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时任香港无线电视台制作总监吴雨先生亲自参与该年度香港小姐初选面试。
一
1991年,时任香港无线电视台制作总监吴雨先生亲自参与该年度香港小姐初选面试。
他后来担任英皇娱乐CEO
站在他面前的清一色是17、8岁的年轻女孩子,问答环节,吴雨看得眉头一皱:
“这些女仔怎么连英文都不过关?”
更有甚者,一开口不知所谓,问东答西,指南打北。
撞脸LABUBU的海选佳丽
吴雨听不下去,那几年港姐选美前所未有的火爆,李嘉欣人还在台上,台下追求她的富豪就开始排队。
紧接着的袁咏仪,入行就搭档张国荣拍电影,要名有名,要利有利。
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们嫉妒疯了,每个人都梦想自己会是下一任幸运儿。
吴雨深信只有美貌的女孩子走不长远,更不能代表香港精神。
他决心“出海”寻找好苗子。
吴雨将报名表拿来,仔仔细细的再看一遍,发现一位在读电子工程系的女孩子,因为年龄已经23岁,没有被列入重点名单。
一看照片,吴雨马上认定:
“这才是我要找的。”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她就是郭蔼明。
当时海外选区有三个入围名单,节目组通知郭蔼明时,却得到她改变主意,不想继续参加的答复。
为了郭蔼明,无线专程派人飞去温哥华和她见面。
郭蔼明本人柔和知性的气质让吴雨十分欣喜,“我们不需要太漂亮就是要有气质。”
那是1991年,经大赛组委会苦心劝说后,郭蔼明回流参赛,一举夺冠,港姐“智慧与美貌并重”的口号终于让观众心服口服。
最淡定冠军
接下来几年,学历在港姐选美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3年大热门是郭可盈,赛中她就拿到了“最受传媒关注”和“最佳演艺潜质”两个大奖,媒体预测冠军排行榜上,郭可盈的位置居高不下。
然而,最后投票阶段,一向看脸的成龙大哥,突然把票投给了莫可欣。
莫可欣的颜值和郭可盈,的确是两个档次。
莫可欣
郭可盈
但是莫可欣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郭可盈只有中学毕业证,这个差距,高低有点大了。
组委会从来不说佳丽落选的原因,莫可欣背着“最丑港姐”的骂名十多年。
前夫方中信
直到2007年张嘉儿横空出世,救了莫可欣。
其实张嘉儿也有硕士学历,并且她还是当届完美爱心奖得主。
不至于丑啦
如今,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世面萧条,网红经济一家独大,那些没怎么上过学的主播们,靠狗血故事占据着带货排行榜前十的位置。
求职门槛水涨船高,薪资回报率下降。
学历贬值似乎是个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大多漂亮女孩子走了其他的路,在这个当下,港姐却抛弃前些年炒噱头的恶习,回归初心逆流而上,2025年香港小姐选美,清一色的高学历。
14强
只是在香港这块土地上,学历很多时候都和家境挂钩。
这些高学历女孩,无一例外有着优越条件。
让我们来开开眼,看看上流社会养出来的女孩子们。
二
冠军陈咏诗出身现在最流行的“老钱”家族。
她的曾祖父是陈瑞祺。
陈瑞祺的父亲是坊间人称“新会善人”的陈澄波,据说陈澄波在清末就到香港做生意,跟人合作开米行。
他为人忠厚,不短斤少两,米行生意兴隆。
赚了钱之后,他选择回报家乡,在广东新会开学校办医院,做了不少慈善。
遇到困难时期,陈家打开自家米仓赈济灾民,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
这个家庭最难得的是作为传统广东人,没有追生儿子。
陈咏诗家里除了她,还有个妹妹。
