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希腊各个城邦组成联军展开了英勇的反抗,最终在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地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赢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
据说在公元前490年,有一个名为波斯的王国向古代希腊各城邦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古希腊各个城邦组成联军展开了英勇的反抗,最终在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地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赢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
之后,联军迅速派出一位叫做菲迪波德斯的传令兵将胜利的消息传回,由于长时间不停歇奔跑,菲迪波德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此后,这名传令兵所经过的这段路程被命名为马拉松长跑比赛。
到了1896年,马拉松赛跑正式成为比赛项目。马拉松比赛逐步走向全世界,成为热门的比赛。
在1910年11月17日,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马拉松比赛,1957年11月24日,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同样在南京市举行。
1981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北马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田径赛事。
马拉松比赛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提倡运动,更多的是蜕变为商业利益,甚至是劳民伤财。
为何热衷举办马拉松?
一次成功的马拉松可为举办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参加比赛就需要报名费,也会有丰厚的广告冠名费、赞助费、电视转播权等收入,马拉松选手与亲友团的到来也拉动了当地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增长。
不仅如此,马拉松也被政府看作是一张“城市名片”,所经之处,风景尽显,为的就是让参赛者以及电视镜头把这些“记下来”。
城市在媒体曝光与参赛者社交圈曝光中提升了知名度,甚至还可能“悄咪咪”地吸上一批粉丝,为城市带来持久的增益效果。
为什么马拉松比赛又成了劳民伤财?
为了举办马拉松比赛,更加体现国际化,主办方会主动邀请一些外国人参加,并让外国人包揽冠军。
哪怕你有机会拿下冠军,也会被无缘无故制造事端,阻止你成为冠军,事后则表示不知情、没有预料……
还有些直接玩花样,比如一位叫“小太杨”的,一面说害怕阳光,一手持遮阳伞,一手持各种兵器、乐器等参加赛事,时不时还要停下来配合拍摄,居然声称获得过冠军!
最重要的是为了比赛,会提前封路禁行,让出行非常不便。
马拉松比赛终究是少数人的乐趣,为了这少数人却要封路禁行,实在不应该。
马拉松比赛就不应该在城市进行,山区、郊区、无人区随便进行!
来源:洛城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