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我坐在厨房喝凉白开,手机里弹出条新闻,标题比咖啡还提神:人生最牛的不是赢,是稳。
凌晨三点,我坐在厨房喝凉白开,手机里弹出条新闻,标题比咖啡还提神:人生最牛的不是赢,是稳。
想笑,想吐槽,想干脆关机睡觉。
可是心里又有点不服气,谁不想一把梭哈,直接封神?
可现实里总有那么几次,大张旗鼓地冲,最后摔倒,脸先着地,连膝盖都顾不上疼。
说到底,赢一次,朋友圈都能刷屏。
稳住十年,才是长线流量。
卡耐基讲那句“真正厉害的人很少出错”,我以前听着像过期心灵鸡汤,后来才发现,鸡汤是用来解酒的,特别在你被现实灌多了之后。
你见过那种,别人都在急吼吼地抢答题,他慢悠悠地等大家答完,最后写下正确答案,气氛一度尴尬到能听见空调声。
稳,其实有点像深夜球场里,那个罚篮永远不慌的老哥。
插播一个小八卦。
去年NBA总决赛,哈登那场球,第四节刚开始,解说员喊得嗓子都破音,人都快飞进屏幕,哈登还是那副死鱼脸,慢慢腾腾,最后一个三分直接把对面心态投崩。
很多人说他慢,说他怂,说他软,其实那叫稳。
你把镜头拉回十年前的火箭,哈登刚刚崛起的时候,谁不是一脸不屑?
可数据不会说谎,关键球失误率全联盟最低,数据分析师都要给他点个赞。
这就是稳的力量,和天赋没半毛钱关系。
你要说稳是不是天赋?
别闹,天赋这种东西,大多数人一辈子碰不到。
稳是练出来的,是一次次扑街换来的。
就像我刚工作那会儿,老板问你能不能搞定,你咬牙切齿地说能,心里其实慌得像猫见了黄瓜,结果越想赢越翻车。
后来学聪明了,遇事先喘口气,哪怕脑子一片空白,也得装出一副“我稳得像老狗”的样子,反正急也没用,慌只会让你暴露马脚。
说回体育圈,稳是种什么体验?
看骑士总决赛逆转勇士那年,詹姆斯被追着骂“天选之子”,库里三分手感发烫,全世界都以为骑士要凉。
可詹皇就是不慌,带着队友死磕到最后一秒。
你以为他没情绪?
他也想一锤定音,可他知道,只有稳住气,才能等来对手犯错。
那场球,我站在电视机前,手心全是汗,感觉自己比场上球员还紧张。
结果人家詹姆斯最后一个盖帽,气场直接拉满,社交媒体直接爆了。
稳和慢不是朋友。
稳的人,关键时刻照样冲,脚步落地有声。
等该等的时候,能躲在角落里默默蓄力。
身边的人急着换赛道,他在原地练脚步,等大家都累了,他一脚踩油门,别人还在纠结明天去哪儿。
他们不是不焦虑,是把焦虑收在兜里,等夜深人静再拿出来翻翻。
稳不等于佛系,稳是能在一堆噪声中分辨出自己心里的节奏。
这不,前两天看新闻说某知名球星被黑得体无完肤,粉丝天天打榜,他本人一句话都没回,第二天悄悄签下新合同,啪啪打脸,就这气场,值钱。
稳还有一层意思,叫情绪自控。
很多人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结果情绪一崩,什么都完蛋。
你以为金融圈的大佬天天喝下午茶,其实人家盯盘盯得比你996都狠。
数据摆那儿,行情波动大,最先爆仓的永远是那些敢死队,老炮们反而能慢慢翻红。
稳,是你明明想砸电脑,最后还是把U盘插好,笑着跟老板说“没问题”。
说到底,稳不是与世无争,是心里有数。
你急,他稳,你炸,他笑,最后谁赢谁输,过几年再看,数据会告诉你答案。
就像娱乐圈那些昙花一现的顶流,转眼就被新人取代。
真正能扛住风浪的,反而是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的老戏骨。
数据不会骗人,流量会。
你说稳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还真不是。
我身边有个朋友,三年换了四份工作,啥都想试,最后卡在35岁门槛上,被现实拍回起点。
反观另一个闷声发财的主,十年如一日守着一个岗位,现在成了团队里最受欢迎的“老油条”。
不是他不想赢,是他知道,稳住才有资格笑到最后。
有时候我会琢磨,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追求“赢”?
赢一时很爽,赢一世费劲。
你有没有试过,明明机会在前,偏偏选择多等五分钟?
也许下次你稳住了,生活就会给你一个不期而遇的彩蛋。
要不,评论区聊聊你被稳住的奇葩经历?
看看谁能熬到最后,成为朋友圈里那个“持续稳定流量”的隐藏大佬。
来源:概念集中营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