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理说,英语是最简单的学科,背背就行,怎么就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呢?
文/花姐姐
说到英语,好多家长和孩子是苦不堪言。
在我做指导师这些年,接触的孩子来看,10个孩子7个怕;
按理说,英语是最简单的学科,背背就行,怎么就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英语教材越来越难
英语教材越来越原版化,越来越向英国为母语国家看齐。
首先,内容原版化,更注重用语言学知识、学文化、学思维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的目录;
每个单元按照都是按照主题式(Topic-based)主题式教学设计,围绕主题问题(big question),将这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Part A, Part B, Part C。
我们就以这个版本的第一单元 (Unit 1)为例,展开讲一下;
第一单元主题Topic是“Making friends”交朋友,“主题问题”是“how do we make friend?”我们如何交朋友。
在该主题下设计了3个模块的内容:
Part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如何和朋友打招呼?
主要是通过听说练习,来学习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词汇和句式应用,属于交际应用类,学习的内容偏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Part B:How can we be a good friend?我们如何当个好朋友?
这一模块融合了听说+阅读来学习”,怎么成为一个好朋友。
Part B 在语言能力要求上,从“听说”增加到“听说读”;
在内容上,从“学语言”升级到“用语言学知识”,不单单学习语言本身,而是用语言学知识、学文化、学思维。
类似于现在原版教材里流行的“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
这样的改变其实很好地解决了之前教材里,语言内容难度和孩子认知水平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就像是让3年级的孩子学习1、2、3、4、5,孩子们会觉得幼稚,提不起兴趣来。
这样的改版能与孩子的认知相匹配,让内容符合孩子的认知。
Part C在小学阶段标注的是【optional】选修,其中包含:
1.Project:Make a mindmap of making friends 项目式学习:制作思维导图"如何交朋友”。
2.Extended reading:My new friend Zoom 拓展阅读:我的新朋友Zoom
Project要求孩子们自己制作Mindmap思维导图来梳理和输出“what should friends do?”
Extended reading 拓展阅读描述了一个通过友善待人、互相分享、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可以看到都注重语言学知识、学文化、学思维,倡导项目式学习,注重拓展阅读,这些一直是原版教材的核心特点;
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可以看到明显的“原版化”趋势。
同理,到第二单元“families家庭”也是类似的设计:
Part A偏重语言学习,学习家庭成员的表达;
Part B偏重用语言学知识、文化和思维——家庭结构有何不同,但即便不同家庭里的爱是共通的。
Part C是项目式学习和拓展阅读。
其次:加入了自然拼读的学习更细节与系统;
每个单元都设计了整页篇幅的自然拼读,从字母发音、到听音辩音、到chant、到CVC拼读再到单词拼写,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小学语文课本。
比如a在单词开头和单词中间,b在单词开头和单词末尾,让孩子在单词里充分感受每个字母的发音。
然后在单词里辩词字母音,听单词选出单词里包含的字母发音。
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原版教材上的自拼练习了,可以对比一下剑桥大学出版的原版教材Power up 里的自拼练习。
接下来是CVC单词拼写练习和字母书写拼写练习,都可以看到自然拼读模块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细致和系统,学习占比有所增加。
这也展现了校内英语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用“自拼”学习迭代音标学习的趋势。
除此之外,为了达到语言应用提升、文化素养提升、思维提升的目标,新教材的词汇量和阅读量都了一定幅度增长。
比如三上旧版教材词汇量大约71个,新版教材增加到了106个,增长幅度高达50%。
02
为什么英语学习那么难?
校内教材在“原版化”,中高考考试也在“原版化”,更倾向语言学习,而不是学习语言,也就是说,在孩子开始上英语课的时候,默认孩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那么,既然是语言学习,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那么,语言的规律是什么呢?
听、说、读、写
但现在还在进入学校就直接开始读和写,也就是说跳过了听、说部分。
没有听说,直接进入到读,违背语言学习规律,英语就自然很难学好。
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变成那么难的原因。
不是孩子笨。
但我们也不能把责任全推脱到学校。
随着全球化,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过去,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只要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拿过来就行,不需要我们交流,能看懂别人的论文就行。
但如今,我们基本追上西方技术,甚至在有些地方要领先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能看懂别人的论文,还要能和西方人合作交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是“哑巴英语”,而是要能听或说。
所以,才有教材的改革,才有中高考改革。
我们可以看看2023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蓝思值。
还有中考改革:
都非常清晰的呈现了这一点。
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学英语呢?
03
英语学习在家庭教育
我们需要孩子能听会说还能写。
但学校课时只有那么多,而且要学校拿出很多的时间给到孩子也不现实。
怎么办?
只能是家庭。
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大量的听。
具体该怎么做呢?
0-3岁:原版启蒙
在这个阶段大量磨耳朵,儿歌、动画、绘本共读、亲子口语,让孩子大量听,为后期的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地基。
在这个阶段,我们研发了,帮助孩子更有规划的进行听力口语的启蒙。
3-8岁:阅读入门
对应幼儿园到小学3年级。
需要用到的主要学习工具是【分级读物】+【原版教材】。
学习目标:
超牛娃:PET牛娃:KET快娃:剑少3普娃:剑少2到了系统入门阶段,只磨耳朵就不够了,还加入分级阅读和原版教材的学习。
“分级阅读”在这个阶段主要用于听读练习+词汇积累;
而一套系统的“原版教材”通常包含“听说读写”4个模块的内容设计,学的内容比较均衡,在初阶也会融入phonics自拼拼读学习内容,可以比较系统均衡地提升英语能力。
在时间分配上可以参考【分级阅读50%➕原版教材50%】比例安排。
通常年龄越小,在分级阅读上可以花的时间比例高一些。
根据大家在这个阶段投入的学习时间多少和学习内容安排,坚持学习的孩子可以达到剑少2——KET之间的英语能力水平。
在这个阶段,我们研发了红火箭分级阅读陪跑营,学完孩子能达到1700+左右词汇,顺利进入教材的学习。
同时还研发了的牛津自然拼读课程,让孩子从学习阅读到阅读学习。
同时还配套2000+的泛听资源,帮助孩子巩固听力。
8-12岁 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大致对应三年级+到小学毕业阶段。
需要用到的主要学习工具还是【分级读物】+【原版教材】
超牛娃:FCE牛娃:PET普娃:KET到了系统进阶阶段,原版教材的学习比重就要占到大头,着重跟着一套系统教材全面学习,分级阅读用于阅读补充,大致分配比例是【分级阅读20%+原版教材80%】。
坚持学习下来,这个阶段孩子可以达到KET——PET间的英语能力水平。
12岁+:能力拔高
12岁之后升入初中,可利用的时间就比较少了,这个阶段可以不继续刷分级,但需要保持一定的英文阅读输入来保持语感和继续积累词汇应对高考。
有出国规划的家庭,可以继续朝着FCE(大致对应雅思6分)冲刺,需要花更多时间继续学习原版教材。
整体规划下来,你会发现在小学阶段拿下PET并不是牛娃专属,它没有那么难,本质上还是一个信息差和认知差的问题。
只要规划到位,执行到位,完全可以用3~6年时间无痛拿下PET。
能拿下PET,不管教材如何改版,相信孩子都能轻松应对。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理论很少,但我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呢?
为此,我们还配备了365英语陪跑打卡营,帮助大家坚持下去,让孩子无痛学英语。
来源:花姐姐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