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岚岚,你现在在哪儿?”他的声音有些紧,背景里隐约有我婆婆拔高的调门。
引子
电话响的时候,我正在水果摊前挑香蕉。
手机在帆布包里嗡嗡震动,像只被困住的蜜蜂。
我腾出捏着香蕉的手,划开接听键,是我丈夫陈辉。
“岚岚,你现在在哪儿?”他的声音有些紧,背景里隐约有我婆婆拔高的调门。
“在菜市场门口,正准备回去了。”
“你……先别回来了,直接来我妈这儿一趟。”
我的心咯噔一下。
“怎么了?妈又……”
“你别问了,赶紧过来吧,我爸也在家。”陈辉匆匆打断我,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和无奈,“我妈又在念叨了。”
电话挂了,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婆婆张桂兰的“念叨”,我是领教过的,针尖似的,总能扎在你最不舒服的地方。
我看着手里这把熟得正好的香蕉,黄澄澄的,带着点点芝麻斑。
这是给公公陈建国买的。
他有点高血压,医生说多吃香蕉好,能补钾。
我每次来,都会捎上一把。
可今天这情况,提着这把香蕉上门,我心里突然没了底。
它看起来那么普通,甚至有点寒酸。
我叹了口气,还是付了钱。
帆布袋沉甸甸的,装的不是水果,是儿媳妇的本分。
婆婆家住的是老式家属楼,楼道里堆着杂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的油烟味。
我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那扇熟悉的防盗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是小姑子陈莉。
她画着精致的妆,身上一股香水味,看到我,嘴角撇了撇。
“嫂子来了。”她侧身让我进去,眼神却落在我手里的香蕉上,一闪而过。
客厅里的气氛,比楼道里的空气还要凝滞。
婆婆张桂兰坐在沙发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
公公陈建国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一个劲儿地抽着烟,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陈辉站在窗边,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茶几上,放着一盒包装精美的进口樱桃,鲜红欲滴,颗颗饱满,和我手里的香蕉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我把香蕉放在玄关的柜子上,换了鞋,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爸,妈,我来了。”
婆婆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来,最后定格在那把香蕉上。
她的嘴唇动了动,吐出几个字,声音不大,却像冰锥一样扎进我耳朵里。
“提串香蕉就上门了,真是穷酸。”
第1章 旧日心结
空气仿佛在那一瞬间凝固了。
我的脸颊火辣辣地烧起来,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我早就料到她会不高兴,却没想到她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这么难听。
当着儿子儿媳,还有出嫁的女儿面前。
心里那根叫“体面”的弦,嘣的一声就断了。
我张了张嘴,想解释这香蕉是给爸吃的,对身体好。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知道,任何解释在她眼里都是苍白的借口。
在她心里,礼物的价值,就等于你对这个家的心意。
陈辉快步走过来,拉住我的手。
他的手心很热,带着汗,紧紧地包裹着我冰凉的手指。
“妈,你说什么呢!岚岚知道爸血压高,特意买的。”
婆婆冷哼一声,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血压高?我看是你们俩的日子过得太高了,连买点像样水果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她指了指那盒樱桃,“看看小莉,多懂事,知道我和你爸爱吃这个,大老远开车送过来。”
小姑子陈莉适时地开口,声音甜得发腻。
“妈,这有啥,姐夫刚发了季度奖金,这不就想着孝敬您二老嘛。”
她说着,还瞥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awesome的炫耀。
我心里堵得慌。
这种场景,结婚这七八年来,上演了无数次。
从我们结婚时,我娘家陪嫁的家电,到后来我给二老买的衣服鞋袜。
在婆婆眼里,总能和小姑子家的手笔比出个三六九等来。
我不是没努力过。
有一年她过生日,我用了一个月工资,给她买了一件羊绒大衣。
她当着我的面试穿,嘴上说着“太贵了,浪费钱”。
转头就在亲戚面前念叨,说小莉给她买的金项链,又能看又能戴,还能保值。
从那以后,我渐渐就心冷了。
我不再费尽心思去讨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
比如,记住公公的身体状况,知道婆婆的关节一到阴雨天就疼。
我以为,真心总能换来一点理解。
可现实告诉我,我错了。
在只看重面子的人眼里,真心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公公陈建国终于掐灭了烟头,重重地咳了两声。
“行了,都少说两句。”
他站起身,走到玄关,拿起那把香蕉。
“岚岚有心了,这香蕉看着就甜。”
他浑浊的眼睛看着我,带着一丝歉意。
我知道,这个家里,只有公公是真心待我的。
他是个老实巴交的退休工人,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
可在这个家里,他说了不算。
婆婆见状,声音更大了。
“你就有这点出息!一串破香蕉就把你收买了?”
