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以来,经济与财政压力下,全球经济下行迫使高校压缩开支,高等教育选择越来越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很多大学开始裁撤人文专业,这个范围是全球化的,从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到中国内地的中科大,无一幸免……
2021年以来,经济与财政压力下,全球经济下行迫使高校压缩开支,高等教育选择越来越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很多大学开始裁撤人文专业,这个范围是全球化的,从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到中国内地的中科大,无一幸免……
英国肯特大学淘汰艺术史、哲学等6个学科领域课程;韩国德成女子大学停办法语、德语系招生;日本早在2015年就爆发过废止文科学部的恐慌,十年来多所大学裁撤文科专业。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表明,2021年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中生比例降至历史低点。
2025年8月28日,《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明确要开展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下降、办学条件欠缺的学科专业点予以预警并要求整改。
而自2024年起,全球文科专业已开启结构性调整,国内高校也加速了学科优化进程。
就业市场方面,理工科人才需求旺盛,而部分文科专业因培养内容滞后、实践性不足,毕业生竞争力下降,像翻译类职业本科就业率十年内下降64%;
学科优化与资源整合上,高校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号召,推动文科与科技交叉融合,南开大学开设科技人文、数字史学等新专业,山东大学鼓励文理科深度交叉;
财政与生源压力下,文科专业曾因办学成本低被盲目扩招,如今叠加入学人口减少和经费分配向理工科倾斜,部分高校只能裁撤低效专业以集中资源。
英国的伦敦大学,朴茨茅斯,华威,伦敦政经,肯特等大学都陆续关闭了部分文科专业,其中包括,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艺术欣赏等专业。
2024年起,部分高校缩减甚至停招文科类硕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停止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招生;中南大学取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生;东北大学暂停法学专业硕士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停招会计学、意大利语口译等专业硕士。面对人文学科的衰落,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戴锦华曾说:“对整个人文的贬低、对梦想和创造力的贬低,恐怕是一个世界性的疾病。”
当文科遭遇尴尬境地,“粉领三千”变成一种自嘲,人们发问:“文科,真的有用吗?” “如果不是急着赶路,语文应该是最美的学科。”这句话,正是对“文科无用”的有力回击。
文科生想要有出路,不要给自己设限,其实某种程度上文科生非常适合AI行业,下一篇咱们聊聊在AI时代文科生的新机会。
来源:元宇宙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