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复盘|演出市场票房105.56亿大涨近半,岳云鹏那艺娜惹争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1:59 2

摘要:如果说过去两年演出市场的火爆,可以解释为特殊时期之后的“报复性消费”,那么进入放开的第三个年头,如此持续增长充分说明,当下的演出消费正在形成新的用户心智与场景需求。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刚刚过去的暑期,相较于电影、剧集等产业,线下演出市场的发展势头要猛烈许多。

根据灯塔数据,从6月到8月的三个月期间,演出行业暑期档票房总计入账105.5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74.10亿元增长42.46%。

如果说过去两年演出市场的火爆,可以解释为特殊时期之后的“报复性消费”,那么进入放开的第三个年头,如此持续增长充分说明,当下的演出消费正在形成新的用户心智与场景需求。

对比过去两年的票房分布不难看到,音乐演出依然牢牢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旅游演艺、综艺市场消费尽管份额不大,但都出现了倍数级增长,显示出进一步泛化的消费需求,背后因素包括文旅市场的增长,以及脱口秀等演出品类获得传播。

尤其是今年“其他”类目,尽管票房仅为3.32亿元,但观演人次达到375.8万,占比高达18.1%,进一步指向一些更为小众的消费场景,包括哑剧、综合类演出等。

而这些都充分说明,市场观演习惯正在进一步形成,以及对演出需求的迭代。在假期或出行时选择观看演出,正在成为更普遍的消费选择,比如作为社交场景的需要,或在线下充分宣泄自我情绪和压力的选择。

而这种情绪和需求,也是带动整个演出市场增长的关键动能。

包括音乐演出市场,总票房从去年同期的69.41亿元涨至今年的97.97亿元,超41%的增幅背后,是更多元需求的折射。

相较于去年音乐演出票房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气歌手,今年暑期开唱的面孔在变得更加多元。比如招致不少争议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其今年七月的“非要唱”巡回演唱会在北京的两场都基本售罄,最高档票价高达1580元。

跨界开唱的除了喜剧演员,还有一批网红。其中最出圈的当属“假唱”出圈、观众把“退票”当作应援口号的那艺娜巡演,其演出现场已然成为一种观众大玩“抽象”的狂欢场景。

在如此市场热度之下,头部歌手也牢牢抓住了机遇。

张学友、周杰伦、孙燕姿、陈奕迅、五月天等国民级歌手/组合延续巡演,五月天更在鸟巢“驻唱”13场打破记录;张杰、周深、刘宇宁等当红歌手,易烊千玺、时代少年团等顶流也先后开唱,都有不错的成绩。

更多音乐人还在加入进来。时隔二十多年没开演唱会的谢霆锋,海外歌手查理·普斯(Charlie Puth,断眉)和美依礼芽等,也都选择在今夏开唱。

但问题也更加明显。

此前两年的许多发展隐忧还在进一步放大。比如市场二八效应明显,仅有少数头部歌手能够卖票;而伴随着诸多演出方,尤其是非专业机构下场,出现了更多的亏损情况,多数取消的演出方会以“不可抗力”或“技术原因”掩盖,但也不排除双方各执一词、指责售票不利的情况。

而音乐节在文旅部门、演出公司等各方面推动下,也始终保持着不小的数量,不但带动了歌手的出场费走高,各方面费用也在快速拉升,据悉大部分音乐节花销在3000万以上。

这直接导致了票价上涨;同时主办方为了带动售票,还会采取一些新的策略,比如开始大规模邀请流量艺人跨界参加,却进一步造成了乐迷的体验问题。

市场的烈火烹油之下,许多发展问题也在持续滚着雪球,如何在热潮中尽可能冷静地面向行业未来,或许需要从业者以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待这份事业。

来源:湖北台电影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