“人家小莉送的是什么?是脸面!你懂不懂!”
她的声音尖利,像一把锥子,一下下扎在我的心上。
我低着头,看着自己磨得有些发白的帆布鞋尖。
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林岚,你真是个笑话。
你以为的体贴和孝顺,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你所谓的家庭和睦,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第2章 樱桃风波
晚饭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四方桌上,摆着四菜一汤,都是家常菜。
婆婆的手艺其实不错,可我一口都吃不下去,嘴里满是苦涩。
那盒鲜红的樱桃被洗干净了,放在一个漂亮的玻璃碗里,摆在餐桌正中央,像一个骄傲的胜利者。
而那把香蕉,则被孤零零地放在厨房的窗台上,无人问津。
小姑子陈莉一直在说话,叽叽喳喳的,讲着她老公公司里的趣事,讲着他们刚订的新车,讲着周末要去哪里度假。
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我婆婆的心里添了一把火。
“小辉啊,你听听,你妹夫多有上进心。”
婆婆夹了一筷子菜到陈辉碗里,话却是对着我说的。
“男人嘛,就得在外面打拼,不能安于现状。”
“你也是,岚岚,别老是守着你那个图书馆的死工资,也得帮衬着小辉一点,多劝劝他。”
我捏着筷子的手紧了紧。
我的工作,是婆婆心里永远的另一根刺。
她觉得图书馆管理员,清闲是清闲,可说出去没面子,也挣不来大钱。
她不止一次地暗示我,让我辞职,去找个销售类的工作,或者干脆回家,让她儿子没有后顾之忧。
我没接话,只是默默地扒着碗里的米饭。
陈辉放下筷子,脸色有些难看。
“妈,岚岚的工作挺好的,稳定,她也喜欢。”
“喜欢能当饭吃?”婆婆的调门又高了八度,“你看看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是个技术员,工资不见涨,职位不见升,你好意思吗?”
“我怎么就不好意思了?”陈辉的火气也上来了,“我凭本事吃饭,不偷不抢,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婆婆被噎了一下,气得胸口起伏。
小姑子赶紧打圆场。
“哎呀,妈,哥,你们俩少说两句。”
她夹起一颗樱桃,递到婆婆嘴边,“妈,你尝尝这个,可甜了。”
婆婆吃了樱桃,脸色缓和了一些,但看着我和陈辉的眼神,依旧充满了失望。
我心里不是滋味。
陈辉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他的工作,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匠心,而不是巧舌如簧的交际。
他修复过多少次进口的精密仪器,为厂里节省了多少成本,这些,婆婆都不知道。
她只知道,他没有当上“领导”,没有给她挣来“面子”。
而我,那个在她眼里“没出息”的儿媳妇,自然就成了拖后腿的罪魁祸首。
饭后,我主动去厨房洗碗。
冰冷的水流过指尖,稍微平复了我内心的烦躁。
我听到客厅里,婆婆又在跟小姑子说话。
“还是女儿贴心,知道我爱吃什么。”
“不像有的人,净拿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来糊弄。”
声音不大,却一字不落地飘进了我的耳朵。
我用力地搓洗着手里的盘子,仿佛要把心里的委屈和愤怒都一并洗掉。
我告诉自己,别在意,别计较。
可是,心还是会疼。
就像被一根看不见的针,密密麻麻地扎着,不致命,却绵绵不绝地疼。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是因为我没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吗?
还是因为,我没有给她带来她想要的虚荣和攀比的资本?
