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潮涌 才智云集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预赛成功举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7:28 2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内生动力。8月21日-22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正式启幕。这场由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济南市钢城区委和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新盛会,不仅是思想碰撞的舞台,更是钢城区向全球英才递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内生动力。8月21日-22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正式启幕。这场由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济南市钢城区委和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新盛会,不仅是思想碰撞的舞台,更是钢城区向全球英才递出的发展邀请函。跨越京鲁的创新创业对话,既彰显了钢城拥抱新动能的开放姿态,更勾勒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图景。

创新创业大赛是创新与创业之间的桥梁,也是创赛与创投之间的纽带。此次赛事由钢城承办,自有其优势与实力,而大赛本身也凭借高规格定位与精准化设计,成为连接优质项目与产业资源的关键平台。据了解,自北京赛区启动以来,已征集项目365个,覆盖电子信息与高端软件(包含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现代医药与生物制造、先进材料与新能源装备、现代农业与绿色环保五大重点领域,20余个项目在赛事对接中达成初步落地意向。

从赛事筹备到赛程推进,钢城区始终紧扣“以赛引才、以赛促创、以赛兴产”的核心目标。在项目征集阶段,通过与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深度联动,深入挖掘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强的高科技人才项目。365个参赛项目中,既有聚焦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前沿技术团队,也有深耕生物医药研发的创新企业,还有专注新能源装备升级的实干型项目,这些项目的技术方向与钢城区“3+2”产业体系高度契合—钢铁、先进材料、新能源装备三个主导产业,以及精密铸锻与装备制造、绿色建造与装配式建筑两个特色产业。

此外,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相继落地,110个科创平台强势支撑,43%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为参赛项目提供了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适配场景,让参赛项目有了扎根生长的沃土。

科创驱动的持续加码,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钢城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人才兴区”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引擎。一方面加强与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推进区科创中心、产业研发中心等载体尽快投用;另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计划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0家,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10家以上,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4 个。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让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创新创业的活力,离不开政策环境的“阳光雨露”。钢城区通过精准化、全链条的政策服务,让项目落地更顺畅、企业发展更安心,切实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钢城区不仅出台人才新政20条、工业新6条、商贸6条等精准政策,推动“产城研学人”要素深度融合;更以《钢城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为抓手,通过5大部分、18个攻坚方向的51条细化举措,常态化抓好企业培育、载体建设、要素保障等工作,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体系。“钢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提供的全程帮办、容缺办理等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让营商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这种“政策有温度、服务有速度”的营商环境,不仅让创新创业者省去了“跑手续”的精力,更坚定了他们扎根钢城、放手创业的信心,成为钢城区吸引优质项目与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省会”战略等多重机遇叠加下,钢城以“省会副中心”定位加速崛起,东强战略智造先导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让发展蓝图愈发清晰。当北京的创新智慧与钢城的产业资源碰撞融合,当首都的人才优势与鲁中的区位红利相互赋能,必将催生更多高质量创新创业成果。

新动能澎湃涌动,新征程催人奋进。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的举办,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开启了京鲁协同创新的新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热土上,必将诞生更多引领未来的创新成果,书写更多共赢发展的精彩故事。(钢城融媒:张莉)

来源:幸福钢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