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纪念书单 | 战火中新生,我们向前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17:01 1

摘要:2025年,我们将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段需要被永远铭记的历史,深植于我们的民族记忆。

2025年,我们将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段需要被永远铭记的历史,深植于我们的民族记忆。

抗战岁月,是百姓之痛,是家国之殇,是全国人民的奋起抵抗。那些年,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生存的防线。他们的牺牲,沉默而伟大;他们的坚守,朴素而动人。直到今天,那些故事依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回望时动容。

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十月文艺历年出版的抗战主题文学作品。这些书,就像是一封封来自历史深处的信。它们记录了家国的大义、个体的悲欢、战士的信念,也留下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温度。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让记忆得以延续,让感动得以传递。

历史或许渐渐走远,但记忆从未泯灭。让我们在阅读中,再次触摸那段岁月......

01

书名:四世同堂

老舍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出版

只有一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宏,可歌可泣。

02

书名:战争启示录

柳溪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6年6月出版

窗外不时传来庆祝胜利的炮竹声和五彩缤纷的烟火的光焰,闪过天空,外面,正是沉沉的黑夜……

《战争启示录》是天津作家柳溪经过数十年辛勤耕耘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李大波、女学生方红薇、日蒋两面特务曹刚这三个人物独特的生活经历,曲折坎坷的不同道路,起伏跌宕的不同命运,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的全貌。

本书荣获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03

书名:八月桂花遍地开

徐贵祥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年2月出版

你看见过开满遍地的八月桂花吗?它是美丽的,但是,它也是燃烧的。

《八月桂花遍地开》以江淮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波澜起伏的战争画卷。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博弈双方的历史状况,透过两军对垒、兵戎相见的硝烟,正视两个民族、两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的差异,力图使作品从对那场战争的种种概念化和模式化的片面理解中脱颖而出。

本书荣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04

书名:吾血吾土

范稳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10月出版

一个诗人,一生灿烂在自己的诗句里,也为国战死在诗句的华丽中,还有比这更合格、更伟大的诗人吗?

长篇小说《吾血吾土》讲述西南联大学生赵广陵及其数名同学于国家危亡之际弃笔从戎,参与抗战但又在此后的历史中命运沉浮的故事。本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1950、1957、1967、1975、1995为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让主人公在每个时间节点上交代清自己从前的一段历史,一步一步向前还原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这代人,家国万里,命运多舛。命里就不该有家。”最令人感怀的是,主人公赵广陵面对一次次的磨难,对理想、尊严、人性的坚持,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前来讨要日军骨骸的秋吉夫三等人,让我们看到一个抗战老兵、一代民族精英遥远而伟岸的身影。

本书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05

书名:北平硝烟

孙晶岩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出版

北平抗战自古北口起,至古北口终。

《北平硝烟》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长篇报告文学,也是第一本北京本地作家深度描写北京抗战历史的文学作品。作者亲赴古北口、延庆等地寻访抗战遗迹、遗址,采访当地多名抗战亲历者,用详实的资料,文学的语言再现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官兵以及北平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历史史实。

06

书名:疯狂的榛子

袁劲梅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我们所说的一切,不过就是:给和平一个机会。

《疯狂的榛子》首次用文学的手法重点关注了中国抗战时期一支重要的飞行队伍“飞虎队”的战斗情况。其中的《战事信札》是书中的核心,既详实记录了飞虎队的真实作战情况,同时也是男女主人公彼此思念的情书,最终又因时事各自分离,男方随军到了台湾,后又驾机回到大陆,女方为了爱情一路追寻而归。之后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女,历经多个事件,各自成长,直到第三代去到美国学习,努力探讨几代人在历史过程中的生活和命运,以及我们民族心理在千年没变的社会结构下的演绎与诠释。

07

书名:白乙化

周诠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5月出版

在石场峪村我老家的祖屋里,在摇摇欲坠的东厢房内,有一口旧得发霉的板柜,那里面装着我爹的故事,藏着他的怀表以及我的声音。

《白乙化》是实力作家周诠的长篇小说。有别于传统的抗战题材作品,《白乙化》通过现实与梦境,日记与信札,女儿、战友、祖父、作家的多角度叙述,扎实地重现了智勇双全的儒雅抗战英雄的生平传奇。小说文笔雅正,作者面对历史保持着严肃审慎的态度,还原人物丰满形象的同时,思考战争与人性,追问文化与信仰。

08

书名:烈火芳菲

铁流 赵方新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1月出版

血火奔涌的白银季,忠诚勇毅的山海魂。

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员们不顾自身安危,与日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秘密建立联络点,为最后的胜利埋下坚实的基础。在战场的后方,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不直接参与战争,却以秘密的方式,接过重托,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和乳汁养育了一千多名革命者的后代,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们承受了深重的苦难。她们大多在十七八岁或二十出头的年纪,如花一样的青春年华,她们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军民鱼水之情。多少年来,她们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甚至到死也没有对他人提起。这是一段隐密的家国往事,也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国家记忆。

09

书名:《队伍》三部曲

《队伍 重整山河》《队伍 战与守》《队伍 至暗黎明》

黄孝阳 陶林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7月出版

每个春天,为这片土地热血牺牲的人们从土壤里复活。

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1940年—1941年,苏北孤城平州,敌我双方多种势力激烈争夺。城中以黎有望为首的一支抗日武装兴起,智取日军要塞,首战告捷。然而,外有日伪的大军压境、国民党军队的虎视眈眈,内有谍战角逐、波云诡诈。孰敌孰友,他们何去何从?无惧牺牲的报国志,肝胆照人的兄弟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这支队伍历尽劫难,最终奔赴光明……

10

书名:石头城

房伟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他们在战争前一天,还是热爱生活的朴实中国人。

《石头城》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南京城被日军攻陷后,居住在此的蒋家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在残酷环境中,他们为抵御外辱付出惨痛代价,也在斗争中实现了个人为家、为国的理想追求,坚定了不屈的抵抗信念。为了抗战,少年蒋巽丰组织童军操练演戏,被日军活捉后拒绝反叛,逃走加入红山义勇军;青年厨师蒋坤安陷落南京后凭借拿手的京苏菜与日本军官周旋,秘密开展暗杀行动……在壮烈的历史背景下,以蒋家人为代表的一代国人上演了一幕幕血与泪、生与死的赞歌。

11

书名:绿色的火焰

张庆国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5年8月出版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1937年,北平陷落,梁思成与林徽因带着营造学社的测绘资料踏上南迁之路,与故宫文物西迁的列车一同在战火中颠簸。一场跨越十五省的转移中,西南联大师生徒步穿越湘黔群山,穆旦在途中写下《春》,为破碎山河注入诗意的抗争。延安,鲁艺师生在黄河边唱出咆哮喷涌的爱国之情,歌声剧烈摇撼着黑夜,一直传到前线。

2024年,一位作家辗转十五省,在长沙老街的烟火气与李庄油灯的残影中,寻找那些未被战火熔化的历史碎片,那是故宫文物箱上的雨痕,亦是今人指尖抚过古籍书页时,骤然复燃的绿色火焰。

作为一部全景式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化抗战全貌的非虚构作品,《绿色的火焰》对抗战时期文化活动当事人的生命史、家族史,情感和思想活动,以及大后方多地的地方志、地方风俗习惯,进行了细致书写和追忆,全面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抗战中国。

来源:十月文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