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外甥女假期来我家 无意翻开老照片 竟找到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09:58 1

摘要:外甥女站在那儿,一只手扶着晾衣绳。那绳子晒得发烫,是老式的尼龙绳,已经有点儿发白了。阳光打在她脸上,把她脸颊上细小的绒毛照得发亮。她站在那里,就像十八年前我妹妹站在同一个地方一样。

院子里的扁豆花开了。花朵白得发亮,像是用剪刀从天上的云里剪下来的。

外甥女站在那儿,一只手扶着晾衣绳。那绳子晒得发烫,是老式的尼龙绳,已经有点儿发白了。阳光打在她脸上,把她脸颊上细小的绒毛照得发亮。她站在那里,就像十八年前我妹妹站在同一个地方一样。

“舅舅,我能把这个院子拍下来吗?我们学校有个作业,要拍摄家乡的影像。”

“拍呗,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基地。”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这破院子有什么好拍的。

雪青——我外甥女,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妹妹喜欢紫色,说是雪青色更准确。我记得她出生那天,医院的墙上贴着褪色的防疫宣传画,有点发黄。

雪青是一个人来的。她妈——我妹妹小兰没来。上个月小兰打电话说想让雪青来县城这边待一阵子,说是城里太闷了,孩子高考完需要放松。其实我知道,她是不想让雪青看见她和继父又吵架。

那天下午,我正在院子里洗车。我那辆老桑塔纳,买了快十年了,车门关起来还是有点费劲。雪青拎着个双肩包站在门口,我差点没认出来——四年没见了,她长这么高了。眼睛还是那么亮,像是会说话似的。

“舅舅。”她轻轻地喊了一声。

我把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水渍留下一道深色的印子。“来啦?吃饭没?”

她点点头又摇摇头,意思是来了,没吃饭。

我们小县城没什么好玩的。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新开的那家永辉超市,里面有个小型游戏区,几台夹娃娃机,总是围着一群初中生。

雪青来的第三天,下了场雨。雨水从房檐上往下流,哗啦哗啦的,像是在冲刷什么。空气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潮湿中带着一丝霉味,但又混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我家那老房子是我爸留下的。两室一厅的小平房,墙皮有些地方已经掉了,露出里面灰白的水泥。厨房里的壁柜门把手是塑料的,用久了有点发黄,翘起一个角,我一直没修。

雪青这孩子很安静,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或者玩手机。偶尔她会坐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面画画。槐树有些年头了,树皮上有些小疙瘩,像是老人脸上的老年斑。

那天下午,天空阴沉得厉害,远处偶尔传来闷雷声。雪青说想看看我这里有没有她妈妈小时候的照片。

“有是有,不过都在柜子最上面的箱子里,好些年没动过了。”我把院子里晒的衣服收进来,顺手把门上挂的蒜头也拿下来放好。

柜子上的纸箱子已经有些变形了,一角被蟑螂啃过,上面落了厚厚的灰。我费了点劲才把它拉下来,箱子里散发出一股陈旧的味道,像是被遗忘的记忆。

雪青坐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翻开那些泛黄的照片。大多是我们小时候的,有我和妹妹在县城老街上的留影,还有我爸妈年轻时的合照。爸妈那时候穿着的确良衬衫,笔挺得像是刚熨过一样。

然后她突然停住了,手指轻轻拂过一张照片的边缘。

“舅舅,这个人是谁?”她举起一张有些褪色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男子,站在一辆旧摩托车旁边,穿着九十年代很流行的那种牛仔夹克,头发有点长,笑得很阳光。

我的心突然跳了一下。

“呃…这个…”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雪青的目光变得很奇怪,既像是疑惑,又像是她已经猜到了什么。“他长得有点像我。”她轻声说。

那是李志强,我妹妹的初恋,也是雪青的亲生父亲。

这件事从来没有人告诉过雪青。在她的认知里,她的父亲是她四岁时妈妈改嫁的那个城里人。

“你…你妈妈没跟你说过什么吗?”我问,声音有些发紧。

雪青摇摇头,但眼睛一直盯着那张照片。“这是我亲生父亲,对吗?”她的声音很平静,但我能感觉到里面有种压抑的颤抖。

我叹了口气,决定不再隐瞒。“是的。”

外面突然下起了雨,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密集的啪啪声。我们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他…现在在哪里?”雪青问。

我看着窗外的雨,回忆着二十年前的事情。李志强是邻村的,当时在县城摩托车修理厂工作。他和我妹妹是高中同学,后来就谈起了恋爱。那时候我妹妹才十七岁,家里自然不同意。但年轻人哪管那么多,私下见面、偷偷约会是常有的事。

后来妹妹怀孕了,整个家里都炸了锅。我爸气得几天不说话,我妈哭了好几场。最后决定让妹妹把孩子生下来,但坚决不同意她嫁给李志强。

“你妈妈生下你后,李志强来看过你几次。后来他去了广东打工,说是要挣钱回来娶你妈妈。但没过多久,就失去了联系。”我说这话的时候,回忆起了当年我妹妹抱着小小的雪青,站在村口望着远方的样子。

