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宁可睡大觉,也别做这7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9:02 2

摘要:心肌梗死,从来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不是无声无息地发生。越来越多的数据和案例表明,这种“心脏里的定时炸弹”,正悄然盯上中青年,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身体挺好”的人。

“人还年轻,怎么说走就走?”“不是前几天还好好的吗?”类似的叹息,在急诊科和心内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心肌梗死,从来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不是无声无息地发生。越来越多的数据和案例表明,这种“心脏里的定时炸弹”,正悄然盯上中青年,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身体挺好”的人。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肌梗死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20万,且40岁以下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更令人警觉的是,很多人发病前没有明显不适,甚至在发作前几小时还在工作、运动、聚会。

医生在长期临床接诊中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不是心梗突然,而是你早就给了它机会。”心梗的背后,是长期的生活方式失调,是一次次“我还年轻”“我能扛”的侥幸心理。

有些行为,看似日常,却悄悄在伤害心脏。与其等症状出现后抢救,不如提前避开这些“雷区”。医生提醒:宁可躺下睡个好觉,也别再做以下7件伤心的事。

第一件,熬夜玩手机到凌晨。不少人把“刷短视频、看直播、打游戏”当成缓解压力的方式,结果越刷越兴奋,越玩越晚。

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升高血压,增加心率,扰乱心肌供氧与代谢,诱发心梗。

尤其是凌晨1点到3点,是心脏最脆弱的时间段,若此时仍未休息,心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警报随时可能拉响。

第二件,情绪激动、大吼大叫。有些人脾气大,一点小事就情绪爆发,不仅伤人更伤己。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管快速收缩、血压飙升,增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是诱发急性心梗的重要因素。医生接诊过不少患者,就是在吵架、发火之后突发胸痛倒地,心电图显示典型心梗。

第三件,饭后立刻剧烈运动。不少人饭后急着“走一走”“消食”,甚至直接健身、跑步,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饭后血液大量流向消化系统,心脏供血相对减少。若此时突然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梗甚至猝死。医生建议,饭后至少休息30分钟以上,再进行轻度活动。

第四件,早起猛起身、洗冷水澡。很多人早上起床急匆匆,甚至直接冲冷水脸、洗冷水澡提神。

但清晨是血压最容易波动的时段,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骤冷刺激会导致血管进一步收缩,加剧心脏负担。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早起动作过猛、冷刺激,极易诱发心肌缺血事件。

第五件,长期不运动、久坐不动。坐着不动,看似安逸,其实是对心脏最“毒”的慢性伤害。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血脂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是心梗的“温床”。

不少上班族、司机、程序员,因工作长期久坐,成为“40岁心梗高发群”。医生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5分钟,是对心脏最起码的尊重。

第六件,三高不管、药也不吃。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梗的“凶手三兄弟”。可很多人对“三高”毫不在意,觉得“没症状就没事”“吃药会上瘾”,结果心梗就是他们的“提醒器”。

数据显示,近7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有三高问题,但控制率不到30%。

第七件,吸烟酗酒、饮食重油重盐。香烟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增加血栓风险;酒精则可能扰乱心律、升高血压。再加上高脂、高盐、高糖饮食,一起作用于血管内皮,使动脉硬化加重,斑块更容易破裂,成为心梗的直接诱因。

医生总结说:心梗不是“突然心脏一堵”,而是你每天做的一些事,在一点点把你的心脏推向临界点。

从发病机制来看,心梗本质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而引发供血中断的常见诱因,就是血栓形成、斑块破裂、血管痉挛等。这些诱因的背后,就是高压生活、糟糕习惯和忽视身体信息。

在症状识别方面,医生提醒:典型心梗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可放射至左肩、上腹、下颌,伴随出汗、气短、恶心等。

但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表现为乏力、心悸、上腹不适,一旦错过黄金救治时间(发作后90分钟内),心肌坏死不可逆,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从中医角度看,心梗属“真心痛”“厥心痛”范畴,多因“气滞血瘀、寒凝心脉”。中医调治重在“行气活血、温通心阳”,常配合丹参、川芎、桂枝、红花等药物辅助治疗,但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乱补乱吃。

预防心梗,医生建议“三管三动”原则:

· 管住嘴:控制油盐糖,避免暴饮暴食;

· 管住心:情绪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 管住病:三高管理,按时服药;

· 动起来:每周至少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动手查:定期体检,特别是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检查不能少。

医生常说一句话:“与其拼命工作到心梗,不如踏实睡觉保心脏。”如果你也有以上7个行为中的任何一条,不妨从今晚开始,放下手机、早点入睡,让心脏休息一会儿。一顿饭、一场怒、一夜熬,也许就是压垮心脏的那根稻草。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或者家人有帮助,请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人了解心梗的真相。保护心脏,从戒掉那7件“小事”开始。

声明:"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6):481-498.
[2]王晓明,张丽.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一级预防分析[J].心脏杂志,2023,35(4):325-329.
[3]李娜,赵宏.青年人心肌梗死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9):812-816.

来源:健康科普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