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9元咖啡到2万店,百胜中国供应链能否支撑其版图野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09:27 1

摘要:副业层面,百胜中国采用与肯德基“肩并肩”共享资源模式,于过去一年间推出了KPRO轻食餐厅、肯悦咖啡两大副牌。前者将轻食品类价格打至30元以下,后者门店数从年初的50家激增至700家,预计2025年底达1300家。

百胜中国加速快跑,计划达成2万家门店背后,有着怎样的底气?

全文 4316 字,预计用时 4 分钟。

作者|柳萱

编辑珀晓

视觉来源|百胜中国官网

“跨界,下沉,降价,加速扩张”。

自宣布计划在2026年开出两万家门店后,百胜中国便一改往日的稳健打法,在缩量时代激进拓展新市场、新空间、新规模。

过去一年,这家旗下汇聚了肯德基、必胜客、塔可贝尔、小肥羊、黄记煌等多个知名品牌的餐饮企业,主要聚焦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了调整:

副业层面,百胜中国采用与肯德基“肩并肩”共享资源模式,于过去一年间推出了KPRO轻食餐厅、肯悦咖啡两大副牌。前者将轻食品类价格打至30元以下,后者门店数从年初的50家激增至700家,预计2025年底达1300家。

价格层面,跟随低价浪潮,百胜中国在过去一年推出了多款低价产品,包括9.9元限时汉堡、19.9元起的必胜客“一人食”单品等。同时去年5月,对标萨莉亚的子品牌“必胜客WOW”店型正式推出,定价介于10-30元之间,主打“高质价比”,以“以量补价”逻辑平衡利润与客流。

门店布局层面,过去一年是百胜中国发力扩张之年。截至2024年底,公司旗下门店总数达16395家,其中肯德基11648家,必胜客3724家,分别覆盖2200个和800个城镇,平均每天开4家门店。肯德基的“小镇Mini店”成为攻略下沉市场的主力,占据了各大低线城市及偏远地区,肯悦咖啡最远已拓展到了西藏地区。

这场变革与创新也为百胜中国奉上了打破创纪录的好成绩。2024全年,百胜中国总收入达113.03亿美元,创分拆上市以来新高,按年升3%;净利润达9.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

据了解,在餐饮行业,“万店规模”意义重大。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抢占更多份额,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万店产生的规模效应,企业可以摊薄采购、运营成本,扩大盈利空间。

当前,国内超过2万家门店的品牌寥寥无几,仅有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华莱士三家。它们都凭借品类及供应链优势在市场上实现快速扩张。

而百胜中国加速快跑,计划达成2万家门店背后,有着怎样的底气?


01.市场逆行之下,
深耕供应链以平衡效率与成本

“餐饮行业的难题,本质是效率与成本的平衡困境。”一位资深从业者分享道。

当消费者要求食材可追溯、品质稳定时,分散的小供应商却难以提供持续保障。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餐饮行业倒闭企业数量近300万家,创近十年新高。细究缘由,成本困境是中小企业生存的重大阻碍,2024年食材成本波动率高达20%,价格起伏剧烈。

中小企业本就利润微薄、抗风险弱,面对食材成本大幅波动,采购、定价、利润把控等环节纷纷“失控”,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不少只能黯然离场。

在此背景下,百胜中国却能不受市场动荡影响,实现逆势增长,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其多年搭建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范式梳理发现,百胜中国原公司百胜餐饮集团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彼时,中国市场的采购体系还尚不完善,依赖传统的菜市场模式,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食材的标准化与品质稳定性。随着业务扩张,自90年代起,各地分公司逐步构建起自己的采购网络。1997年,百胜中国总部在上海成立,开启全国采购的统一管理,将采购责任从地方收拢,组建采购部、品控部、物流部等专业部门,为供应链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历经多年发展,百胜中国形成了一套“全球采购+本土深耕+技术赋能”的高成熟度供应链体系。目前,百胜中国拥有800多家核心供应商,业务范围覆盖食品原料、饮料、包装材料、营建、仓储、运输等众多领域,其中本土供应商占比达98.7%,极大的缩短了供应链半径,降低运输成本及断供风险。

以其核心供应商圣农集团为例,双方在合作过程深度整合资源,共同构造了“种鸡-养殖-加工”的闭环模式,将鸡肉损耗率从行业平均5.8%降至2.7%。得益于该模式的高效运行,百胜中国成功确保了鸡肉这一关键食材供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白羽鸡)

2024年,百胜中国启动全球供应商招募计划,引入东南亚香料、南美牛肉等优质资源,通过期货套保锁定价格,对冲国内市场波动。

在供应商准入上,百胜中国执行严格的资格认证流程,运用star系统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管控、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只有符合高标准的供应商才有机会合作,淘汰率高达42%。

而对于大型餐饮企业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管理上百家供应商。百胜中国根据多年经验,独创了一套“软性比价”机制。具体而言,就是百胜中国会对竞标中出价最低的供应商额外给予奖励份额,激励其持续优化成本,而其他供应商虽也有机会参与,但获取的份额相对较少。

通过这种方式,既激发了供应商在价格上的合理竞争,又避免了因过度追求低价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促使供应商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质量提升与服务优化层面。

正是基于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百胜中国才能打破餐饮行业效率与成本之间的困境,让西餐、火锅、中餐等不同品类品牌在共享一套供应链体系的同时,还能保持“标准化”与“灵活性”。


02.借高效的物流体系,
挖掘市场最下沉空间

从东北边陲的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到西北新疆阿勒泰的将军山滑雪场,在中国最偏远的市场,都能看到百胜中国的身影。

近几年百胜中国下沉进程明显提速。2024年,其门店数量净增1751家,累计达到16395家,广泛覆盖中国2200个城镇。据预估,2025年还将实现净新增门店1600至1800家。

