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刚开学,您家孩子的暑假作业都顺利完成了吗?据媒体报道,开学前那几天,一些没写完作业的学生还在“加班加点”赶进度,甚至还有孩子着急过了头急出病来。
这两天刚开学,您家孩子的暑假作业都顺利完成了吗?据媒体报道,开学前那几天,一些没写完作业的学生还在“加班加点”赶进度,甚至还有孩子着急过了头急出病来。
8月26日23时,长沙11岁男孩亮亮(化名)赶了一天作业后,出现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症状,被家长紧急送医。医生认定是换气过度引发的呼吸性碱中毒。在给孩子戴上口罩、调慢呼吸节奏后,亮亮的症状才逐渐缓解。
▲图源:长沙市中心医院
就在这家医院,仅仅隔了几个小时,又有个孩子因呼吸性碱中毒就医。8月27日凌晨4点,14岁的辰辰(化名)熬夜打游戏时,因网速慢、游戏卡顿导致情绪激动,出现全身僵硬、四肢发麻的症状,被妈妈背进医院抢救室。
据长沙市中心医院公众号介绍,8月份以来,该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已经收治了30余例类似症状的青少年,均与情绪激动引发呼吸性碱中毒有关。
为什么情绪激动还能引起“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如何快速急救缓解症状?
呼吸又急又深、四肢发麻
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小佛介绍,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症状,容易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这是由于人在情绪激动时,呼吸变得又急又深,短时间内呼出过多二氧化碳,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酸碱度pH值升高,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症状表现主要有: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头晕、心悸
▪手脚、口唇甚至全身发麻
▪可能出现全身肌肉僵硬或“鹰爪状”手
成年人也会发病
甚至诱发心律失常
呼吸性碱中毒通常易发于青少年,但成年人也可能发病,常见于以下几种诱因。
▶情绪激动
吵架、考试紧张、受到惊吓、肾上腺素飙升,呼吸频率骤增。
2024年,宁波35岁的徐女士在辅导儿子写作业时,因孩子反复做错题,导致她情绪越来越激动,大声呵斥。很快她感觉手脚发麻、呼吸困难、瘫倒在地,到床上休息后症状也并未缓解,反而脸色越来越苍白,连嘴也无法张开,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经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图源:宁波晚报
▶ 剧烈反应
剧烈运动(如高原跑步)、分娩疼痛等因素导致身体需氧量激增,过度换气。
▶ 疾病影响
当出现哮喘、肺栓塞、脑炎等疾病,或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受刺激时,也可能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 特殊生理状态
妊娠(黄体酮影响)、高热、生理变化或疼痛导致呼吸节律紊乱。
张小佛医生介绍,呼吸性碱中毒大部分预后良好,但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碱中毒可导致患者体内血钾下降,使心脏电生理异常,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一旦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可用纸袋、塑料袋或者口罩辅助呼吸急救,缓解症状。
突发呼吸性碱中毒
急救牢记三要点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周挺介绍,呼吸性碱中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可自己恢复,不需要特殊用药。突发呼吸性碱中毒可采取以下急救方法:
01 保持镇定、避免恐慌
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后,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大声尖叫或慌乱奔跑会加剧患者过度换气的情况。
02 塑料袋、口罩呼吸法
找一个塑料袋、纸袋或者口罩,罩住嘴和鼻子进行6-12次正常呼吸,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然后把袋子拿下来呼吸几下新鲜空气,多次重复这个过程。这样可以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快速提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从而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应立即停止操作,避免窒息。
▲图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操作注意
1.不要用密封性极强的容器,避免完全封闭口鼻。若用塑料袋,切忌将塑料袋完全密封头部。
2.有哮喘、肺炎、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不适合此法,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
3.孩童必须在大人陪同下操作,不可自行处理。
03 调整呼吸节律
不用塑料袋或口罩呼吸时,可进行“慢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呼出,延长呼气时间,减少二氧化碳的流失。
这一幕幕让人揪心的场景,背后藏着的是不少家庭在学业压力下的焦虑——当“快速完成任务”“保持专注”成了孩子学习中的硬性要求,有些家长和孩子情急之下,不只是让孩子硬撑着和时间赛跑,甚至开始把目光投向所谓的“捷径”,比如那些被传言能“提升专注力、助力成绩”的“聪明药”,觉得靠这个能让孩子在竞争中多一分“胜算”。
开学之际
“神兽”归笼
慈母手中棍
逆子身上劈的生活
终于告一段落了!
但是......
又要开始操心孩子的学习了
如果有人给你推荐一款“聪明药”
吹嘘能让孩子注意力飙升
成绩“开挂”
难免让人“心动”
——难道真有能直接提高分数的“神药”?
要不试试?
答案自然是不存在!
所谓“聪明药”
原本是应用于医疗的
需严格管控的处方药
不仅对普通孩子毫无提分作用
滥用还会引发健康风险
下面这份防范“聪明药”滥用的实用宝典,
请家长们务必收好!
什么是“聪明药”?
“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品。这类药物的核心作用是帮助患者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使其能正常参与学习和生活,并非提升健康孩子智力或成绩的“特效药”,健康儿童使用反而可能出现失眠、心悸、情绪波动等副作用,甚至产生药物依赖。
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聪明药”主要包括哪些?
1 利他林——哌甲酯、哌醋甲酯
利他林是哌甲酯的商品名称,也有地方写作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
根据《2013 年中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哌醋甲酯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具有成瘾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2 阿德拉——苯丙胺
阿德拉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它含有的苯丙胺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不可私自购买。
滥用该类药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瘾性,短期服用即有明显的副作用,表现为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虽然每天抑制在一粒以内,但还是感觉得到严重的副作用,每天只睡 3个小时,如行尸走肉一般。
考虑到该药具有较高的成瘾性,且具有易制毒的特征,因此我国尚未批准上市。
3 莫达非尼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由于具有强烈且持久的觉醒作用,在国外常被私下用来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国,莫达非尼同样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被严格管制。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头痛、失眠、食欲降低等。长期使用还可以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
莫达非尼虽然能够促进觉醒,缩短睡眠时间,但身体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睡眠、休息时间,长期剥夺睡眠,生物钟规律紊乱,会引起精神症状。
小编友情提醒:
成绩提升无捷径
勤耕不辍见云晴
切勿因一时的焦虑和心急
用“聪明药”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应理性看待成绩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社会也需加强宣传与监管
共同筑牢抵御药物滥用的防线
综合自:话匣子、中国禁毒
来源:上海禁毒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