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亿软通动力,巨龙蜕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9:06 2

摘要:2025年8月28日,在我国IT服务市场与IT咨询市场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软通动力,发布了自己2025年半年报。

软通动力,在谋求一场巨龙的“蜕变”。

2025年8月28日,在我国IT服务市场与IT咨询市场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软通动力,发布了自己2025年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软通动力实现营收157.81亿,同比增长25.99%,显示出强劲的复苏与增长态势;净利润-1.43亿,同比增长7.6%,虽然整体还处在亏损阶段,但分季度来看,软通动力已经实现了扭亏!

2025年第二季度,软通动力实现净利润0.55亿,环比增长127.87%;经营活动现金流13.58亿,环比大增173.92%。

业绩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是软通动力“软硬协同”商业模式跑通的侧面印证。

软件作“基底”,硬件作“增量”

软件领域一直是软通动力的“舒适区”。

基础软件领域,2006年,软通动力就与华为展开合作,子公司鸿湖万联是首批通过鸿蒙生态统一互联标准测试认证的企业

而在软件服务领域,软通动力的4大天璇工具平台已在玉柴动力、艾比森等客户成功应用。

2025年上半年,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合计为软通动力贡献约89.2亿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56.52%。

更为重要的是,软通动力来自硬件产品的增量。

2025年上半年,软通动力的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实现营收67.56亿,同比大增72.77%,跑赢总营收25.99%的增速,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有力抓手

而这块增量,来源于软通动力的一场并购。

2024年,软通动力花费约18.99亿完成对同方计算机、同方国际的并购,并更名为软通计算机和智通国际。

软通计算机—智能终端领域龙头。

吸收清华同方后,软通动力推出软通华方,成为清华同方在计算产品领域唯一合法传承者,推出了20多款信创终端新品。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软通动力在具身智能取得的突破。

2025年1月16日,软通天擎发布首款双足机器人天擎S1,定位科研教育和交互服务场景。上半年,轮式机器人天擎A2也正式投入无锡工厂使用。

智通国际—全球领先的计算机设备企业。

智通国际拥有“机械革命”和“恒悦”两大品牌,以及完整的ODM业务体系。

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游戏本市场,机械革命市占率达到17%,稳居行业第三和国产电竞PC第一阵营

2025年4月,智通国际还斩获巴基斯坦十万台笔记本采购大单。项目落地后,软通动力在巴基斯坦PC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10%,助力公司打开海外市场。

而“恒悦”是2025年智通国际进军商用市场,推出的终端设备,目前拥有恒悦L14、恒悦Z系列AI工作站等多系列产品,产品技术处在行业领先。

正是由于两大智能硬件子公司整合完毕,产品销量不断增长,才带动软通动力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的大幅增长。

2025年8月,软通动力再次对智能硬件资本“加码”。

一个是,8月7日,软通动力发布了《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公告》。

此次定增,软通动力拟募资33.78亿建设的项目中,京津冀软通信创基地和AIPC智能制造基地均以原同方计算机、同方国际的技术和客户为基础。

另一个是,8月11日,完成对软通计算机增资。

基于经营发展需要,软通动力又以自有资金向软通计算机完成8亿增资,使其注册资本增加至23亿,再次强调对智能硬件的聚焦力度。

而之所以再次加码,是因为软通动力想要的,一直是1+1>2的深度融合。

软硬一体,打造全栈服务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软通华方发布全新战略定位“中国领先的全场景智算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其实本质上,软通动力想要的或许还是构建软硬一体、提供安全可靠的全栈服务,建立更强的先发优势。

一方面,信创市场“国产替代”。

信创是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关键环节。预计到2026年,信创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7889.5亿。

软通动力的信创终端产品已经覆盖六大国产CPU技术路线。在软硬一体布局下,软通华方的天鹤OS实现了与自研服务器的预装适配;天鹤DB也顺利通过国内大型ICT企业认证。

从下游客户来看,联想、华为、软通动力处于信创PC第一梯队。

软通动力深度参与国内银行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服务超过2600家国内外客户。2025年上半年,软通动力合同负债环比大增121.79%,达到10.96亿。

未来,随着软通动力全栈服务不断升级,公司信创国产替代能力将不断夯实!

另一方面,抢占All InAI下的市场“鸿沟”。

目前,AI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预计到2028年,全球在AI方面的支出将达到6320亿美元,2024年—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29%。

AI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推动新产品趋势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带动算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大。

新产品领域,端侧智能大规模落地。

以AIPC为例,预计到2028年,AIPC出货量将达到2.05亿台,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4%。

而软通动力依托机械革命终端形成的“端侧组合”优势,结合智算中心的云端算力和软通天璇MaaS大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文提到的定增项目中,也有约12亿用来打造AIPC智能制造基地。

算力设施领域,接通全国算力基建。

软通动力推出的天元智算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接入北京、上海、广州、宁夏算力节点。2025年上半年,软通动力还作为牵头单位中标“韶关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国家级项目,持续推进全国算力调度的建设。

最后,总结一下

软通动力在“智能化、自主化、绿色化、国际化”战略指引下,充分发挥软硬协同优势,成为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市值已经超过550亿元。

而随着对“软硬一体,全栈服务”内核的进一步深化,与客户深度链接下的软通动力,将持续加强其替代能力。

属于软通动力的时代,悄然到来!

来源:格子说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