妹妹好像更好看
两个人年龄相近,从小就被家里送去学各种各样的才艺。
既然说好了是老钱,她们学的才艺就不会仅仅是钢琴绘画那么简单。
陈咏诗学的是体操,专攻平衡木和跳马。
13岁后她转为艺术体操,还加入了香港艺术体操代表队,是可以参加国际大型赛事的那种水平。
这次选港姐,体操这个才艺可是给她吸引了不少关注。
从面试到决赛,一言不合就给你劈个叉。
决赛时更是直接来一段艺术体操,看得评委眼前一亮又一亮。
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孩子,落落大方是基本款,加上长着一张亲和力十足,人畜无害的脸蛋,陈咏诗夺冠几乎是必然。
陈咏诗身高只有160cm,几乎是历届港姐中最娇小。
然而她拥有伯克利和哥大的科技管理硕士学历,还正在UCL读博士。
冠军给她,心服口服。
同样不相伯仲的,是亚军施宇琪。
施宇琪是绝对的精英家庭出身,中英混血,父亲英国人母亲香港人。
她们家祖上五代都是剑桥毕业,也就是说,冠军陈咏诗太爷爷在卖米,她太爷爷在剑桥念书。
这么一想,是不是即刻感受到了阶级感。
施宇琪身上的气质也是专属精英家庭的,她不笑的时候颇有几分生人勿近的压迫感,长脸的人似乎天生就自带高智商感。
施宇琪一路都在名校就读,从拔萃读到汉基,同学背景统统深不可测。
以她们家的资历,施宇琪读剑桥不难。
难的是以一级荣誉毕业,你不信问问威廉王子,他是什么成绩毕业的。
施宇琪毕业后在投行做股票期权交易员,这份高强度的工作她做了五年了。
同时,她还经营社媒,有17万粉,高低也是个小网红。
据说香港圣约翰大教堂是她家建的
她的社媒内容我劝你别看,太自律了,这种家庭出身这种学历背景还这么自律,是要干啥!
最后是上海囡囡袁文静,据说她去参选港姐的初衷是“练习广东话”,结果杀进三强。
她是个经济学老师,介绍里说14岁就开始研究经济学。
都是强人。
这也从侧面反应时代变迁,这是个一切都要卷的年代。
2025年三甲出炉
早些年,港姐明明也走过伶牙俐齿路线的。
三
还记得徐子珊吗?
也是无线从海外赛区选回来的种子选手。
问答环节她抽到的问题是“参加港姐赛后晚宴,认识了达官贵人被认为攀附权贵怎么办”?
徐子珊眨了眨智慧的小眼睛说:“我觉得没问题啊,完全是人的心态问题,只要不是特意认识某一类人达到某种目的,就没关系。”
徐子珊就是早生了十年,她的颜值和个性,在今天一定会吸粉无数。
就比如更早期的港姐亚军张曼玉,《今夜不设防》里,她也被问到类似的问题。
黄霑:“刚回国就选美,是不是贪慕虚荣?”
张曼玉:“是啊,绝对是贪慕虚荣,这也不是丑事,不怕讲出来。”
那个年代,参加港姐选美是阶层跃升的捷径。
港姐总决赛当晚,一定会请来富豪排行榜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坐镇。
评委席上的朱玲玲
这些大人物有的为自己,有的为儿孙,总之要挑几个走。
那时候,女性被物化程度很严重,女孩子们也被洗脑要乖要听话,这样才能得宠。
现在不一样了。
这次港姐进入总决赛的14名佳丽,顶尖学府的毕业证书人手一份,颜值家世谁都不缺。
她们来选美,更像是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甚至不在乎结果,过程更重要。
就如同当年吴雨劝说郭蔼明时那句话:
“参加港姐培训三个月的东西,你一辈子都会受用。”
她们只是来看看,还有没有传统路径里没有的剧情,给自己的履历再打个补丁。
至于名次,看淡再看淡。
以前用美貌换取立身之本、上升通道。
现在是出生在罗马的……锦上添花。
至于我们?
观众而已。
脱口秀里seven说了:
“人群中有人负责耀眼,有人负责组成人群。”
没有人群,你们耀眼给谁看呢!
最重要还是我们!
好吧,又是嫉妒让人发疯的一天!
来源:Bensir本色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