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读书让我真实看到社会阶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11:02 2

摘要:另一类人把学校当度假村,上午旁听一节荷马史诗,下午飞回自家酒庄开品酒会。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哥们,期末周别人刷夜,他周三还在纽约考Final,周五已经回比弗利遛狗,遛的还是赛级阿富汗猎犬,真就是遛狗遛到能上杂志封面,据他说上过杂志‍♂️

在上学时,我发现一个诡异的分裂:身边同学明明在同一间教室,却像活在平行宇宙。一类人把图书馆当家,GPA、投行、咨询、tech,一条Excel拉到底;

另一类人把学校当度假村,上午旁听一节荷马史诗,下午飞回自家酒庄开品酒会。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哥们,期末周别人刷夜,他周三还在纽约考Final,周五已经回比弗利遛狗,遛的还是赛级阿富汗猎犬,真就是遛狗遛到能上杂志封面,据他说上过杂志‍♂️

第一类朋友的画像普遍贴着奋斗者标签:父母大多是60/70后小镇做题家,一路靠高考+加班杀进大城市。他们对前途不抱幻想,全部KPI压在孩子身上:绩点不到3.8就是废号重练,实习不是BB行就别回家过年了。这种高压锅最容易炖出一种内卷圣体,简历比人还厚,却见不得同桌拿高分;

面经背得滚瓜烂熟,却连同学失恋都不敢多问一句。他们把世界当零和跑毒圈,怕慢一步就被毒死,最后把所有人都当竞争对手,贵人运直接清零,天花板锁死。

第二类云端玩家画像就更离谱:开局自带无限复活币。还是那个哥们,大一暑假随手投了投Blackstone,面试官一看姓氏就笑眯眯,面试就问句:“哦,你爸最近怎么样?”offer秒发,结果他干了俩月嫌无聊,转身不干了。

而普通人呢?大一就开始刷LeetCode/400问,大二改简历改到凌晨三点,好不容易拿了个暑期实习,还得在组里演全勤铁人,求return offer,更别说直接一步到位进大买。

他们还有一个隐藏buff:人生路线被编排得像交响乐的谱子。北美私立高中流行一个词叫“legacy pipeline”:从pre-K到12年级,连申请哪门AP、跟哪个教授做科研、去非洲哪国支教,都被父母写进甘特图。

你以为他们在选择,其实只是在勾选。于是你会发现,这些人到了职场也松弛得离谱:老板刚皱眉,他们已经把老板女儿夏令营的申请资料递上去了;普通打工人还在纠结周报格式,他们已经用家族办公室的名义请全组去Aspen滑雪团建,顺便把来年M&A pitch的甲方也带上。

说这些并不是要给大家灌躺平学。我只是想提供一个反向视角:别把努力当成唯一出路,也别把关系当成洪水猛兽。

如果你也能像上文那位哥们一样,周末飞去陪狗跑个10公里,可能周一回纽约时,Blackstone的hc 就真的给你留好了。

毕竟,世界是个巨大的朋友圈,而有些人天生就在朋友圈里发自带定位。

#摩根大通# #外资投行# #投行求职# #投行# #投行实习## #摩根斯坦利# #高盛# #26summer# #模拟面试# #面试求职#

来源:看了看电话77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