第3章 丈夫的沉默
从厨房出来,客厅里的气氛更加诡异。
陈辉没有再和他母亲争辩,他只是坐在沙发的一角,沉默地看着电视。
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综艺节目,笑声和掌声不断,却丝毫感染不到这个屋子。
他的沉默,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口。
我宁愿他像刚才那样,和我妈大吵一架。
至少那证明,他在乎,他在为我辩护。
可现在,他沉默了。
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我能感觉到他身体的僵硬,和他身上散发出的低气压。
我悄悄伸出手,想去拉他的手,可指尖刚碰到他的衣角,又缩了回来。
我怕我的触碰,会点燃他压抑的怒火,也怕……他会甩开我。
(切换第三人称视角)
张桂兰坐在主位上,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儿子和儿媳。
她看到林岚小心翼翼地坐下,看到她伸向儿子的手又犹豫地收回。
她心里冷哼一声。
她觉得,儿子终于“清醒”了。
他终于意识到,娶了这样一个没本事、家境又普通的妻子,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
他的沉默,在张桂兰看来,是一种默认,一种对自己无能的羞愧。
她并非天生刻薄。
年轻时,她也是厂里的一枝花,心气高得很。
嫁给老实巴交的陈建国,她总觉得有些委屈。
后来有了孩子,她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双儿女身上。
女儿陈莉嘴甜,嫁得又好,成了她向邻里炫耀的资本。
儿子陈辉虽然踏实,却总让她觉得“没出息”。
而儿媳林岚,在她眼里,更是把儿子的“没出息”给坐实了。
她看不惯林岚那副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样子。
她觉得,是林岚的“不上进”,才拖累了自己的儿子。
所以她要敲打,要刺激。
她以为,今天的这番话,能激起儿子的斗志,让他看清现实。
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的每一句刻薄,都像一把刀,深深地割裂着这个家最珍贵的亲情。
她只看到儿子沉默的侧脸,心里甚至有一丝快意。
就是要这样,男人,就该知耻而后勇。
(切换第一人称视角)
我坐在陈辉身边,如坐针毡。
他的沉默,比婆婆的谩骂更让我难受。
我开始胡思乱想。
他是不是也觉得我给他丢脸了?
他是不是也后悔,娶了我这样一个平凡的妻子?
这些年,我们一起还房贷,一起养育孩子,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一直很安稳。
我以为,我们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可现在,我感到了动摇。
在亲情和爱情的夹缝中,他是不是也累了,倦了?
小姑子一家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临走时,婆婆把他们送到门口,千叮咛万嘱咐,路上开车小心点。
那份热情和关切,与对我们的冷漠,判若两人。
门关上后,屋子里只剩下我们四个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像在给这份尴尬的寂静计数。
终于,陈辉站了起来。
我心里一紧,以为他要走了。
他却径直走向了里屋的储藏间。
婆婆皱起眉:“你干什么去?”
陈辉没有回答,很快,他抱着一个积满灰尘的纸箱子走了出来。
他把箱子放在茶几上,发出一声闷响。
我和公公婆婆都愣住了,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他打开箱子,从里面翻找着什么。
我的心,莫名地提到了嗓子眼。
第4章 尘封的账本
陈辉从箱子里翻出一个陈旧的笔记本。
本子的封面是墨绿色的硬壳,边角已经磨损得发白。
他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尘,动作很轻,像是在对待一件珍宝。
“妈,你还记得这个本子吗?”
他把本子放在茶几上,推到婆婆面前。
婆婆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似乎想起了什么。
“这不是……咱家以前的记账本吗?”
“是。”陈辉点点头,“我记得,家里的大小开销,你都记在上面。”
婆婆一脸狐疑地看着他:“你翻这个干什么?陈年旧账了。”
“不算旧。”陈辉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妈,你帮我翻一下,翻到十年前,六月份。”
十年前,六月份。
我的心猛地一沉,一段几乎被我刻意遗忘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那一年,公公突发心梗,住进了医院。
情况很危急,需要立刻做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费,是一笔天文数字。
那时候,我和陈辉刚结婚不久,手里没什么积蓄。
家里的钱,大部分都让婆婆拿去给小姑子置办嫁妆了。
我看着陈辉,他的表情很严肃,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决绝。
我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把当年的窘迫翻出来,只会让大家更难堪。
“小辉,别……”我忍不住开口,想阻止他。
他却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温柔而坚定。
那眼神仿佛在说:相信我。
我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婆婆在陈辉的注视下,不情不愿地翻开了账本。
她的手指有些颤抖,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屋子里静得可怕,只能听到翻动纸页和大家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她翻到了那一页。
她的目光落在上面,整个人都僵住了。
公公也凑过来看,看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重新坐回板凳上,又点了一支烟。
我不用看,也知道上面记了些什么。
“手术费,八万。”
“亲戚借款,两万。”
“陈莉家,一万。”
……
一笔笔,记录着当年的艰难和人情冷暖。
“看到了吗?”陈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婆婆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账本。
陈辉继续说:“当时手术费总共需要十二万,我们东拼西凑,还差八万块钱。”
“你和我爸急得整宿睡不着,我也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可还是没凑够。”
他的声音很平稳,像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
“我记得,手术前一天晚上,医生下了最后通牒,说钱再不到位,手术就没法安排。”
“我们一家人,在医院走廊里,都快绝望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了我。
那一刻,我感觉屋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我的身上。
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不要说,求你,不要说出来。
那是我心底最深的秘密,是我维护自己最后一点尊严的底线。
我不想让这份付出,变成一种可以被拿来炫耀和施舍的资本。
可是,陈辉还是开口了。
第5章 一番话的分量
“就在我们都快放弃的时候,是林岚,拿出了八万块钱。”
陈辉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炸雷,在客厅里轰然炸响。
婆婆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我。
“她?她哪来那么多钱?”
