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聚焦】把12字家训写成大爱长卷——记“河北好人”张军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9:54 3

摘要:初秋时节的冀中平原,晨风微凉。赵县老街张军朋的诊所前,早已排起了长队。诊室内,张军朋大夫正为一位老病号复诊,他右手三指稳搭患者腕上,左手轻翻检查报告,不时询问几句近况。

9月1日,《石家庄日报》对我县“河北好人”张军朋的事迹予以关注。

9月1日,《石家庄日报》5版刊发:

本报记者 刘 青

初秋时节的冀中平原,晨风微凉。赵县老街张军朋的诊所前,早已排起了长队。诊室内,张军朋大夫正为一位老病号复诊,他右手三指稳搭患者腕上,左手轻翻检查报告,不时询问几句近况。

“张大夫看病仔细,从来不嫌我们老人啰唆。”78岁的李大爷告诉记者,“我这高血压在他这儿看了十几年,每次他都叮嘱得清清楚楚。”

张军朋是赵县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也是患者们交口称赞的“张大夫”。一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但这并未阻挡他从医之路。父亲张全占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从小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勤奋好学,张军朋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大学期间,张军朋深知学习机会难得。他埋头图书馆苦读,钻研中医典籍与医学前沿知识。实验课上,他总是最早到,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遇到问题,便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完全弄懂。

毕业后,张军朋回到家乡,在父亲的诊所投身医疗事业。多年来,他为弱势群体看病秉持“脉诊免费,药价亲民”的原则,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义诊,多次组织慰问贫困残疾人并捐款捐物,在当地广受赞誉,张军朋也因此荣获2024年“时代新人·河北好人”称号。

张军朋看病有个特点:总要问清患者的经济状况。“开方子首先要考虑人家的承受能力。”他解释说。记者了解到,去年冬天,一位低保户来看病,他不仅免了诊费,还悄悄垫付了药钱。

“我家世代行医,父亲传下12字家训:孤男孤女、孤寡老人免费看诊。”张军朋牢记父亲教诲,坚持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免费看诊;遇经济拮据的患者,他常不收费或仅收半价。对腿脚不便的患者,张军朋还派车免费接送诊治。

张军朋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一个雨夜,电话骤响,是位独居老人突发急症。他二话不说出诊,归来时天已微亮。“这种情况常有,当医生的都这样。”他平淡地说。

“我自己行动不便,去探望残障人士,能很快与他们拉近距离。”自担任赵县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后,他的笔记本里,除了病人病情,还记满了残障人士的信息。

当客服、做手工、直播带货……在张军朋帮助下,赵县多名残障人士找到了工作,也找回了生活的力量感。他还多次组织慰问贫困残障人士,累计捐款捐物3万余元。

“只给钱解决不了根本,帮他们找到工作,才能重拾生活信心。”张军朋常以自身经历鼓励大家:“我右腿从小残疾,也能当上医生,你们一定也能找到工作!”很快,他身边聚起一群追随他学习中医的人。“中医要发展,既要守住根本,也要与时俱进。”他说。 十几年的坚守,“张大夫”三个字已成为百姓心中的温暖象征。

来源:南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