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所大学关停人文社科专业!AI时代纯文科何去何从?(1)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5:18 1

摘要:2021年以来,经济与财政压力下,全球经济下行迫使高校压缩开支,高等教育选择越来越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很多大学开始裁撤人文专业,这个范围是全球化的,从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到中国内地的中科大,无一幸免……

2021年以来,经济与财政压力下,全球经济下行迫使高校压缩开支,高等教育选择越来越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很多大学开始裁撤人文专业,这个范围是全球化的,从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到中国内地的中科大,无一幸免……

英国肯特大学淘汰艺术史、哲学等6个学科领域课程;韩国德成女子大学停办法语、德语系招生;日本早在2015年就爆发过废止文科学部的恐慌,十年来多所大学裁撤文科专业。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表明,2021年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中生比例降至历史低点。

2025年8月28日,《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明确要开展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下降、办学条件欠缺的学科专业点予以预警并要求整改。

而自2024年起,全球文科专业已开启结构性调整,国内高校也加速了学科优化进程。

就业市场方面,理工科人才需求旺盛,而部分文科专业因培养内容滞后、实践性不足,毕业生竞争力下降,像翻译类职业本科就业率十年内下降64%;

学科优化与资源整合上,高校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号召,推动文科与科技交叉融合,南开大学开设科技人文、数字史学等新专业,山东大学鼓励文理科深度交叉;

财政与生源压力下,文科专业曾因办学成本低被盲目扩招,如今叠加入学人口减少和经费分配向理工科倾斜,部分高校只能裁撤低效专业以集中资源。

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2025年招生人数从40人减少到35人,哲学专业从35人缩减到30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撤销英语、传播学、考古学三个人文学科。四川大学一次性撤销31个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等多个文科领域,成为当年专业调整幅度最大的高校之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撤销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集中资源向理工科倾斜,这一做法引发了关于传统文科院系存续模式的广泛讨论;西北大学裁撤部分文科专业,涉及历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同时大力加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新兴理工科专业建设。北工大2025年拟撤销“日语”“广告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风景园林”4个专业,取而代之的“数据计算及应用”“增材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量子科技”4个新专业,全是理工科。哈佛大学一口气取消至少20个系的30门课程,人文学科成为重灾区。芝加哥大学宣布:2026-2027艺术与人文部的指定冷门人文学科专业完全停招。波士顿大学:去年年底暂停招收包括古典学、语言学、宗教、哲学、英语在内的十几个人文社科博士项目;宾大因经费被砍,计划明年减少三分之一文理学院博士招生人数;哥伦比亚大学削减65%的文理学院博士招生名额;匹兹堡大学也停招博士项目。有着“翻译界哈佛”之称的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宣告倒闭,今年入学的学生成最后一届。原因是AI翻译发展迅猛,其质量和效率远超人工,雇主也更倾向于使用AI翻译,导致学院招不到学生。

英国的伦敦大学,朴茨茅斯,华威,伦敦政经,肯特等大学都陆续关闭了部分文科专业,其中包括,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艺术欣赏等专业。

设计学类近十年撤销布点超300个,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传统方向因市场饱和成调整重点;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类撤销数量分别达266个和247个,体现出管理类专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就业需求下滑的现状;外国语言文学类中英语、日语等专业撤销数量大幅增加,部分高校转向“小语种 + 科技”的交叉培养模式;艺术类与新闻传播类里,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因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也成为调整的重点对象。

2024年起,部分高校缩减甚至停招文科类硕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停止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招生;中南大学取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生;东北大学暂停法学专业硕士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停招会计学、意大利语口译等专业硕士。

面对人文学科的衰落,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戴锦华曾说:“对整个人文的贬低、对梦想和创造力的贬低,恐怕是一个世界性的疾病。”

当文科遭遇尴尬境地,“粉领三千”变成一种自嘲,人们发问:“文科,真的有用吗?” “如果不是急着赶路,语文应该是最美的学科。”这句话,正是对“文科无用”的有力回击。

文科生想要有出路,不要给自己设限,其实某种程度上文科生非常适合AI行业,下一篇咱们聊聊在AI时代文科生的新机会。

来源:元宇宙班主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