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疾驰的生产线上,如何让机器拥有媲美鹰眼的敏锐“视觉”、精准捕捉微米级的缺陷?这一直是高端工业检测领域亟待突破的“卡脖子”难题。近日,一支由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大学师生共同组建的“明眸视界”科创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他们成功自主研发了一款国际领先的时
在疾驰的生产线上,如何让机器拥有媲美鹰眼的敏锐“视觉”、精准捕捉微米级的缺陷?这一直是高端工业检测领域亟待突破的“卡脖子”难题。近日,一支由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大学师生共同组建的“明眸视界”科创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他们成功自主研发了一款国际领先的时间延时积分(TDI)图像传感器芯片,用自主创新的“中国芯”,为机器装上了洞察入微的“明眸”。
据了解,该团队承接了天津海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发布的“高性能TDI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及关键技术产业化”命题。这款芯片不仅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在核心芯片领域的关键布局,更直接服务于国防、航天、高端制造等国家重点领域。
团队负责人郝文慧介绍,当前工业视觉检测领域面临三大痛点:实时成像受限导致“跟不上”、细节捕捉困难造成“看不清”、光照稳定性不足使得“稳不住”。针对这些行业瓶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三项核心技术突破。
“我们首创了‘流水线型电荷传输式累加架构’,相当于为电荷传输建立了多条高速ETC通道,实现了高级数与高行频的完美共存;研发的‘高速电荷转移像素技术’,通过梳齿状感光区构建电荷传输加速电场,确保了信号高速无差错的汇聚;还创新提出了‘低功耗列并行单斜式ADC技术’,实现了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平衡。”技术团队成员介绍。
评测数据显示,该芯片关键指标(行频、TDI级数、功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团队已与四家单位签订意向订单,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团队汇聚了图像传感、芯片设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由国家级人才聂凯明教授和行业专家徐江涛教授共同指导。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海芯微的产业需求直接牵引下,形成了“产—学—研—用”黄金四边形生态。在这里,前沿研究、产业痛点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能快速走向应用市场。
面向未来,团队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从核心技术咨询到芯片、相机,再到全套定制解决方案,形成一套具有前景的商业模式。同时,该项目还将反哺高校学科建设,推动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带动上下游就业,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新工科人才培养注入创新动力。
该校指导教师表示:“团队做的不仅是一颗芯片,更是赋予机器一双洞察入微、迅捷如电的‘明眸’。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决心,到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这群青年学子正用自主创新的‘芯’力量,引领下一代图像感知的浪潮。”
来源:海河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