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亮明身份”,经济日报:内容发展需要这份“合规自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0:42 1

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下文‬简称‬《标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识办法》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平台在服务提供者的内容上架或上线时要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对未标识或疑似生成内容要添加风险提示。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下文‬简称‬《标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识办法》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平台在服务提供者的内容上架或上线时要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对未标识或疑似生成内容要添加风险提示。

图片来源:官方网站

如今,AI生成内容早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短视频里的虚拟主播、社交媒体上的创意文案、设计领域的快速制图……这些技术赋能让内容创作更高效、传播更生动。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当AI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麻烦也随之而来:

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伪造新闻,传播谣言,引起恐慌;用于生成低俗猎奇、夸大不实内容,让人们产生认知偏差;冒用公众人物形象营销推广商品,产生侵权行为;AI换脸拟声实施欺诈,危害人们财产安全;伪造专家形象生产假科普视频,导致人们接收“假知识”,等等。短期看,会侵犯群众权益、误导社会认知、引发负面舆论,长期看则可能动摇人们对新技术的信任和信心。

《标识办法》为AI生成内容划定了清晰红线,兜牢技术运用底线,从源头阻止虚假信息传播。

《标识办法》创新性引入“显式+隐式”标识体系。显式标识让用户快速识别出AI生成内容,便于正确判断;隐式标识能够用于内容溯源,为监管提供技术依据。一条更加完整的治理链条逐渐形成,这有助于实现大规模、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监管。

技术合规成为必选项,能够倒逼平台优化治理逻辑,做好技术运用与内容传播的“守门人”。新规落地后,多家商业内容平台已迅速响应,通过更新用户协议、强化监管举措等方式落实合规要求,这正是平台践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合规自觉”的具体体现。

我们期待制度与技术形成合力,推动AI生成内容在合规正道上行稳致远,让AI的创造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监制:乔申颖

责编:张倩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