“是啊,她哪来那么多钱?”陈辉重复了一遍,嘴角带着一丝苦涩的笑意,“她一个刚参加工作没两年的图书馆管理员,当然没那么多钱。”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她回了一趟娘家,把她爸妈留给她结婚用的那套小房子,给卖了。”
“那套房子,是她父母留给她唯一的念物,是她在这个城市最后的根。”
“她卖了房子,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把一张存了八万块钱的银行卡,塞到了我手里。”
“她说,‘先给爸治病要紧,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陈辉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
“妈,你知道我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我一个大男人,连自己父亲的手术费都拿不出来,最后要靠自己媳妇卖房子来救命。”
“我觉得自己窝囊,没用!”
“可岚岚怎么说的?她说,我们是夫妻,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她从来没拿这件事说过事,也从来没要求过我什么。”
“她甚至不让我告诉你们,怕你们有心理负担,怕你觉得欠了她的。”
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婆婆的脸色,由震惊,变为煞白,再变为羞愧的涨红。
她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陈辉的目光,从我身上,移到了茶几上的那盒樱桃上。
“今天,你当着小莉的面,骂她穷酸,说她拿不出手。”
“就因为她提了一把给爸降血压的香蕉,而不是一盒几百块钱的进口樱桃。”
“妈,你知道吗?在岚岚心里,爸的健康,比任何面子都重要。这叫穷酸吗?”
“她拿着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却舍得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来救我爸的命,这叫穷酸吗?”
“她嫁给我七年,没穿过一件名牌,没买过一个像样的包,把钱都省下来,用在这个家上,这叫穷酸吗?”
陈辉的每一句反问,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婆婆的心上。
“我们是不富裕,我陈辉是没本事,没当上大官,没挣来大钱,让你在外面没有炫耀的资本。”
“但是我娶了一个好媳妇。一个在我爸病危时不离不弃,倾其所有的好媳妇。”
“一个懂得什么是家人,什么是情义的好媳妇。”
“她在我心里,比什么都金贵。”
“这份情,这份义,别说是一盒樱桃,就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
说完这番话,陈辉重重地喘了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走到我身边,再次紧紧握住我的手。
这一次,我没有退缩。
我抬起头,看着他,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这不是委屈的泪,而是感动的泪。
我从不知道,原来这些年我默默的付出,他都懂,都记在心里。
我以为的孤军奋战,其实他一直都站在我的身后。
他只是不善言辞,但他用行动,给了我最坚实的支持和最深沉的爱。
第6章 婆婆的眼泪
整个客厅,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的秒针,一下,一下,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公公陈建国手里的烟已经烧到了尽头,烫到了手指,他才如梦初醒般地扔进烟灰缸。
他抬起头,看着我,布满皱纹的眼角,湿润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而婆婆张桂兰,她还坐在沙发上,身体却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微微佝偻着。
她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眼神涣散,直勾勾地盯着那个打开的账本。
那上面,白纸黑字,记录着她曾经的窘迫,也映照着她此刻的不堪。
那盒鲜红欲滴的樱桃,此刻摆在茶几上,显得那么刺眼,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她刚才的那些话。
(切换第三人称视角)
张桂兰的脑子里,嗡嗡作响。
儿子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她用虚荣和刻薄包裹起来的内心。
她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个夏天。
医院里刺鼻的消毒水味,丈夫苍白的脸,医生冷漠的催款通知。
那种走投无路的绝望,她至今记忆犹新。
她也想起了,当陈辉把那张银行卡交到她手上时,她心里的那份狂喜和劫后余生。
当时,她问过钱的来路。
陈辉只是含糊地说,是找朋友凑的。
她信了,或者说,她宁愿相信。
因为她无法接受,这个家,要靠一个刚过门的儿媳妇来拯救。
这会让她觉得颜面尽失。
这些年来,她不是没有察觉到林岚的好。
她知道林岚节俭,细心,对老两口也尽心。
可她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她看着女儿嫁得风光,听着邻居夸赞别人家的儿媳如何能干,她的心里就不平衡。
她把这份不平衡,转化成了对林岚的挑剔和不满。
她用最伤人的话,去攻击这个为这个家付出最多的人。
她以为自己是在维护一个母亲的尊严,是在激励儿子上进。
直到此刻,她才恍然大悟。
她维护的,不过是自己那点可怜又可笑的虚荣心。
她失去的,却是家人之间最宝贵的信任和温情。
原来,真正“穷酸”的,不是提着香蕉的儿媳,而是被面子蒙蔽了双眼的自己。
一滴滚烫的泪,砸在了账本泛黄的纸页上,迅速晕开,模糊了上面的字迹。
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
她捂住脸,肩膀开始剧烈地颤抖,压抑的哭声从指缝里泄露出来。
