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共评选出科普图书类特别奖作品2种,金奖作品10种,银奖作品20种;科普影视动画类金奖作品5种,银奖作品10种;青年短篇科普佳作类金奖作品10篇,银奖作品20篇。
《时节养生》作者代表、副主编唐丽娟(右五)上台领奖
本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共评选出科普图书类特别奖作品2种,金奖作品10种,银奖作品20种;科普影视动画类金奖作品5种,银奖作品10种;青年短篇科普佳作类金奖作品10篇,银奖作品20篇。其中,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荣获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国内科普创作最高荣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是国内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荣誉奖。
奖项旨在发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行业组织的引领作用,创建良好的激励环境,激励广大科普创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出更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时代要求、反映科技发展的、受众喜爱的优秀科普作品。
荐
《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振兴发展,把中医药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中医药的振兴发展。而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因此“治未病”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由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中国好医生”“最美医生”“南粤楷模”张忠德教授亲自领衔编撰,汇聚了作者团队近10年中医健康普及工作的精华内容,将常见的临床典型案例与二十四节气民俗特点、气候特点中隐藏的中医养生智慧相结合,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针对时令养生要点等问题作深入浅出的论述,帮助读者将科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每个常见临床典型案例与节气的民俗特点、气候特点巧妙融合,使读者在传统文化学习中体悟中医养生理念的精妙。
《时节养生》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
央视2025新春特别节目力荐《时节养生》
书中的“二十四节气养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顺应天时养生的健康智慧,把天时、地理、人文融入生命观、疾病观以及与节气相融的天道人生观之中,向国内外读者传递古老中医的健康理念,普及中医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养生方法,最终实现用中国人的健康智慧造福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景。
左右滑动,查阅《时节养生》实拍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能够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质,通过世界人民都关心的健康作为切入点,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中医药科普图书,宣传推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医药故事,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渗透到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让全球更多读者受益于中医药智慧。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