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什么让他从备受尊崇的特首沦为被法律制裁的罪犯?在他治港的7年里,又有着怎样的功与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曾荫权的传奇与争议并存的人生。
在香港的历史长河中,曾荫权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
他从一个平凡的草根一步步登上香港权力的巅峰,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风光无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卸任后的他却因罪获刑,沦为阶下囚,这一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实在令人唏嘘。
是什么让他从备受尊崇的特首沦为被法律制裁的罪犯?在他治港的7年里,又有着怎样的功与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曾荫权的传奇与争议并存的人生。
1944年,曾荫权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是警察,一家人挤在狭小的警察宿舍里。
小时候的曾荫权就展现出了坚韧和勤奋的品质,在学校里,他成绩优异,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香港华仁书院。
这所学校在当时是香港的名校,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曾荫权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预科毕业后,曾荫权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进入社会打拼。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辉瑞药厂做西药推销员,这份工作并不轻松,需要四处奔波,向医生和药店推销药品。
曾荫权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口才,很快就做出了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1967年,对于曾荫权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加入了港英政府。
初入政府部门,他从基层做起,凭借着自己对财政、贸易事务的敏锐洞察力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渐崭露头角。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在港英政府中不断晋升,先后担任沙田政务专员、贸易署副署长、副常务司司长、行政署署长、贸易署署长兼总贸易谈判代表、库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等重要职务 。
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渐成为香港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这是香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曾荫权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
在这个关键时期,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当时的香港刚刚回归,需要在新的体制下实现平稳过渡和持续发展。
曾荫权积极参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制定和实施,致力于维护香港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香港遭到国际金融炒家的疯狂攻击。
这些炒家试图通过操纵香港的金融市场,从中获取巨额利润,香港的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危急时刻,曾荫权挺身而出,领军与索罗斯等“金融大鳄”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他动用政府资金入市干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争议,但他始终坚定信念,毫不退缩。
最终,他成功击退了金融炒家,保卫了香港的金融市场稳定,为香港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这场胜利让曾荫权在香港民众心中的威望大增,他也成为了香港的“金融英雄”。
此后,曾荫权在香港政坛的地位日益稳固。
2005年,他以政务司司长身份出任署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并在同年的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补选中当选,正式成为香港的行政长官。
2007年,他再次当选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 ,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从一个草根出身的青年到香港的最高行政长官,曾荫权的奋斗历程堪称传奇,他的成功激励着无数香港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
在曾荫权担任香港行政长官的7年里,他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香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在经济方面,曾荫权致力于推动香港的经济多元化发展。他积极加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推动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和投资交流。
在他的推动下,香港与内地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如《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等,这些协议为香港的企业和商家开拓了广阔的内地市场,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增长。
同时,他也大力发展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香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他的任期内,香港的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失业率也有所下降。
曾荫权的经济政策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人认为,他过于注重传统产业的发展,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香港在科技创新等领域逐渐落后于其他城市。
此外,香港的房价在他任期内持续上涨,许多普通市民面临着购房难的问题,这也引发了民众对他住房政策的不满。
虽然他推出了一些措施来稳定房价,如增加土地供应、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房价依然居高不下。
在社会民生方面,曾荫权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他关注香港的教育问题,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
他还推动了香港的医疗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香港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在文化方面,他积极支持香港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他的社会政策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在香港的贫富差距问题上,虽然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贫富差距,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社会福利等,但香港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底层民众的生活依然艰难。
此外,在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上,他的一些改革措施也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些改革措施损害了部分市民的利益。
在政治方面,曾荫权在维护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港独”行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香港的繁荣稳定。
在处理香港的一些社会事件时,他采取了果断的措施,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他在一些政治决策上也受到了质疑。
例如,在香港的政制发展问题上,他的一些主张和做法未能得到部分香港市民的认同,引发了社会的争议和分歧。
曾荫权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012年,他卸任香港行政长官后不久,就因为接受富豪的款待涉嫌贪污而被香港廉政公署正式立案调查 。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整个香港社会。
人们难以想象,曾经备受尊崇的特首竟然会陷入贪污丑闻。
调查发现,曾荫权在任职期间,租住了黄楚标的物业,却在行政会议审批数码广播牌照时未有申报,涉利益冲突,属严重渎职。
此外,他还被指控收受了其他富豪的利益,包括免费搭乘私人飞机、接受豪华款待等。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损害了香港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2015年,香港廉政公署对曾荫权提起诉讼,指控他两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的罪名。
经过漫长的审判,2017年2月22日,曾荫权被裁定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成,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即时监禁20个月 。
这一判决结果让曾荫权从昔日的特首沦为了阶下囚,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法庭上,曾荫权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表示自己对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并向香港市民道歉。他的律师在辩护时提出,曾荫权在任职期间为香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法庭能够从轻量刑。
法律是公正的,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过去功绩而忽视他的罪行。曾荫权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曾荫权对判决结果不服,提出了上诉。
他的律师团队在上诉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证据和理由,试图为曾荫权翻案。
经过长时间的审理,2019年6月26日,曾荫权向终审法院提出终极上诉,终审法院5位法官一致裁定其上诉成功,其“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定罪和刑期获一并撤销 ,定罪和刑期一并撤销,终审法院下令此案不作重审。
这一判决结果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终审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曾荫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程序上的问题,终审法院的判决是对法律公正的维护。
另一些人则认为,曾荫权的罪行是确凿的,终审法院的判决是对法律的亵渎,是对香港社会公平正义的挑战。
无论如何,曾荫权的案件给香港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它提醒着每一位公职人员,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遵守法律法规,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丧失原则和底线。同时,它也让人们看到了香港法治的力量,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曾荫权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草根到特首,再从特首到囚犯,最后又在法庭上实现名誉翻盘,他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他在治港期间,既有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绩,也有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失误和争议。
他因利益冲突而失足,最终又通过法律途径翻案的经历,更是让人深思。
正如古人云:“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论身处何位,都应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
曾荫权的故事,也将成为香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被人们所铭记和反思。
来源:历史烽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