那哭声里,有震惊,有羞愧,更多的,是无地自容的悔恨。
“我……我对不起你,岚岚……”
她哽咽着,说出一句断断续续的话。
“妈……我错了……”
(切换第一人称视角)
听到婆婆的哭声和道歉,我心里积压了多年的委屈,仿佛瞬间找到了一个出口。
眼泪流得更凶了。
陈辉搂住我的肩膀,轻轻拍着我的背。
我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胸膛的温暖和有力的心跳。
这个男人,用他的方式,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他不仅维护了我的尊严,也为这个家,撕开了一道通往理解和坦诚的口子。
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多年的心结,不可能因为一番话就彻底解开。
但至少,今天,我们都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
第7章 新的清晨
那天晚上,我们没有在婆婆家留宿。
回家的路上,我和陈辉一路无话。
城市的夜景在车窗外飞速倒退,霓虹灯的光影,明明灭灭地洒在我们脸上。
车里的沉默,却不再是来时的那种压抑和尴尬。
而是一种暴风雨过后的平静,一种心意相通的安宁。
快到家时,陈辉突然开口。
“岚岚,对不起。”
我转过头,不解地看着他。
“为什么要说对不起?你今天……已经做得很好了。”
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目光依旧看着前方。
“我应该早点把话说清楚的,让你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
他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自责。
我摇摇头,把手覆在他的手背上。
“不怪你。我知道,你夹在中间,也很为难。”
“而且,我当初不让你说,也是有私心的。”
他疑惑地看向我。
我笑了笑,心里却有些发酸。
“我怕……我怕说出来,就好像我在用钱,用恩情,来绑架这个家。”
“我不想让我们的感情,变得不纯粹。”
这是我的真心话。
我爱陈辉,也愿意把他当家人。
我希望我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一笔需要时时被提起和偿还的债务。
陈辉把车停在楼下,熄了火。
车厢里一片安静。
他转过身,认真地看着我。
“林岚,你记住。”
“我们是夫妻,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你的付出,不是债务,是我们的共同财产。”
“以后,有什么委屈,一定要告诉我。天塌下来,有我给你顶着。”
他的眼神,比窗外的星光还要亮。
我点点头,眼眶又热了。
第二天是周末,我难得睡了个懒觉。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暖洋洋的。
我睁开眼,陈辉已经不在身边了。
客厅里传来轻微的响动。
我起床走出去,看到他正在厨房里忙碌。
简单的白粥,煎得金黄的鸡蛋,还有几样爽口的小菜。
这是我们家周末的标配早餐。
看到我出来,他冲我笑了笑。
“醒了?快去洗漱,马上就能吃了。”
阳光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
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和幸福。
所谓的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样吧。
吃早饭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是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我犹豫着接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迟疑而又熟悉的声音。
“是……是岚岚吗?”
是婆婆。
她的声音,不再像以前那样尖锐,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沙哑。
“妈,是我。”
“哦……那个……你和陈辉,今天有空吗?”
“我想着,晚上来家里吃饭吧,我……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我愣住了。
这还是第一次,婆婆主动打电话,用这种商量的语气邀请我们回家吃饭。
我下意识地看向陈辉。
他对我点了点头,做了个口型:“答应她。”
我深吸一口气,对着电话说:“好的,妈。我们晚上过去。”
挂了电话,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我知道,这通电话,是婆婆递过来的一根橄榄枝。
它代表着和解,也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
下午,我去上班。
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我整理着书架,手指划过一排排书脊,内心一片平静。
我热爱这份工作。
它虽然不能给我带来巨大的财富,却能让我内心丰盈。
就像陈辉说的,我凭本事吃饭,我活得有尊严。
在医学类的书架前,我停下了脚步。
我抽出一本《老年人常见病饮食调理指南》,翻到关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护理的章节。
我看得格外认真,还用手机拍下了几个食谱。
我想,晚上去婆婆家,除了带上笑容,或许还可以带上一些更实用的东西。
比如,一份真正发自内心的关怀。
夕阳西下,我走出图书馆。
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我看着天边绚烂的云彩,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生活就像这天气,有阴云密布,也终将迎来晴空万里。
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理解,有那份沉甸甸的情义在,我们这个家,会越来越好。
来源:林间鸣叫的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