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望岳讯26日,为期一周的焦波《俺爹俺娘》影像展在泰安监狱正式开展,通过视觉呈现,用亲情的力量,为服刑人员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未来方向,踏上重塑自我的新征程。
望岳讯 26日,为期一周的焦波《俺爹俺娘》影像展在泰安监狱正式开展,通过视觉呈现,用亲情的力量,为服刑人员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未来方向,踏上重塑自我的新征程。
据了解,焦波,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是2016年全国十杰人民摄影家称号获得者。其代表作《俺爹俺娘》用相机记录父母三十年的日常生活,获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人类贡献奖大奖”,自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以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展览数百场次,感动无数国人。
据泰安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于涛介绍,本次展览是焦波首次与监狱系统合作,共分为六个篇章,从“椿庭萱堂”到“爹娘恩勤”,从“舐犊情深”到“春晖寸草”,再到“明珠生蚌”,每一个篇章都展示着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父母对孩子恩重如山的爱意,以及孩子对父母孝敬有加的温暖画面。本次展出为服刑人员带来了一场特殊的心灵洗礼。
在泰安监狱启德广场,记者看到,以“春晖”为主题的亲情感恩主题摄影展映入眼帘。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仿佛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深刻的孝亲教育与感恩教育触动服刑人员的心。观展现场,气氛庄严而又充满温情。服刑人员静静地伫立在一幅幅图片前,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感。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眼眶泛红。一位服刑人员缓缓走到一幅父母劳作的图片前,久久凝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喃喃自语:“我老家是济宁的,照片里呈现的跟着父母收麦子的场景,我都经历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想念父母。”
展览的第六篇章“念兹在兹”,展示了泰安监狱历次亲情帮教的场景,让服刑人员更加深刻地代入其中,感念亲情。这也是近年来监狱对服刑人员开展孝亲教育、感恩教育的重要举措和表现形式。许多服刑人员在观展后,纷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触动。一位服刑人员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去年我母亲还有家人千里迢迢从河南来看我的时候拍的。我刚来泰安监狱时,情绪很失落,很不稳定,多亏了泰安监狱的警官帮我走出那段低谷。百善孝为先,我一定努力好好改造,重新做人,这也是对爹娘尽孝。”还有一位服刑人员表示:“这些图片让我看到了亲情的珍贵,我以前总是忽略家人的感受,现在我明白了亲情是多么重要。我会珍惜以后的日子,用实际行动来弥补我的过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情是赓续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对于服刑人员,亲情更是最大的改造信心源泉。近年来,泰安监狱认真落实关于用心用情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重要指示,在法的威严下,坚守情的温度,突出亲情、孝心和感恩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春晖”教育改造品牌,将孝亲教育、感化教育贯穿服刑人员入监后的整个改造过程。截至目前,泰安监狱已经组织十余批次、近千名服刑人员接受了这次教育。很多服刑人员在观看展览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积极改造,回归社会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报答双亲。
今后,泰安监狱将进一步深化亲情主题教育,筹备建设“春晖”亲情感恩主题展厅,每年固定两个月作为亲情教育主题月,开展系列活动。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常态化组织亲情帮教,拓宽与民盟、妇联、共青团、律师协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合作渠道,汇聚监狱、家庭、社会的力量,编织成一张托举新生的网,凸显亲情感恩教育,让更多服刑人员触及灵魂,激发动力,重获希望,走向光明,努力把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
记者:董文一
来源:泰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