“他…是不是抛弃了我们?”雪青问,声音有些发抖。

我摇摇头。“不全是。当时情况很复杂。你外公不同意这门亲事,李志强家里也有压力。我听说他在广东的工地上出了事故,但具体情况我们都不清楚。你妈妈等了他三年,后来才决定改嫁的。”

雪青低头看着那张照片,照片角有些卷曲,像是被多次拿起又放下的痕迹。“妈妈从来不跟我提这些事。”

“你妈妈…她有她的难处。”我拿起茶几上已经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茶叶的苦涩在口中蔓延。“你知道吗,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棒棒糖,那种圆形的、五彩的。有一次你发高烧,你妈妈抱着你在医院守了一夜,你醒来第一句话是问棒棒糖在哪里。”

雪青笑了笑,但眼角有些湿润。“舅舅,我能把这张照片带走吗?”

我点点头。“当然可以,这本来就是你的。”

雨渐渐小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雪青把照片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钱包里。

“我想找到他。”她突然说。

我愣了一下。“这…这恐怕不容易。都这么多年了。”

雪青摇摇头。“不,我觉得他还活着,而且就在附近。”她的眼神里有种坚定,像极了当年的李志强。

晚饭是我下厨。我不太会做饭,就简单炒了几个小菜。青椒土豆丝切得不太均匀,有粗有细。旁边的老油瓶上还残留着上次炒菜时留下的油渍,擦也擦不干净了。

雪青吃得很慢,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明天我想去那个修理厂看看。”她说。

修理厂早就不在了,那块地方现在成了一家农资店,卖种子、农药和化肥。老板是个秃顶的中年人,脖子上总挂着条白毛巾,不管冬夏。

隔壁倒是还有个修车的,不过已经换了好几任老板。现在的那个叫老王,五十多岁,肚子微微隆起,说话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的。

第二天一早,雪青就拉着我出门了。天气晴朗,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雨水的清新。路边的杨树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农资店老板正在搬化肥袋子,看到我们进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李老师,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老板认识我,因为我在县中教语文,他儿子以前是我学生。

“这是我外甥女,她想了解一下以前这里修理厂的事。”我简单介绍了一下。

老板皱着眉头想了想。“修理厂啊,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是十五年前才来这开店的,不太清楚。你可以去问问隔壁老王,他是本地人,应该知道得多些。”

隔壁修车铺里传来敲打金属的声音。老王正蹲在地上修一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手上全是黑乎乎的机油。看到我们进来,他直起腰,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盒,抽出一根烟叼在嘴上,但没点。

“李老师,稀客啊。”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发黄的牙齿。

“老王,想打听个人。以前修理厂的李志强,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吗?”我开门见山地问。

老王的眼睛眯了起来,像是在仔细回忆着什么。“李志强?那个骑摩托车特别快的小伙子?”

雪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对,就是他。”我点点头。

老王掏出打火机点上了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团烟雾。“他啊,出事了。”

雪青的身体明显僵住了。

“什么事?”我急忙问。

“出车祸了,在广东。腿给撞断了,听说还差点没命。后来好像是回来了,在石板镇那边开了个小修理铺。不过这都是老黄历了,都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怎么样我就不清楚了。”老王弹了弹烟灰,灰白的烟灰落在地上,很快就被风吹散了。

石板镇离县城有三十多公里,是个比县城还小的地方。那里有个小集市,每五天开一次集,附近的乡亲们会去那里卖些自家种的菜和养的鸡鸭。

雪青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缠着我要去石板镇看看。我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但你得先跟你妈妈说一声。”我提醒她。这毕竟是个大事。

雪青犹豫了一下,然后摇摇头。“先不说吧,等找到他再说。”

我叹了口气,心想这事迟早要面对的。但看着雪青坚定的眼神,我又不忍心拒绝她。

第二天,我开着那辆老桑塔纳,载着雪青去了石板镇。车子开上乡村公路时,轮子下的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窗外是大片的油菜田,黄花映照在阳光下,像是铺了一层金子。

雪青一路上很安静,只是不停地看那张照片。照片上的李志强正对着镜头笑,年轻而充满活力。

石板镇不大,就一条主街,两边是低矮的房子,大多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的,红砖灰瓦,门前摆着各种杂物。街道上有几个老人坐在树荫下乘凉,看到陌生车辆驶来,齐刷刷地抬起头来张望。

我们在街上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李志强这个人。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斜,我有些着急了,而雪青的脸色也渐渐暗淡下来。

正当我们准备放弃时,一个推着自行车的老人从旁边经过。他戴着顶草帽,帽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半张脸。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捆刚割的青草,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李师傅?”他突然停下来,仰头看着我,眼睛因为长期眯着看东西而形成了深深的皱纹。“你找李志强?”

雪青急忙上前几步。“是的,您认识他吗?”

