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3月21日第二代Hi4技术发布会前的这番感慨,道出了这家老牌车企的隐痛。
“长城技术好,但不会讲,大家感受不深,挺憋屈的”。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3月21日第二代Hi4技术发布会前的这番感慨,道出了这家老牌车企的隐痛。
作为Hi4技术的发明人,魏建军直言工程师出身的团队“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讲故事”,导致消费者对长城的技术实力认知不足。
他甚至自嘲:“我讲不好,其他人更讲不好,这次只能亲自上阵用‘人话’讲!”
这种“憋屈”背后,是长城汽车近年来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挣扎。
2025年2月,长城汽车销量为7.78万辆,同比增长9.65%,在激烈竞争中看似还不错,至少维持了增长态势。
但与比亚迪(32.28万辆)、吉利(20.49万辆)、奇瑞(18.09万辆)相比,很显然长城汽车已经不再是同一级别的玩家了。
这让人唏嘘。
考虑到长城汽车曾经冲上过中国自主车企头牌的位置,今天的销量数据显然不能让魏建军满意。
更加糟糕的是,比亚迪、吉利、奇瑞都在新能源方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长城汽车虽然也在新能源方面颇有建树(比如Hi4),但吃到嘴里的肉却不算多。
这也表明,市场对长城汽车技术价值的认可度仍未转化为销量优势。
所以老魏才说很憋屈。
在他看来,长城有好技术,却讲不出来,所以吃亏了。
既然知道自己吃亏了,老魏就先从自我做起。
据其介绍,长城Hi4技术团队,在内部讲(技术)都不讲人话,都是数据。
“Hi4技术发布到现在,大概有800句都是技术参数。甚至我也听不懂,消费者则是更听不懂”。
所以在发布会前夕,魏建军自己又看了两遍PPT,却再次看得满头大汗。
“实际上(PPT)念下来,发现根本还是没有几句人话”。
于是老魏直接决定临时搞一个创新。
这些创新包括媒体提问,并在长城试验场做哈弗枭龙Max的一些场景测试,以及在直播弹幕上搜集网友问题并解答,等等。
最终目的,是把二代Hi4技术讲清楚讲明白。
另外,老魏也亲自上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长城汽车的技术优势。
魏建军这一招能否立竿见影,估计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
但积极的地方在于,人们看到了长城汽车正在出现一些不错的变化。
这对销量已经逐渐跟不上比亚迪、吉利、奇瑞的长城来说,相当重要。
毕竟变者天下之公理。
唯有变看,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当然,与此同时,魏建军也犀利批评了车圈发布会乱象。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车企发布会的三大套路,直指行业浮夸风气。
一是过度渲染,即普通技术神秘化。
具体而言,就是车企如数家珍,把小事说的很神秘。
“消费者对此很朦胧,但在车圈里面,那些技术都很简单”。
第二个则是“拉满”“吊打”“遥遥领先”,以及“1000万(内最好”等口号式营销。
发布会的第三种,就是照着PPT念。
老魏认为,这些发布会根本不是以用户为中心,而是以友商为中心。
所以他就做了一个垂范。
面对传播困境,魏建军选择以第二代Hi4技术为突破口,尝试用“人话”重构技术叙事。
Hi4作为长城自主研发的智能四驱电混系统,通过双电机+两挡DHT实现全场景高效动力分配,技术参数对标比亚迪DM-i、吉利雷神混动。
然而,其首代产品因宣传晦涩,市场认知度远低于竞品。
但现在老魏开始改变。
在介绍为什么人们需要四驱时,魏建军表示,“两条腿的,总不如四条腿的稳当,而且跑得快,也更加灵活”。
他还表示,在轮胎磨损方面,两驱比四驱多1.7倍,所以四驱省轮胎。
总体而言,老魏用相对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家庭都需要四驱”。
从销量层面看,长城也的确需要改变了。
比亚迪,吉利,奇瑞组成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头部阵营。
但老魏手里还有牌。
坦克系列的成功,让其高端化(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22.9%)和国际化(海外销量占比39.9%)仍具潜力。
另外,魏建军近期亲自参与超豪华品牌车型定义,或为突破30万元价格天花板铺路。
不过魏建军的“亲自吆喝”虽引发关注,但对手也没闲着。
比亚迪有技术鱼池。
吉利有雷神混动,而且自己也开始搞电池了。
至于奇瑞,则成为在燃油车和新能源之间玩平衡最溜的选手。
总而言之,这些友商都在这一波新能源变革中找到了新位置,而且赚到大钱了。
相对而言,长城在销量上未达预期,甚至掉队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老魏的憋屈也可以理解。
同时,他的一些言论也引发了争议。
比如他称长城不怕销量下滑。
“哪怕跌出前十也不怕,只要健康地发展,宁可少干点,市占率少一点,也不去追求没有意义的销量”。
2024年,长城卖出了123.3万台新车,仅保持微幅增长,却盈利颇丰,净利润为124亿元至130亿元,同比猛增超70%。
老魏还拿出40亿,给员工发奖金。
另外,他还说过中国电动车没有核心技术优势,只有产业链优势。
对于有人说他是愤青,他否认了。
在他看来,长城有技术,但就是没做好营销,导致成了低调实力派,同时外界对长城汽车有误解。
所以这一次,他开始在发布会落实“人话运动”。
这会不会奏效?
答案或将写在下一代Hi4技术的市场表现中。
毕竟,消费者或许听不懂专业术语,但一定听得懂真诚与技术实力碰撞的声音。
来源: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