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看护摄像头市场的品牌竞争、产品演化以及全球容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18:31 1

摘要:根据洛图科技(RUNTO)之前发布的《2025H1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市场总结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全渠道市场的销量为2796万台,预测全年有望达到5457万台,同比增长2%。而在5年前的2020年,市场规模为4039万套。在这其中

根据洛图科技(RUNTO)之前发布的《2025H1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市场总结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全渠道市场的销量为2796万台,预测全年有望达到5457万台,同比增长2%。而在5年前的2020年,市场规模为4039万套。在这其中,婴儿看护摄像头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细分品类,正在受到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关注。洛图科技(RUNTO)暂定义婴儿看护摄像头的核心条件为支持哭声监测功能。

中国摄像头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以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传统电商、以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商,以及线下渠道。一般的,这三者的销量比例为50:15:35。相对来说,传统电商平台的销量更加规整、产品相对主流。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数据显示,今年的1-7月,在传统电商平台,婴儿看护摄像头的销量已突破350万台,同比增长21.0%。而在同一渠道口径下,整体摄像头大盘的增速仅为8.4%。

细分市场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家庭的时代特征和育儿观点正在发生改变。传统育儿经验正逐步被科学、精细化的智能育儿模式替代,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借助智能硬件与数据分析辅助育儿决策。而婴儿看护摄像头恰契合现代家庭日益多元的看护需求,成为了智能育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玩家:智能硬件和垂直母婴两大类品牌,TOP7占据98.5%销量

目前,在这个细分市场的玩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品牌。一类是以小米、海雀、360、萤石、神眸、创米小白等为代表的综合型智能硬件品牌。它们具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生态链资源,通常采取功能集成与叠加的产品策略。其中,小米和神眸等品牌推出了针对婴幼儿看护需求的专业产品,新增面部遮挡检测、睡眠看护、智能安抚及虚拟围栏等功能,进一步强化在母婴市场的产品标签。

另一类是以海马爸比为代表的专业婴儿监护品牌,其将AI技术与育儿场景深度结合,在夜间安睡、喂奶护理及日间活动等多个实际场景中提供主动看护支持。此外,还通过持续学习和个性化响应,正建立“AI+育儿场景”的精细化看护体系。

整体上从销量分布来看,哭声监测摄像头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比较高。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在传统电商平台的细分市场中,包括小米、海雀、360、普联、海马巴比、萤石、乐橙在内的TOP7品牌的合计销量份额高达98.5%。

产品进化:从监控到智能育儿,从看护到陪伴

产品层面,婴儿看护摄像头已从早期单一的监控功能,逐渐发展为集成智能分析与健康管理的综合看护系统。目前,该类产品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识别婴儿的睡眠状态、翻身动作,并具备哭声分析、自主安抚与异常行为预警等多重能力。部分设备还融入了体温传感器及呼吸监测模块,可实时追踪多项关键健康指标,助力构建系统化的婴幼儿健康数据库。

而且,育儿场景还在不断延伸和细化。产品开始不仅用于日常的喂奶、换尿布、睡眠安抚等环节,还可通过自动播放摇篮曲、主动响应哭声等功能,为不同场景提供适应性支持。同时,设备能够记录睡眠与进食规律等数据,为家长优化护理策略提供量化依据。更进一步的,部分产品已尝试增加亲子互动功能,通过语音回应和视觉反馈与幼儿进行简单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看护”与“陪伴”的边界。

此外,随着用户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企业和产品也在不断完善安全机制,包括采用端到端加密传输技术与本地化数据存储方案,以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全球市场:从2019年到2024年的2014万台,CAGR为8.5%

放眼到全球,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全球婴儿看护摄像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340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201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8.5%。

中国品牌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出货量位居第一,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美国、欧洲及部分亚洲国家。

产品方面,海外市场的婴儿看护摄像头产品以“摄像头+外置屏”套组为主,与中国市场的多元化设计形成对比;在产品功能上,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一致,均致力于融合多模态感知与主动干预能力,实现从被动监控到主动育儿辅助的转变。

全球婴儿看护摄像头市场重点产品形态

向后看,AI应该是摄像头产品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在其赋能下,婴儿看护摄像头仍将进一步演进,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并更深刻的改变家庭育儿观念和模式。

来源:中文科技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