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防汛难题?请看“一机制一平台一张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5:28 2

摘要:以前每年汛期,我的心都是悬着的,今年可踏实多了。”8月18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副乡长秦胜伟边清点乡里的防汛物资,边对记者讲道。三义寨乡北临黄河,因黄河之水而生,又因黄河数次改道而苦。他的这份“踏实”源于沿黄村庄搬迁工程的推进,更源于开封市防汛工作“三

以前每年汛期,我的心都是悬着的,今年可踏实多了。”8月18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副乡长秦胜伟边清点乡里的防汛物资,边对记者讲道。三义寨乡北临黄河,因黄河之水而生,又因黄河数次改道而苦。他的这份“踏实”源于沿黄村庄搬迁工程的推进,更源于开封市防汛工作“三个一”模式的推行。

“三个一”即建立一项精准预警机制,实现风险提前感知;打造一个高效“叫应”平台,确保指令快速直达;绘制一张风险力量图,推动调度精细化。近年来,开封市依托“三个一”模式,将防汛安全网织得更紧更密。

“一机制”预警细又早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开封正处在最险要的“豆腐腰”段。随着千百年来黄河泥沙堆积,如今的开封城四周高、中间低,呈锅底状地形,城市积水不易外泄。

“预警早一秒,风险少一分”是开封应急人的共识。自2022年开始,开封市就已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当暴雨蓝色预警发布后,气象部门提前3天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提前1天发布重要天气预警报告,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然而,夏季天气多变,传统预警的“时间差”常令基层疲于应对。

为破解此难题,开封采取穿透式预警“叫应”方式,建立“162”递进式精细化预报与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

“1”即当暴雨蓝色预警发布后,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提前1天发布重要天气预警报告。各级防指根据预案,组织包乡包村干部进驻重点防御乡镇(街道)、村(社区),对重大风险点位进行巡查,通知危险区域群众做好转移避险准备。

“6”指气象部门提前6小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各级防指会商研判后启动应急响应,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严防回撤回流。

“2”提前2小时发布短临预报。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可根据精准预报,在地方党委、政府指挥下,有序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8月初,一场降雨成为“162”机制的试金石:8日11时,开封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重要天气预警报告。市应急管理局收到气象报告后,迅速联合气象、城管、水利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印发防范通知,全域备战。

当日18时37分,开封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市防办利用各类媒体向群众推送预警提醒。19时,开封市气象台发布短临天气预报,市应急管理局靶向提醒尉氏县、通许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防办派出3个督导组,直插易涝小区、积水点、工地,压实防汛责任。全市40支3305人的防汛救援队伍加强驻地备勤,每个乡镇预备20人的综合救援队伍,每个村预备10人的综合救援队伍。2776台(套)抢险排涝车辆、机械设备装备,374艘冲锋舟、橡皮艇等船只,均做好了启用准备。

正是依托上述这套环环相扣的机制,开封有序防备着汛期每一次强降雨。

“一平台”“叫应”快又准

面对全市数千名防汛责任人,过去的电话、广播等“叫应”方式存在通知难、反馈迟、覆盖窄的痛点。开封市依托由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衍生出的防汛预警应急“叫应”平台进行“叫应”

应急视频叫应系统

该平台基于通信运营网络组建,通过智能呼叫系统自动适配通信链路,可与现场4G/5G手机进行双向音视频通话,支持短信、语音、视频3种“叫应”方式。只需一键下达指令,平台即可同时针对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6000余名防汛责任人同步拨打呼叫、发送短信,第一时间将防汛指令、预警信息、响应措施等内容以语音、文字等方式批量发出、高效传达。此外,平台还可对防汛责任人进行细化分组,实现对定向区域、目标人群的精准靶向呼叫。

该平台还具有循环“叫应”、跟踪“叫应”、升级“叫应”等功能,能实时追踪指令状态。对被“叫应”的防汛责任人是否接听电话、是否查看短信以及其应答时间,都可随时查看。对未及时应答者,平台后台会实时统计并更新名单,进行重复呼叫,或直接呼叫其关联第二责任人,确保指令必达、响应可溯。

7月以来,该平台发起全域“叫应”3次、靶向“叫应”4次,“叫应”1016人,应答率100%。以8月7日暴雨应对为例,暴雨橙色预警锁定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西湖街道、杏花营街道。该示范区8个乡镇(街道)的191名网格员、灾害信息员、重点部位责任人同步收到开封防汛预警“叫应”平台发出的信息和语音通话:“请各级防汛责任人迅速到岗到位,提前预置力量、转移群众,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该示范区梁苑街道小北岗社区党支部书记侯岗路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社区干部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可能有暴雨,大家手机别关机,随时准备转移。”同时,巡查队员打着手电,再次检查堤防、涵闸。抢险救援队将挖掘机、抽水泵车预置到易涝点。

据悉,该市还将继续拓展完善此平台,自然灾害风险提醒、安全生产防范提示、应急科普宣传教育等功能将陆续上线。

“一张图”调度效率高

防汛一张图

8月6日,暴雨前夕的310国道与开封广业街交叉口处,一辆“龙吸水”大功率排水车严阵以待。该车由市应急管理局根据防汛风险力量信息化“一张图”,从附近仓库调配并预置在此防汛点位。

过去,防汛资源信息分散、点对点查询困难,指挥调度难以从全局角度实现精准调配。开封市防办依托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打造了防汛风险力量信息化“一张图”,汇总开封市主城区风险点位、抢险力量、应急物资、避难场所等10个类别数据信息,所有信息均可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查看。

防汛一张图

该图中,主城区39个易积水点、43个易涝小区、23个深基坑被重点标注。应急资源也是一目了然,36支抢险队伍位置、联系方式实时可查,18个应急物资库、6个市级粮油库、62个燃油点等库存种类、数量、坐标全部标明。

同时,该图还可实现多个类别定位信息叠加显示,且图中数据能做到实时更新,确保“图”与“实”始终一致,便于指挥员了解风险点位周边的防汛救灾资源,提高防汛抢险指挥调度效率。

据悉,开封市还将进一步扩大底图范围,实现从主城区延伸至各县区,同时引入黄河和内河的控导工程、闸口及重点河段等防汛重点部位信息。开封市防办将进一步完善“一张图”的操作方法,根据使用情况反馈,采取更人性化、更符合防汛工作特点的操作模式。

来源: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