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湘西区域急危重症湖南省科普基地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成为提升区域内医护人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加油站”,更要成为面向广大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健康素养的“桥头堡”。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多元化科普模式,凭借扎实的科普积累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近日,从湖南省科技厅传来喜讯,依托于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的大湘西区域急危重症湖南省科普基地获评“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
大湘西区域急危重症湖南省科普基地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成为提升区域内医护人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加油站”,更要成为面向广大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健康素养的“桥头堡”。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多元化科普模式,凭借扎实的科普积累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显著科普成效。
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权威医疗门户网站等,打造“云端科普”矩阵。持续推送急危重症预防、识别、初步处理及呼救知识的图文、动画、短视频内容。制作的《心肺复苏》《蛇咬伤》《蘑菇中毒》等系列短视频,语言通俗易懂,融合当地民族语言特色,深受群众欢迎。
线下活动深入基层。基地近两年组织“急救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活动超过百场。通过模拟人教具实操、专家面对面讲解、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让数千名普通群众亲手实践了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急救等关键技能。
针对警察、学生、公交司机、社区工作者等高暴露、高需求岗位人员,基地开设了多期“第一目击者”培训班,经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打造了一支支“流动的急救哨兵”。
积极探索科普新模式。基地举办“急救科普开放日”,邀请市民家庭参观体验;开展“小小急救员”亲子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创作编排具有特色的急救科普情景剧,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对帮扶指导下,在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湘雅医院急危重症专家给基地带来了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理念,参与了基地科普课程的研发设计,举办了多场面向公众和专业人员的高水平科普讲座,极大提升了基地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基地狠抓科普导师培养,基地主任江涛、成员唐丽春是省卫健委认定的科普专家库成员,注重基地内青年医师的科普能力培训。
这一系列举措为科普工作注入活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科普”品牌。此次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湘雅医院的倾情帮扶,更凝聚着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和基地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是对他们致力于提升武陵山片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与公众健康素养的极高肯定。
来源:怀化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