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书育人根本就没有办法量化,尤其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重点是育人而非传播知识,这是全人类的共识。如果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工作的量化标准,势必造成更加激烈的竞争,让孩子们累死累活。因为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作业和练习的多少,取决于纪律的宽严。如果用学生考试成绩量化教
教师末尾淘汰制又要来临,新的教育折腾又要开始了。
教书育人根本就没有办法量化,尤其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重点是育人而非传播知识,这是全人类的共识。如果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工作的量化标准,势必造成更加激烈的竞争,让孩子们累死累活。因为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作业和练习的多少,取决于纪律的宽严。如果用学生考试成绩量化教师,势必让课堂紧紧张张,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打压,让教育走向歧途。
我们的好多县市,让不懂教育的人当上教育局局长,作风强势而又不懂教育,瞎指挥而又理直气壮,造成无可挽回的教育失误!
看似公平合理的教师末尾淘汰制度,实际上没有科学依据。它让不懂教育的普通民众信服,因此获得社会正义感。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施行教师末尾淘汰制,被淘汰的可能都是老实人。校长的亲戚朋友一定首先调离教学岗位,去后勤或者办公室这样的没有办法量化淘汰的地方,让普通教师去厮杀。普通教师里面,“刺儿头”教师一定千方百计霸占好的生源,因此教师之间的明争暗斗一定愈演愈烈,教师的心思不能够用在教育教学上面。教学成绩的好坏,生源起了主要作用。老实人斗不过“刺儿头”,被淘汰的一定是老实人。甚至是“牛顿”“爱因斯坦”式的科研老师被淘汰掉。
一个职称制度就已经让人看的清清楚楚,还用得着末尾淘汰制吗?
一百年前的“五四”时代,我们就高喊出“民主”“科学”的口号。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缺乏民主和科学。教师末尾淘汰制度,这样的缺乏科学精神的制度,竟然大行其道,真的让人忧心忡忡。
来源:彦辉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