(肯德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这般迅猛扩张的背后,供应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面对下沉市场分散化、低运量、高配送成本的挑战,百胜中国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维度的物流体系。

首先,在物流网络布局上,截至2024年11月,百胜中国已在全国搭建了35个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分布依据人口密度、经济活跃度及消费潜力等要素综合考量,选址科学,保障配送网络能延展至约2200个城镇,进而将供应物资精准送达旗下1.6万多家餐厅。

其次,在配送模式上,百胜中国采取采取“自有+供应商物流+第三方物流”协同配合的策略。对于核心业务及特殊要求产品,如部分冷链食品,运用自有的专业冷链车辆与团队进行配送,以保证产品品质;对分散区域及温度要求不高的产品,借助第三方物流灵活性,提升配送效率;像面包、饮料等长保质期品类,则由各大门店当地供应商直接配送。这样一来,百胜中国只需配送单一温度的食品,在精简配送流程与难度的同时,还能控制物流成本与食品安全。

再次,在物流应用层面,百胜中国引入前沿技术提升物流效率以西安物流中心为例,在部署自动导引车(AGV)自动搬运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和货到人拣选技术后,该中心存储空间增加了55%,拣选效率提升了70%。南宁物流园更是国内首家 100%绿电冷链物流中心,可凭借能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将冷链设备产生的废热收集转换,用于园区办公区域的冬季供暖,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数智化管理也是体系的关键一环。自2020年起,百胜中国就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管理公司(传胜供应链),运用数字化技术串联仓储、物流、冷链及餐饮等各个环节。比如,在冷链环节,借助物流配送全程数字化,百胜中国可实时监控食材从供应商到物流中心再到餐厅的流转路径、时间,追踪冷链车辆与仓库内产品、环境温度,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最大程度保证食材的新鲜度。

依靠这套全方位的物流体系,百胜中国才得以克服下沉市场中的诸多难题,在激烈的竞争中逆势扩张。


03.借数字化,
打造超级供应链

无论是向上扩大规模,还是横向增加利润,餐饮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超级供应链的加持,这背后直指数字化。

百胜中国是国内最开启数字化转型的餐饮企业之一。早在2010年左右,百胜中国就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数据仓库迁移回国内,由此开启了自主化的数字化进程。2015 年,百胜中国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并使其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到现在,百胜中国已经打造出一套灵活且智能的数字体系,涵盖食品安全、物流采购、门店终端等供应链各环节。

从食品检测来看,百胜中国应用前沿技术建立实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连通内外部食安大数据,基于知识图谱、自然语义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抓取、分析外部食安信息和趋势,自动识别风险和分级预警。

在采购环节,传统供应链常常陷入信息流通不畅、决策迟滞的困境。为破局突围,2024年4月,百胜中国上线供应商公开招募管理平台。这一平台全面覆盖各个网络渠道,彻底革新了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从以往的单向挑选转变为智能双向互动选择,采购流程由此变得高效透明。供应链部门得以依据精准预估的采购量,提前向供应商支付款项,凭借大规模采购优势换取更优惠的价格,有效控制成本。

在物流调度环节,百胜中国配备的AI智能网络规划系统可以综合考量众多供应商发货地点、仓库地点以及客户城市等复杂要素,快速为运输车辆规划出最优物流路径,确保食材或物资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送达目的地,全方位提升物流配送效能。

而门店终端,是百胜中国数字化建设最显著的一环。在后厨,必胜客门店经理可借助iKitchen系统管理后厨。

据悉,这套系统依托深度AI学习算法,不断优化自身对订单处理的逻辑。它不仅能依据实时订单量、菜品复杂度精准分配人力,实现后厨人员工作负荷的均衡化,避免忙闲不均的情况出现,还能动态调整菜品制作顺序,确保在高峰时段,各类菜品出品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比如披萨制作时,AI摄像头会自动提醒厨师配料够不够,烤制品质合不合格。

这样一来,各大门店不仅能够确保出品的标准化与高效,还能保证忙时不出乱。

与此同时,iKitchen系统还与食材库存管理模块深度集成,后厨每完成一道菜品,相应食材的库存数量就会即时更新,一旦库存低于预设的安全阈值,系统自动触发补货提醒,通知采购部门及时补货。这一预警机制将食材缺货风险降低了80%以上,有效避免因食材短缺导致的菜品下架或延误,确保门店正常运营。

此外,百胜中国的AI技术还应用在营销推广、客户服务、员工培训等方方面面。借助数字化技术,每个门店经理可以同时管理三到五家门店,大大提高了人效。2024年,百胜中国员工总数从43万降到40万,门店数量却不降反升,新增1751家。

可见,供应链与数字化的创新,不仅极大提升了百胜中国的效率,更是已经百胜中国穿越周期,逆势突进最大的底气。【供应链范式】

图片来源:百胜中国官网、百胜中国官微、pixabay

参考资料:

1、《再创历史新高后,百胜中国仍需第三增长极》,氢消费

2、《惨烈!1年倒闭300万门店!90%的中小餐饮将艰难挣扎!》,餐饮见闻

3、《百胜中国:打破餐饮业“不可能三角”》,虎嗅APP

4、《百胜中国正式启动供应商全球招募计划:以创新采购共建多元化餐饮体验》,传胜供应链

5、《精心打磨,时机已至!百胜中国首席开发官聊加盟“增长密码”》,小食代

6、《百胜中国||首次亮相第二届链博会:以全价值链供应链建设“链”接美好滋味》

7、《对话百胜中国CTO:从“疯四”到未来自动运营餐厅,AI能做什么》,虎嗅智库

8、《餐饮低价战争,百胜中国怎么找利润?》,晚点LatePost

来源:供应链范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