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的建设关注成都:田埂灯火暖南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22:46 1

摘要:2025年度第16期《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振兴路上写答卷——我的驻村帮扶故事”栏目刊发报道《田埂灯火暖南山》,以第一视角讲述成都市纪委监委对口帮扶简阳市镇金镇南山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启荻的驻村帮扶故事。

【天府直观:刘勇报道】

2025年度第16期《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振兴路上写答卷——我的驻村帮扶故事”栏目刊发报道《田埂灯火暖南山》,以第一视角讲述成都市纪委监委对口帮扶简阳市镇金镇南山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启荻的驻村帮扶故事。

驻村近两年,简阳市镇金镇南山坳村的沟沟坎坎已刻进我的心里。从初来时的陌生与忐忑,到如今俯身田埂,我与乡亲们同坐板凳、共谋发展,六百多个日夜,汗水浇灌出奋斗之路,初心深深扎根在基层这片沃土中。

2023年9月,刚到村不久,老党员谌伯拉着我说:“开党员大会,年轻人少,议个事更是‘闷葫芦’多。”组织生活规范却单调,我下定决心,要让党支部活跃起来。

此后,我结合纪委开坝坝会的方式,不仅传达精神,更把村务规划摊开,鼓励大家打开话匣子建言献策。村里的会议开始有了改变:讨论热乎劲儿足了,“闷葫芦”变成了“点子库”;决策透明了,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大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党员们感到说话管用、干事有劲。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激发党支部的活力,还需要年轻人的加入。我们启动了“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吸引村里3位优秀青年加入干部后备队伍。从家长里短的纠纷调解,到紧锣密鼓的项目跟进,这几位年轻人干劲十足。蓄势待发的点点星火,正悄然点亮乡村治理的希望之光。

入户走访时,村民陈叔对着庄稼叹气:“一年忙到头,也就够个温饱。想搞点新花样,又怕砸手里,心里没底啊!”传统种植效益低,乡亲们守着土地难增收,缺乏的是闯市场的信心和门路。

没有门路,那就蹚出一条路!

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我们选准“蜀花九号”花生试种。驻村工作队租地试种,全程记录播种过程。作物成熟后,请帮扶单位品鉴,获得认可后随即推向市场,订单接踵而至。实实在在的销量,让32户乡亲主动加入,花生扩种10亩,户均增收3900元。

优质花生虽打开了销路,但稳定增收才是真正的考验。与驻村伙伴们商议后,我们决心用品牌为发展赋能。瞄准村里大米的上好品质,我们四处奔走、申请资质,拿下了企业的代加工订单,成功申报“天府乡村”公益品牌。这意味着,只要米香持续飘散,村子就有了稳稳的幸福源泉。

每逢雨天,田埂泥泞湿滑,村民耕作运输苦不堪言。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改善环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民生工程。

开展农田建设那段时间,我们几乎“长”在了地里。1193亩田型调整,59个下田通道,364处放水口,7188米排灌渠整治……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反复的踏勘、协调与加工。工程验收那天,看着村民们走过新修的道路,我知道,这片土地,已经变成了通向美好生活的坚实路基。

驻村两年,载满希望的征程虽已开启,但振兴之路还很长。只要初心如磐,深植于这片沃土,与乡亲们同心同行,南山坳村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刘启荻 成都市纪委监委对口帮扶简阳市镇金镇南山坳村驻村第一书记)

来源:天府直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