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一场零风险鼻炎手术,要了26岁寒门博士的性命,谁的过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10:50 1

摘要:在所有人看来,鼻炎手术是再小不过的一个手术了,而且医生还信誓旦旦的保证,手术零风险,完全不需要担心。

在所有人看来,鼻炎手术是再小不过的一个手术了,而且医生还信誓旦旦的保证,手术零风险,完全不需要担心。

可就在患者对医生充满信心进行手术后,第二天竟葬送了性命,而且患者还是一个计划结婚的,26岁的寒门博士。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医生诊断错误还是手术出了问题?

零风险的要命手术

2019年,在晋城一家医院中,手术室的红灯熄灭时,老父亲杨成松了一口气,医生告诉他:“手术很成功,28分钟就完成了。”

看着儿子杨超宇被推出手术室,杨成甚至觉得这场奔波有些多余,毕竟医生反复强调“零风险”,连术前签字时都在比划“OK”手势。

当晚,杨超宇还与西安的女友视频通话,屏幕里的年轻人戴着止血棉,笑着展示术后的鼻子:“这下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最后的影像。

凌晨时分,杨超宇突然浑身发抖,呼吸困难,值班医生判断是“饿太久导致低血糖”,输上葡萄糖便离开了病房。

然而两小时后,杨超宇的嘴唇开始发紫,呕吐物中混着酸水,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

抢救持续到次日中午。

当白布盖住那张年轻的脸时,杨成还不能接受儿子竟这样离去了。

明明是零风险手术,明明就是一个鼻炎手术,明明前两天还有说有笑,为何做了手术说没就没了。

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谁懂?杨超宇还那么年轻,那么优秀。

291分学霸博士

在杨超宇的老家平遥南郑村,至今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个孩子把十卷《熊十力全集》抄了三遍,考研考出291分(满分300),成了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传奇。

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曾经也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少年。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杨超宇和妹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高中时,他的成绩始终徘徊在中游,最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本以为杨超宇也还会像之前一样浑浑噩噩的过活,没想到大学的图书馆让他瞬间清醒,仿佛找了释放天性、自由遨游的地方。

当同龄人在享受“解放式”的大学生活时,这个农村孩子像突然开了窍,四年借阅400多本书,从《史记》到黑格尔,硬是靠“边抄边读”的笨方法,在纸堆里杀出一条路。

好在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杨超宇以优秀的成绩考上研究生。

研二那年,导师张茂泽发现这个学生“不对劲”:别人读《熊十力全集》叫苦连天,他却把十卷书抄得工工整整,笔记摞起来有半人高。

“现在哪有人这么读书?”

面对疑问,杨超宇只是憨笑:“我脑子慢,抄一遍才能记住。”

正是这种近乎迂腐的坚持,让他在百年儒学研讨会上,以一篇《论牟宗三对熊十力“体用论”的修正与背离》震动学界,那一年,他26岁,是全场最年轻的报告人。

导师看到杨超宇如此有天分,于是建议他继续读博。

杨超宇也不负所望,凭借着之前啃书的精力去准备这场考试,满分300,他以291分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并成为当年考试的第一名。

2018年硕士毕业时,杨超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父亲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妹妹还在读高中,继续读博意味着全家要再苦熬五年。

那个夜晚,他在宿舍天台抽完半包烟,注册了某文学网站的账号。

“日更万字,点击量决定收入”,网文圈的生存法则比学术圈更残酷。

为了兼顾备考和养家,他把自己钉在电脑前:手被割伤就缠着纱布打字,高烧39度仍坚持更新。一年时间,300万字小说从键盘流出,13万稿费背后,是辛苦的付出。

“别人说我拿命换钱,可穷孩子的选择从来不多。”他在日记里写道。

这笔钱付清了妹妹的学费,也凑够了考博的备考资料费。

2019年6月,当西北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寄到村里时,杨超宇特意拍了张照片发给女友:“等明年安定下来,我们就结婚。”

是的,杨超宇不仅学业有规划,人生也有规划,像他这样优秀的小伙子,早有了意中人。

明明是最好的年纪,最好的开始,人生却因为一场零风险的手术按下了暂停键。

杨超宇至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鼻中隔矫正术的术前评估写着“NNIS分级0级(零风险)”,自己却倒在了低钾血症的魔爪下?

尸检报告显示,杨超宇死于“术后低钾血症”。

更讽刺的是,就在他去世前三个月,国家卫健委刚发布《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明确要求“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但在基层医院,“小手术”的术后监护往往流于形式。

一位三甲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坦言:“鼻中隔手术并发症概率确实低于0.1%,但医疗没有绝对安全,再小的概率落到个人身上都是100%。”

当医生用“零风险”安抚患者时,是否弱化了告知义务?

在杨超宇的父亲过了最初的震惊阶段后,就开始向医院为儿子讨回公道,而媒体也对这场零风险的手术进行了大肆报道,最终在各方的介入下,家属跟医院进行私聊,医院对杨成进行大额赔付。

结语

在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杨超宇的座位至今空着。

导师张茂泽每次路过都会驻足:“他让我想起颜渊,不是天资最高,却是最肯下苦功的。”

女友韩一玮把他留下的书搬进自己宿舍,立下誓言:“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我都会重走一遍。”

更令人唏嘘的是医疗调解结果,经过两年拉锯战,医院最终承认存在过失,赔偿金额却始终未公开。

虽然钱不能让杨超宇回来,可钱至少能让活着的人有心理安慰、生活保障。

来源:ric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