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火葬方式,亡者用焚尸炉火化,现在来说是愚蠢的行为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15:51 3

摘要:一具遗体在高温下被烧成了灰,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能让一辆汽车跑上上千公里,这个让人震惊的数据背后,藏着一个被忽视很久的环境危机——火化正成为全球变暖的帮凶

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一具遗体在高温下被烧成了灰,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能让一辆汽车跑上上千公里,这个让人震惊的数据背后,藏着一个被忽视很久的环境危机——火化正成为全球变暖的帮凶

日本的火化率都快接近百分百,美国超了五成,中国大陆大概是六成,韩国能到七成多以上,这些数字听着好像代表着文明进步似的,其实就是环境灾难的一个小缩影。

每年数千万人的离世,意味着上百万吨温室气体直冲云霄,而我们却还在为这种“现代化”沾沾自喜。

如果离火葬场不远,那感受就非常明显了,河南驻马店上某县的村民们忍无可忍。殡仪馆的烟筒没日没夜地往外冒黑烟,那刺鼻的味道让人恶心

湖南岳阳君山区一带的住户直接把路给堵住抗议,情形一度失控,他们不光担心空气,还怕污水渗到地下,污染了我们生存的水源。

而这些矛盾的背后,有着被掩盖的真相,火葬场排放的可不只是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颗粒物还有更可怕的汞和二恶英,这些致癌物质随着烟雾飘散,悄无声息地侵入人体。北京的火化场的研究数据显示,这类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超过安全标准

加拿大戴维·铃木基金会的一项研究结果颇为出人意料:一次火化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超过五百磅,这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九百多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北美洲火葬协会的数据也能够证明这一情况,每具遗体的焚烧过程持续一到三个小时,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电力或煤炭,平均排放超过二百千克的二氧化碳。

英国人想了个看似聪明的办法,用火葬产生的热量给泳池加温,这么做听着好像挺能物尽其用,其实就是自欺欺人。焚烧还在继续,污染物还在排放,只不过多了个利用余热的借口罢了

更讽刺的是,火葬本来是为了节省土地,可实际却相反:骨灰盒还是需要墓地来安置,公墓还是占着大片土地。那些精致的骨灰盒和奢华的墓碑,将所谓的“节省”搞成一场闹剧

牙齿填充料里的汞在高温下挥发,进入大气后就沉降到水体以及土壤里。重金属沿着食物链慢慢累积,最后出现在我们餐桌上

科学研究显示,火葬场周边居民患癌症的概率明显比其他地区高;骨灰里残留的重金属要是散落在地表,植物都没法正常生长

老美的华盛顿州率先找到一种方法,最先让人体堆肥合法,这种方式是把遗体放进特制容器里,接下来加入木屑、稻草等有机材料,经过几个月时间,最后变成非常肥沃的土壤

整个过程不用高温,也不产生有害气体,真的做到了各归其类,水火化技术在加州等地慢慢推广开了。

用碱性溶液把尸体分解后,最后就只剩骨粉和无害的无机液体,这些液体经过恰当处理后能安全排放,还能达成资源再利用,整个过程耗费的能源仅是传统火葬的十分之一

欧美地区也正悄悄流行一种天然安葬方式:不做任何防腐处理,也不用棺木,只用可降解布料裹遗体,轻轻埋进土里,几个月后,微生物能把遗体全分解,变成营养物质,再回到大地滋养新生命

菌菇裹尸布是个新奇物件,此特制裹尸布包含蘑菇孢子与别的微生物,可加速尸体分解,还能中和有害之物,这种方式既环保,还能让逝者真正回归大自然

另外海葬也有很长的历史了,不过现在的海葬有了新的规范,经过特殊处理的骨灰能让珊瑚礁生长,能给海洋生物一个栖息的地方,这种方式让生命用不一样的形态延续,比冰冷的骨灰盒更有意义。

巴黎市政当局的研究报告说,传统火葬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开车跑一千多公里,产生的二恶英和水银严重危害公共健康,比利时的环保组织因此开展了绿色丧葬行动,提倡大家用更环保的方式。

EmergenResearch预测,到2030年,全球绿色殡葬市场会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火葬就像那些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老车,该被淘汰了。

当然各国的生态环境部虽说制定了火葬场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各地执行力度不一样;好多老旧火葬场设备非常的落后,污染控制措施没发挥该有的作用;而地方政府因为各种的缘由,对违规也是应接不暇

火化政策的制定者一开始只关注土地问题,没考虑到更严重的环境代价,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频出现,还一直进行高能耗、高污染的火化,这简直就像喝毒药一样。

各国政府签署气候协议,承诺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在殡葬这个领域,却依然抱着陈旧观念不放。每年白白燃烧掉的能源,本可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人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回归自然循环,火葬打断了这个循环,把有机物变成没用的热量和有毒的烟尘,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最终会被大自然惩罚。

转变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但已经迫在眉睫了,政府应该修改相关法规,提倡绿色的殡葬方式,殡葬行业得更新换代,研发更多环保技术。

民众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的送别方式,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却不应该成为环境的负担。

选择绿色殡葬,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生者的责任。让生命的最后一程,成为守护地球的开始,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鸿毛有其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