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窍谈》第30章31章:李涵虚发现了量子纠缠,但不知道如何解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11:44 1

摘要:河车者,得药运行之要旨,非存想搬运之法。乃子午进退,阴阳合闭,内外升降,天地自然之火候也。自筑基以来,金鼎充足以后,调内息,凝内神。神息相依,风火交合,忽然而灵芽吐萌,气机生动,吾即起河车以炼之,使之自下往后,由督脉进,逆流天谷,而返中宫,此得药当行之事也。惜

【原文】: 第三十章河车细旨

河车者,得药运行之要旨,非存想搬运之法。乃子午进退,阴阳合闭,内外升降,天地自然之火候也。自筑基以来,金鼎充足以后,调内息,凝内神。神息相依,风火交合,忽然而灵芽吐萌,气机生动,吾即起河车以炼之,使之自下往后,由督脉进,逆流天谷,而返中宫,此得药当行之事也。惜后不得真传,多落存想搬运,空空往来,有何益哉?只缘妙悟少人,故仙师难说耳。今吾试言之:其妙在意守于内,神驭于外。然自有此说,而疑者纷纷矣。盖以真神即真意,如何两处分身?主内复主外,安得独充二役?此疑之必然者也。抑知神守内庭,只贵凝,而不贵运,运则必用乎意也。周天之妙,外运逸,而内掌劳,故内掌必以意当之。譬之于人也,身坐灯前,影现壁上,身动而影亦动也。语发室中,声流墙外,语出而声亦出也。意也者,即如神之身与语。神也者,即如意之影与声。未有不相见、不相闻者也。故以意筹其内,而其神自运于外,是二仍是一,运内即运外,不要管着它,自然两相知也。何则?真意居中,调遣呼吸,以内应外,此本知有内者也。然而真意流行,穿关过顶,又有隐隐相知者。是神乎?是意乎?此神还即此意乎?伍真人云:“有两相知之微意”,盖即此也。吾不知神与意之何以化体分身也,又不知神与意之何以里应外合也,即以不知为真知而已。吾只伏吾意而调吾内,这里气动,那里气升。这里风行,那里风送。这里是意,那里是神。是神、是意,分而不分。只觉守内者会理家事,驭外者即上天门,不知其何以有此两相知之微意也。玄乎、玄乎,泛仙槎,游银汉,朝碧落,归黄庭,机畅神流,快活极矣。日日循环,朝朝来往,气冲百节,灌注三宫,则所得之药,方不致闲散无用,而真气愈多矣。吁!世人昧却河车旨,搬运劳劳枉费心。不把真传详细说,饶君到处去摹寻。

【译文】:河车是运行药物的关键,不是普通的搬运法门,是子午进退,阴阳合闭,内外升降,天地自然的火候,练习的人从筑基开始,调息凝神,体内精气充足,之后,灵芽萌动,气机发生,这个是生出氤氲真气的时候,然后可以炼河车了,如何炼河车在《三车秘旨》中已经有详细说明了,比这里说的清楚。氤氲真气从尾闾进,上升到督脉,直上泥丸,再下中丹田,得到玉液。这个内容其实没有流传开来,大部分人炼的只是存想搬运,其实是啥也练不出来。作者试着把关键说清楚:关键在于意守于内,神游于外,但是有很多人怀疑这个原理,因为无法把神和意分开,所以怀疑是正常的,那怎么能做到把神和意分开呢?神守内,关键在于只凝神不搬运,因为搬运需要用到意念,练习周天的时候外面的神只需等着就行,真正凝神的是内部的意识,这是怎么回事呢。作者认为神和意仿佛人和人的影子,是分不开的,外面的神就是意识的影子,意识一动,神也自然动了,不必刻意运神。真意在运行的时候,真神自然在外跟着运行,有一种隐隐相联系的感觉,伍真人也说道,有两相知之微意,这里在过去很难理解,但是现在就好理解了,仿佛是量子纠缠的那个意思,李涵虚当时认识到了量子纠缠,但是无法解释,他只能说我也不知道神与意是怎么化为分身的,不知其何以有此两相知之微意也,但是他知道怎么应用,只要内守真意,外面的真神自然就会有感应,这不是量子纠缠是什么?连着说玄乎玄乎,每日就这么炼,日日循环,气冲百节,真气越来越多。但是世人不了解真正的河车,只知道瞎搬运瞎炼,如果不把真正的玄妙说出来,诸君只能到处去寻摸了。

【原文】:第三十一章真心论

金丹之道,贵得真神、真气、真精,而后能成造化。然不用其真心,亦不能得此真精、真气、真神也。真心者,识念未起之前,人欲未交之会,阴气未染之萌也。

修身妙道,全在定静中下手。学人炼己未纯,惟有此着功夫,稍能济事。兵家所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时也。当心地偶清之际,吾则闭塞三宝,凝神调息。内想不出,外想不入。此时欲念未发,有功即效。乘识神之未用,而可以见其真神矣。乘浊气之未扰,而可以养其真气矣。乘淫精之未播,而可以待其真精矣。一心专向,致虚极而守静笃,并可以认其玄关矣。此性命双修之第一义也。真心之用,岂不妙哉?

如待有事物交接、人我应酬、笑言饮食之念,触动心机,而乃从而克制之,则内心浮动,杂念已生,吾止之而即止,幸也。苟或止之而复起,麾之而来,愈逐愈多,如逢强敌,闭目作天人之战,抚衷为糜烂之场,心败矣。可奈何?

大抵初基之上,比不得尘缘久淡、对境忘情之人。顿悟虚空者,固称上智。渐悟了性者,亦非下流。学人只觅真心下手,虽炼己未到,亦可觅静入门,总要遇而勿失耳。其真心,或在平旦,或在晚间,或散于十二时中,自领之而自取之可也。

是说也,其名似创,而实未创,且有便于初学之流,亦与前古丹经融通不悖。苟如此渐造之,时时守其真,日日抱其真,无时无日,不见其真。由其渐而及其常,久久纯静,则并举炼己之功而亦包之矣,不更大欤?然则心地偶清明时,正是一派好功课、好光阴、好境界,愿人以一刻千金珍重视之也。

【译文】:练习的关键在于得到真神真气真精,然后才能有神奇造化,如果不用到真心,也无法得到真精真气真神啊,真心是在后天的识神念头未发生之前,所以真心其实就是真意。这就是静定的意义,刚练习的人需要掌握入静的技巧,能有不少用处。按照兵法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当心念偶然清静的时候,练习的人闭塞三宝,凝神调息,在后天的欲念还没发生之前,趁着识神还没发挥出作用,就可以见到真神,趁着浊气还没干扰,才可以养你的真气,趁着淫精还没出现,才可以等待真精出现,专心的朝着这方面练习,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时候,就可以见到玄关了,这是性命双修的最关键的地方。也是真意的妙用。

如果遇到俗事的一些应酬之类的,肯定会接触酒色财气,就会动心,能知道克制就好了,想制止就制止了,实在是太幸运了,问题是还有一种情况是越是制止念头,念头越多,如同遇到劲敌,如同天人交战,如果心败了就没有赢的机会了。刚刚筑基的人虽然比不上对境忘情的人,能够顿悟虚空的人的确是上等天资,能够渐悟的人,其实也是不错的。时时刻刻守着真意,变成一种每日每时每刻的习惯,在行走坐卧的时候都有一种保存真意的感觉,养成习惯之后,就像平常的事情一样,心地清明的时候正是最宝贵的时刻,希望读者能够悟到这个道理。

来源:元始青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