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提炼、交流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启示,近日,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案例,温州共有3个案例成功入选、1个案例成功入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提炼、交流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启示,近日,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案例,温州共有3个案例成功入选、1个案例成功入围。
请跟着小编走进这些案例,看山水如何生“金”、生态如何富民,感受温州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绿色奇迹。今天介绍《洞头:黄沙变黄金 石屋变银屋——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以“蓝湾修复”发展“沙滩经济”》。
洞头区东岙村地处洞头岛东南沿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岛、礁、滩、沙等自然景观优势。上世纪80年代,在填海造地、取沙建房的影响下,东岙村沙滩退化成了乱石滩,加上乡村基础设施不足,环保意识薄弱,生活污水直排沙滩,满地都是污泥和乱石,渔村古韵渐失,村民大多以传统捕捞和养殖为生,收入不高,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
2016年,东岙村借助国家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以实施东岙沙滩修复为重点,科学有序地发展渔家乐餐饮、海岛民宿、沙滩项目、亲海体验等旅游业态,巧妙运用生态“杠杆”,撬动渔村“黄沙变黄金、石屋变银屋”的绿色发展新模式,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蓝湾修复提亮生态底色
洞头入选首批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试点后,聚焦东岙沙滩受损的核心问题,率先启动东岙沙滩系统性整治修复,相继启动东岙沙滩石块清理、雨洪排口改造、生活污水截流、沙滩修复等工程。2017年温州首个人工修复沙滩惊艳亮相,共计修复沙滩面积达1.64万平方米,串联起仙叠岩、大沙岙、红石滩、半屏山等东岙段生态廊道沿线旅游资源。2022年实施全村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沿岸618户农户、餐饮、民宿生活污水均实现纳管处置,有效改变渔村环境脏乱、污水直排等环境底色不靓问题。东岙沙滩修复作为海洋生态修复典型入选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
东岙沙滩修复后
生态赋能建设美丽渔村
洞头第十八届七夕民俗风情节在东岙村举办
向海而兴激活沙滩经济
随着东岙沙滩修复和美丽村庄建设带来的美丽蜕变,沙滩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民宿行业成为东岙村规模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服务业态。开门见海的绝佳区位吸引社会资本进驻运营,同时也带动了村民转产转业、返乡创业开办民宿,落地了“海天左舍”“时光里”等一批精品民宿,统一打造洞头星级“侨家乐·海宿”品牌,截至目前,累计有特色民宿、渔家乐108家。在原有的“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品牌基础上,结合蓝湾修复,不断丰富七夕民俗风情节文旅活动,每年节庆都会迎来近万名游客参加,在沙滩上围着篝火舞蹈,在海边放下祈福花灯,观看沙滩舞台剧,参加沙滩集市等,持续深化“生态+文旅”融合,带动渔家乐餐饮、海岛民宿、休闲快艇等旅游业态产业发展。
东岙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村民改变了传统的“靠海吃海”生活方式,东岙渔民全部“洗脚上岸”,沙滩修复做法助推洞头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海湾、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等生态“金名片”。村集体年收入从原先的6000万元增加到1.3亿元,先后获评国家3A级景区、中国美丽乡村、浙江省百强魅力乡村等荣誉,真正构建了生态致富的转化路径。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