老人用手指了指街尾的一个小巷子。“那边走到头,有个门口挂着红灯笼的院子,就是他家。他腿脚不好,很少出来,大多时候都在家里修些小电器。”

我们谢过老人,快步走向他指的方向。巷子很窄,两边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绿油油的一片。地上有几块不平整的石板,走路时要小心翼翼地避开。

走到巷子尽头,果然看到一个门口挂着已经褪色的红灯笼的院子。灯笼上的”福”字只剩下一半了,另一半已经被风雨侵蚀。院门半开着,里面隐约可以听到收音机的声音,正在播放一首老歌,是邓丽君的《甜蜜蜜》。

雪青站在门口,突然不敢往前走了。她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抬手敲了敲门。

“谁啊?”一个有些沙哑的男声从里面传来。

“请问…李志强在吗?”雪青的声音有些发抖。

门里的收音机声音小了下来,接着传来拐杖敲地的声音。“咚、咚、咚”,沉闷而缓慢。

门被完全拉开,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站在那里。他左手拄着根木头拐杖,右腿明显比左腿短一些。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睛还是很有神,像是蕴含着某种坚韧的力量。

“我就是李志强,你们找我有事?”他的目光在我和雪青之间游移,然后停在了雪青脸上。他的表情突然凝固了,像是看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东西。

雪青慢慢地从钱包里取出那张照片,递到他面前。“这是您吗?”

李志强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照片,眼神变得复杂起来。“这是…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照片,你从哪儿来的?”

“我妈妈叫小兰。”雪青说,声音很轻,但足以让李志强听清。

李志强的身体明显晃了一下,如果不是拄着拐杖,恐怕会摔倒。他的眼睛迅速变红,喉结上下滚动着,像是有什么话哽在喉咙里。

“你是…你是雪青?”他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雪青点点头,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李志强慢慢地伸出手,似乎想触摸雪青的脸,但又犹豫着收了回来。“进…进来坐吧。”他侧身让出一条路。

院子里种着几盆花,有月季和茉莉,都开得很好。墙角放着一些废旧的电器零件,看样子是他平时修理用的。屋内简单整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看起来是他自己写的,字迹苍劲有力。

“坐,随便坐。”李志强指了指屋里的椅子。他自己则坐在一张旧藤椅上,拐杖靠在一旁。

我看出他们需要单独谈谈,就借口出去买点东西,离开了屋子。

离开前,我看到李志强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似乎装着什么珍贵的东西。

我在镇上转了一圈,买了些当地特产的干货和点心。一个小时后回到李志强家时,发现雪青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面前摆着一杯茶,茶水已经凉了,她似乎没动过。

李志强坐在她对面,两人都没说话,但气氛并不尴尬,反而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舅舅。”雪青看到我回来,站起身来。

李志强也站了起来,拄着拐杖向我点点头。“李老师,谢谢你把雪青带来。”他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感激。

“不用谢,这是她自己想来的。”我笑了笑,然后问道:“你们…聊得怎么样?”

雪青看了李志强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爸爸给我看了很多照片,还有一些他给我买的东西,他一直留着。”

听到”爸爸”这个称呼,李志强的眼圈又红了。

“我…我想留在这里住几天。”雪青看着我说。

我有些犹豫。“这…你妈妈那边…”

“我已经给她发了消息,告诉她我找到了亲生父亲。”雪青的语气很坚定。

李志强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未读消息。“小兰刚给我发了信息,说她明天会过来。”他的声音里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

我点点头,心里想着明天肯定是个不平静的日子。但看着雪青脸上的笑容,我知道这对她来说是件好事。

晚上,我们三人一起吃了顿简单的晚饭。李志强做了几个家常菜,手艺出奇的好。饭桌上,他给雪青讲了很多年轻时的事情,包括他和小兰相识相恋的过程。

“我当时就觉得你妈妈特别好看,班上好多男生都喜欢她,但她却看上了我这个骑摩托车的混小子。”李志强说起往事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雪青安静地听着,时不时问一些问题。我能看出她在努力拼凑着自己生命中缺失的那部分拼图。

第二天一早,小兰就到了。她比我记忆中的样子苍老了些,眼角有了明显的皱纹,但还是那么秀气。看到李志强时,她明显愣了一下,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志强…”她轻声叫着,声音里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

李志强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到她面前,伸出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好久不见,小兰。”

雪青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表情既欣慰又有些复杂。

我知道他们三人需要好好谈谈,就找了个借口,说要回县城一趟。

三天后,雪青回到我家收拾东西。她告诉我,她妈妈和李志强谈了很多,解开了很多多年的误会。原来当年李志强在广东出了车祸后,曾多次给小兰写信,但都没有收到回复。后来他听说小兰嫁人了,就以为她不再等他,就没再联系。而小兰则是因为我爸妈担心她吃苦,把信都扣下了。

“舅舅,谢谢你带我找到爸爸。”雪青在临走前抱了抱我。

“不用谢,这本来就是你应该知道的。”我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看着雪青和小兰上了李志强开来的三轮电动车,慢慢驶远,我站在院子里,感受着夏日的阳光。院子里的扁豆花还在开着,白得发亮。

生活就是这样,有些故事被埋藏了很久,但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而那些失散多年的亲情,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新连接起来。

就像那张被遗忘在纸箱底部的老照片,尽管褪色,却依然保存着最真实的记忆。

来源:橙子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