布党员教育师资库、课程库、基地库等三类“红色铸魂资源库”,涵盖247名市级讲师、277门课程、各类党员教育实训教学点132个。
“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2年对各级实训基地、教学点进行全面评估,对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实训基地资格。”芜湖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介绍,芜湖市建立县级党校委托运营党员教育实训基地机制,探索通过第三方合作方式,积极寻求与乡村振兴运营公司、公益类社会组织合作,引入市场化专业管理团队,做实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运营管理。
芜湖市繁昌区探索构建“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实训基地运营新路径,依托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精心运维“中分红色学堂”省级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面向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团体,承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青少年红色研学等业务。
据介绍,截至2024年底,“中分红色学堂”共开设承办具有“乡村特色”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青少年红色研学等130余期、学员超8000人次,经营收入超6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60余万元。
实效化教学 延伸培训触角
“在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现场教学点的参观中,我学到了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农技专家的深入解读,帮助我们掌握了提升产业发展的实用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近日,参加完培训的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奚村后备干部陶丹丹收获满满。
“建用结合、建用相促。”围绕专题培训、参访研学、日常教育等主题,芜湖市让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切实发挥作用。
紧扣基层所需、党员所盼,芜湖市办好专题培训,运用“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根据培训班次及实训基地特点,采取“党性教育+业务学习+实践操作”办学模式,把专题培训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面对面课堂教学、示范实践、现场观摩、示范带动等多种形式,将培训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
2024年以来,全市各领域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已承办各类培训1300余次,累计培训党员2.5万余人次。
围绕优化场景体验、参访研学,芜湖市按照“一基地一主题、一教学点一线路”要求,串联实训基地周边各类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实训精品线路观摩交流活动,分领域分层次开辟紫云英人才实训、航空产业链党建、烽火硝烟红色之旅等精品教学线路40余条,通过“走、听、看、学”等沉浸式参访研学,让广大党员近距离体悟产业发展形势、学习党建业务脉络、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聚焦日常教育,依托党员教育基地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场景,全市各县区街道开展“百堂党课大比武”“行走式党课”“组织生活标准化观摩”等活动,实现日常学习教育方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体验多维化。
芜湖市直机关工委聚焦机关党员教育,依托芜湖市直机关党员政治生活馆和机关、项目、乡村、车间等多个实景课堂,按照“一主题一场景”思路,为每期“红帆”课堂匹配最佳授课场地,采取领导干部启发主讲、参训学员盲盒主问、党员干部匿名主评的形式,推动党员教育实现“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带动“绝大多数”,至今已举办15期,调训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
■ 本报通讯员 丁道明 蒋培军 本报记者 黄永礼
来源:安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