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精神血脉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2:14 2

摘要:岁月不居,精神永驻。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光阴流转,烽火岁月中的呐喊与牺牲从未远去,那些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不屈精神,始终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

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精神血脉

岁月不居,精神永驻。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光阴流转,烽火岁月中的呐喊与牺牲从未远去,那些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不屈精神,始终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

历史的回响需要代代相传,那些藏于文字间的烽火记忆、英雄故事,正是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让我们在这份精心整理的有声书单中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汲取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五四运动策源地》

本册讲述民族危难之际以北京的爱国青年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五四爱国运动,阐述北大红楼作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总司令部所发生的重要活动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历史起点的意义。

《血色关东》

1928年的6月4日凌晨,人称“东北王”的大帅张作霖,乘火车从北平返回奉天途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由此拉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序幕。 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爆发,伪满洲国建立,日本帝国主义正一点点蚕食着关东大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压迫与统治,东北纯爷们儿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和侵略者斗,和汉奸斗,和骄横的日本开拓民斗,用自己的鲜血和泪水,用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书写了东北纯爷们儿壮丽的抗日篇章。 作者将自己对广阔黑土地的热爱倾注笔尖,发掘出白山黑水间血染的民族英魂,深度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烽火浙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以此为标志,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爆发。抗日战争既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奴役的苦难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气壮山河的抗争史。

《狼烟北平》

1937年,老北京城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年。华北平原狼烟再起,老北京城沦陷,日、伪、国、共四方角逐。各色人物都在忙着为自己争取利益,麻木的国民亦在苦难与矛盾中挣扎,所有人以各自的方式见证着一国之盛衰兴亡。 在这外忧内患的动乱年代,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哪怕是如本书主人公文三儿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三教九流各阶层人等轮番登台,在北平这座古老的都城中演绎着各自的传奇人生……

《战长沙》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陷武汉后一路南下,长沙危在旦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事,城内人心惶惶,不少人携家带口南逃西奔。胡家孙女婿薛君山极力安排胡家最为宠爱的一对龙凤胎胡湘湘和胡小满的退路。湘湘被托咐给留洋归来的军人才俊顾清明,不料自幼傲气的湘湘与清明水火不容,薛君山只好另寻人家。在全家人的努力下,终于在战火烧到长沙城之前给湘湘定下婚事,算是了却一块心病。这时,长沙守备司令部密令焚烧长沙城,因指挥失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成千上万人在睡梦中魂断火魔,其中包括湘湘未婚夫一家。各地英雄儿女纷至踏来,顾清明和胡湘湘誓要用血肉之躯捍卫这座古老的城市。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是一部全面完整地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参阅了4000多万字的历史史料,从多角度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有沪淞会战的顽强抵抗和失败后的大面积溃败;有南京沦陷前的战事布防和谋求停战后的撤军令;有日军肆意虐杀的残暴也有放弃抵抗的军民的软弱;有拉贝、魏特琳的人道主义的爱的怜悯,也有汉奸麻木自私的为虎作伥;有远东国际法庭上的控诉,也有证据材料缺失的遗憾;有日本右翼分子的无耻否认,也有日本士兵忏悔日记的摘录。

《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

长征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无穷尽的精神力量,而且就像是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自身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作为军事家角逐的战场,它打出了战争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同时,它还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写出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作为政治家表演的舞台,它再现了各种不同的形象;同时,它还在这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折射出了古国文明中的治国思想。

《抗战记忆》

本书编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多位著名记者的通讯、报道等文章,以“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抗战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抗战历史细节的认真截取和客观描绘,以小见大,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击侵略者的伟大精神。 本书所选文章,均摘录自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关于抗战的正式出版物,有记者亲历战场的见闻,有对著名爱国将领的采访,有对后方民众生活的记述,描绘出中国军民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的革命军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豪迈情怀,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

《中日空战记》

作品真实记录了自1932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空军官兵与日军空军浴血奋战的英勇历史。这些壮烈牺牲的中国空军官兵达6000余人,伤残7800余人,无一人投降。中国空军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以弱对强,以少胜多,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他们为国捐躯是悲壮的,值得后人纪念。

《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背景,刻画了梁必达、陈墨涵、朱预道等抗日军人形象,展示了一帧雄阔壮烈的民族战争画卷。乡村青年梁必达等人因逃避日军追杀到凹凸山投奔国民党军,阴差阳错闯进了八路军的根据地,从此就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他逐步显示了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由一个不自觉的乡村好汉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指挥员,最终修炼成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斗争艺术的高级将领。

《四世同堂》

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作品也通过传神的描绘,对老中国的“国民性”及封建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束缚进行了透剔的反思,意蕴极其丰厚。

《西班牙在心中》

它是对西班牙内战时期的见证和呐喊。诗集中满是对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斗争的支持,聂鲁达用他的笔当作武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法西斯的暴行,同时也刻画了西班牙人民不屈的精神和反抗的意志。 作品充满战斗的豪情,通过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西班牙的土地、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奋起抗争的场景。从城市的废墟到战士们坚定的眼神,从对正义的呼唤到对和平的渴望,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个动荡时期西班牙的伤痛与希望,体现了聂鲁达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

《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小说分两部:第一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的“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1] 《青年近卫军》通过对青年近卫军组织以及游击队、红军正规部队对敌斗争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将胜利的真理。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是一本介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青年英雄的书。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1941年,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入侵苏联,还在读中学九年级的卓娅辞别母亲,自愿加入游击队,走上保卫祖国的岗位。经过短期培训后,她和同志们一起深入敌占区埋地雷,烧敌营,表现机智勇敢。1941年9月的一天,她在烧毁敌人的马厩时不幸被捕。凶残的敌人对卓娅进行了种种摧残和侮辱,一无所获的敌人恼羞成怒,绞死了卓娅。弟弟舒拉从小就与姐姐感情深厚,他在卓娅牺牲后,怀着为姐姐报仇的决心进入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学校参加培训。不久,他驾着坦克奔赴前线,以指挥员的身份率领士兵奋勇杀敌。在战场上,他镇定勇敢,表现出色,屡建功勋,先后获得卫国战争一级金质勋章和红旗勋章,最后在1945年4月——二战胜利前夕不幸牺牲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

《刀锋》

《刀锋》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4年。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刀锋》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

《人间恶魔

希特勒的疯狂阴谋》

本书包括身世不明孤僻少年、落魄青年流浪街头、身逢“一战”磨炼奸雄、移花接木缔造纳粹、初入政界枭雄峥嵘、法庭舌战奸雄扬名、锒铛入狱著书立说、经济危机纳粹崛起、纵横捭阖建立独裁、惨绝人寰迫害犹太人、策划慕尼黑阴谋等内容。

《奋斗与梦想》

中国近代以来,对美好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集中地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完成彻底摆脱历史厄运、赢得中国革命胜利、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这三个历史性跨越,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并带领中国人民跨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为了这个目标,自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前赴后继的奋斗与探索,但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民族梦想的是中国共产党。本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之际,以翔实的史料和宏大的历史视角,追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经历的奋斗与梦想历程,展示跨越近200年的沧桑巨变,展示横贯其中的不朽民族精神与和平发展理想,为国际社会和友好人士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把历史锁钥。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