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车辆处于雨雪天、高速过弯、变道等不同极限场景时,如何保持车辆稳定不打滑、安全行驶,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同样,随着车辆起步、刹停、转弯等引起的摇晃感,也让不少晕车一族身心疲惫。
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性能比拼、续航对决,而是逐渐转为体验之争。
当车辆处于雨雪天、高速过弯、变道等不同极限场景时,如何保持车辆稳定不打滑、安全行驶,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同样,随着车辆起步、刹停、转弯等引起的摇晃感,也让不少晕车一族身心疲惫。
在这个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代,只有更舒适、安全的驾乘体验,才能赢得更多用户的偏爱。而良好驾乘体验,不只是简单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良好的底盘系统调教带来的操控和安全体验。智界R7/S7焕新版和问界M8,凭借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技术强势出圈,就是这个原因。
HUAWEI XMC强在哪?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整台车的“最强小脑”,小脑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控制肢体等精细动作。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首创全域融合架构,把原本各自为战的车身控制、动力输出、悬架调节、转向助力、制动响应甚至热管理,全部整合到一起。各部件相互之间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相互协同相互合作。
华为乾崑智驾ADS与HUAWEI XMC“大小脑协同”,ADS像人类的“大脑”一样,负责感知和决策;HUAWEI XMC则像“小脑”一样,专精于车身控制的快速执行。从知到行,知行合一,实现超越人类驾驶的超强驾乘体验。
举个例子,在对开路面(一侧湿滑一侧干燥)行驶时,传统车辆很容易因左右轮抓地力差异发生偏移。但HUAWEI XMC系统实时调节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与动力输出,实现抓地力动态平衡,最大限度抑制跑偏。智界R7焕新版就在发布会上秀肌肉,开启动态转向辅助后,能在对开路面稳定行驶,让人大开眼界。
同时,基于千兆以太通信和华为自研的ASN车辆切片网络技术,系统决策链路时延小于1毫秒。这是什么概念?人类从感知危险到做出反应,平均需要200-300毫秒。这相当于在爆胎、打滑等突发复杂状况下,HUAWEI XMC响应速度是人类驾驶员的数百倍,都超越人类极限了。
高速爆胎这种驾驶人的噩梦,HUAWEI XMC能在爆胎瞬间感知状态变化,然后重新分配三轮抓地力,协同动力、制动和转向系统稳住车身姿态,并平稳减速至停车。很多人担心的雪地或泥泞坑洼打滑、急变道等复杂场景,它一样能快速干预,大幅降低失控风险,提升舒适性。过坑过坎、冰雪坑洼等,都如履平地。
从架构上看,HUAWEI XMC提升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背后,离不开三大创新:
一,全域融合架构。将车辆各部件集中控制,且系统决策链路时延<1ms,协同控制器件数量达到传统系统的5倍,控制处理能力提升10倍。瞬息之间,运筹帷幄。
二、全维协同控制模型(XYZ)统领全局,打破过去底盘部件“各管一摊”的局面,可一体化综合决策,实现整车控制的最优解。
三、软硬件深度融合。硬件上采用五合一车控模组,软件上实现权限集中与软硬解耦,既提升效能,也支持未来持续OTA升级。
也是因为这种创新底盘架构,HUAWEI XMC实际驾乘中的灵活性大幅提升
,至于大家关心的舒适性就更不用说了,HUAWEI XMC做到起步不抬头刹车不点头,传统汽车那种起步刹停时颠来颠去的感觉彻底消失,就连过弯时候也一样稳如泰山。智驾R7、S7焕新版和问界M8上“晕车舒缓2.0”的出现,彻底告别了晕车焦虑。
科技创新的意义,在于为用户带来极致舒适的驾乘体验。以往大家期待的全新底盘操控架构,正通过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走向普通用户身边。这不是配置的堆砌,而是真正从架构层面重构了车辆的控制逻辑,为用户“零焦虑的安全出行”增加了更多底气。
来源:盖世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