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9月刚过1天,就被曝3位名人去世,最小的只有35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16:27 1

摘要:他们中,有人守着演艺事业一辈子,角色刻进观众记忆;有人在学术与艺术里深耕,撑起一方领域的温度;还有人因特殊的身体境遇被看见,却始终和病痛较劲。

九月的第一天刚过,好多人刷到三条让人心里沉下来的消息,三位在各自领域有点分量的人先后走了。

最小的才35岁,正是该好好过日子的年纪;最大的已经93岁,算是走过了漫长的一生。

他们中,有人守着演艺事业一辈子,角色刻进观众记忆;有人在学术与艺术里深耕,撑起一方领域的温度;还有人因特殊的身体境遇被看见,却始终和病痛较劲。

可这三位跨越了年龄与行业的逝者,到底是谁?他们的人生里,又藏着哪些让人想起就心头一软的故事?

9 月 1 日,香港演艺人协会说93 岁的老演员黎宣在家里安详地走了。

前艺人杜兆津在网上写了句 “愿师母黎宣一路走好”,好多观众看到都忍不住感慨:那个常在电视剧里演奶奶、妈妈的老人,再也见不到了。

黎宣的家本就是 “电影世家”,她的爸爸黎民伟是 “香港电影之父”,早年拍过《神女》《渔光曲》这些经典老电影;

妈妈林楚楚是默片时代的女演员;连侄女黎姿,都是后来很火的明星。

从小在片场长大的她,对演戏早就有了感情,后来做演员对她来说不是 “找份工作”,而是把热爱变成了一辈子的事。​

那时候没有 “流量明星”,也不搞 “人设”。

从 1949 年拍第一部电影《大凉山恩仇记》开始,黎宣演了 60 多年戏,拍过一百多部影视剧。

最让人佩服的是她的敬业。而且她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会提前背好台词,琢磨怎么演才自然。​60 多年里,她从没因为自己的事请过一天假。每天还提前到片场,帮年轻演员对戏;

遇到淋雨、熬夜的戏份她也不抱怨,只说 “观众看剧,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就原谅不认真”。

现在有些演员总找借口耽误拍摄,对比之下黎宣的认真更显难得。

她用一辈子证明,演员好不好,不在于名气大不大,而在于对每一个角色都用心。​

如果说黎宣的离开带着岁月的遗憾,那 35 岁徐福海的走,就更让人揪心。

他生在山东农村,小时候和别的孩子没区别,可 14 岁那年,身高突然 “疯长”,一年能长 20 厘米。

一开始家人还觉得 “孩子长得好”,可后来他的腿开始出问题,医生说他得了 “血栓性静脉炎”,腿上的血管堵了还慢慢开始溃烂,连走路都成了难题。

这场病彻底打碎了他曾经想当篮球运动员的梦想。

2020 年,有公益组织和医院帮了他,免费给他治病,还定制了超大号的衣服、鞋子。

刚开始家人以为 “有希望了”,可这种病特别少见,治疗难、还容易反复。到了后期徐福海的腿烂得更厉害,连吃饭都要家人喂,每喘口气都疼。

有人误传他得的是 “慢性血管炎”,知情的人解释:“是血栓性静脉炎引发的并发症,这种病在高个子里不算少见,但药贵、能治的医院少,普通家庭根本扛不住。”​

就算这么疼徐福海也没丢了乐观。他开了抖音号,偶尔发点日常:镜头里的他总笑着打招呼,有时晒家人做的饭,有时跟网友聊天,还说自己 “一顿能吃 15 个馒头”。

他最后一条视频里声音哑着说 “腿又疼了,想睡会儿”,谁也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句话。

他的离开,也让更多人关注到 “罕见病患者”—— 他们不光要扛病痛,还要面对贵得吃不起的药、难找的医生,好多人连被关注的机会都没有。

徐福海还算幸运,有公益帮他,可还有更多人像他一样,在默默扛着。

徐福海最让人记住的,不是他的身高,而是他在难里还能乐观的勇气 就算日子苦,也要活成一束小光,照亮自己也暖别人。​

岛子

9 月 1 日早上69 岁的岛子教授走了。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会写诗、还研究艺术,消息传到学界,他的学生和同行都发文怀念。

那个总穿格子衬衫,讲课慢却有道理的老师,再也不能站在讲台上了。​

岛子本名叫王敏,1956 年生在青岛。他的人生特别 “跨界”:早年靠写诗出名,是上世纪 80 年代 “玄学派” 诗歌的代表,还出过《岛子实验诗选》;

后来他又研究艺术,说 “水墨画里藏着道家的道理”,给艺术评论提供了新角度;再后来当老师,在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教过书,还培养了好多年轻的艺术评论家。​

在学生眼里岛子是老师也是朋友。

他讲课不照本宣科,总结合自己的经历,把难理解的艺术理论讲得明白;课后还会跟学生泡在画室,聊作品、聊人生,甚至把自己的书借给学生,在书里写鼓励的话。

有学生回忆:“岛子老师总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做人要守住良心’,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一辈子没追过热点,没写过违心的评论,只专心做自己的研究。”​

岛子的离开早有苗头。8 月底,网上传过他的求助信:“我得了白血病,白细胞太高,器官都快不行了,现在在 ICU 抢救,需要 AB 型血。要是有人愿意献血,我愿意用自己的版画换,绝不白要帮助。”

都到生死关头了,还想着 “不白受恩惠”,这份骨气让好多人感动。但可惜就算有人愿意帮忙,最后还是没留住他......

结语

9 月的第一天,因为这三个人的离开,变得有点沉重。

93 岁的黎宣,用一辈子证明 “做事要认真”;35 岁的徐福海,在疼里还能乐观;69 岁的岛子,做学问、教书都守着骨气。

他们干的行业不一样,活法也不同,但都在自己的日子里,认真过、坚持过、热爱过。​

其实,死亡不是终点,忘了才是。愿他们一路走好,也愿我们活着的人,能带着他们的态度,好好做事、好好生活,这大概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文献参考:

来源:历史安利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