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蓝字关注我!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原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他们的养老待遇问题仍悬而未决,这一群体的呼声愈发强烈,集中反映出他们晚年生活的不如意。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原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他们的养老待遇问题仍悬而未决,这一群体的呼声愈发强烈,集中反映出他们晚年生活的不如意。
原民办教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民办教师,他们都曾在各省人民政府备案在册。这一群体情况复杂,涵盖了因个人自动离职、某些特定原因被辞退,还有因女教师外嫁导致户口迁移,或是年龄达到 60 周岁被要求办理 “离岗退养” 等各类情况。总之,他们是那些未能实现 “民转公” 梦想的人。
回溯到 1966 年至 1983 年,民办教师的待遇着实令人心酸。薪资方面,他们远远低于公办教师。尽管部分地方给予过生活补贴,但金额少得可怜,甚至有些地方压根没有补贴。福利保障更是差强人意,工作压力却极大。即便如此,民办教师们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他们的付出和贡献不可磨灭,然而当时社会地位却远不如公办教师。
再看代课教师,在 2003 年前后,随着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 “将余下的 44.8 万代课教师全部清退” 发言的下达,清退风暴席卷而来。有些地方清退后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无奈又返聘这些被清退的教师。还有些地方,代课教师至今仍奋战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这三类代课教师,我们统称为代课人员。
如今,全国多地虽已落实原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的养老补助政策,但补助标准实在太低。通常是每一年教龄,每月领取 8 元、10 元或者 20 元不等的教龄补助。要知道,这养老补助本质上是以教龄津贴形式发放的,而教龄津贴可是 1985 年制定的标准,与如今物价飞涨、公办教师工资大幅上涨的现实严重脱节。2025 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即将迎来 “二十一连涨”,可原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的养老补助却几乎原地踏步,像陕西某地每年教龄仅涨 0.36 元。更令人心寒的是,有些地方对此置若罔闻,无论出于何种理由,这都说不过去。
在给予原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养老补助时,不应再纠结于他们是否合格、是乡聘还是县招、是自动离岗还是被辞退,更不能简单将他们视为普通农民。他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最好的见证,他们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不能用现代眼光去衡量他们过去的付出与贡献。所以,无论是从情理还是道理上来说,提高民代幼教师待遇,尤其是解决老民师的养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提高原民办教师待遇刻不容缓
首先,这是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提高他们的补助,能切实改善其生活状况,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更是对法律以及人民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尊重。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民办教师补贴呢?
解决建议
真心希望政府能够牵头,为这些民办教师发放养老金。许多民办教师此前由于种种原因,存在 15 年养老金未缴纳的情况。若政府能够帮忙补齐这 15 年的缺口,那将是雪中送炭。如此一来,他们便能按照规定按月领取养老金,既符合养老金政策规定,又能让大家感受到公平公正,教师们也能安心度过晚年。
若继续采用补贴模式,不妨参考广东省相关政策。工作年限满 10 年及以上者,按以下标准补助:工作年限超 30 年,每人每月补助 900 元;20 至 29 年,每人每月补助 800 元;10 至 19 年,每人每月补助 700 元。工作年限不足 10 年(不含 10 年)的,按每满 1 年每人每月 60 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2025 年了,是时候给全体 50、60、70 后民代幼教师办理职工社保,让他们安享晚年了。他们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理应得到社会的回馈和尊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尽快落实相关政策,让这些曾经的教育功臣不再为晚年生活担忧。
要是你觉得说的好,给个赞赏鼓励一下!
这个平台是民办教师的福音,传播民办教师的真情,诉说民办教师的心声。在此,我代表全体民办教师衷心感谢编辑,感谢作者!请您并点右下角“在看”,转发本文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快乐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