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正在纵深推进。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日走访全国多地,了解“校园餐”整治改革中的探索和成效。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范存宝 欧阳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正在纵深推进。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日走访全国多地,了解“校园餐”整治改革中的探索和成效。
2024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协同发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正是其在集中整治中直抓的两个全国性整治项目之一。
三月的一个周一上午,由纪检监察机关、市场监管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省级督导组突然到访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几所学校。第一督导小组组长,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余锋向一位校长说明来意。
余锋说:因为上次纪委暗访过,有些问题,虽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按程序回访一次。
督导组进入学校食堂检查,并翻阅账目,确认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又指出了一些新的细节问题。比如后厨部分货架靠墙太近,下水道的不锈钢盖板踩踏变形产生缝隙等。在一个存放食材的房间,余锋根据窗户朝向提出建议。
余锋:西边要加个遮光窗帘,因为气温升高以后,容易导致大米水分蒸发引起变质。
学校分管副校长、食品安全总监表示:我们马上整改。
督查组指出食堂后厨下水道盖板缝隙问题
同一时间,有三个这样的督导小组正在江西多地巡回开展突击检查,持续一个星期。近两年,余锋已经多次参加这样的行动。
余锋说:“变化非常明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进学校食堂、仓库看食材。食材质量提高,卫生环境也有变化。当然还是有一些路要继续走,但真的比以前有很明显的、根本性的一些变化。”
有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明察暗访已经从紧张到逐渐习惯。
学校负责人:以前一听纪委来督导,还是有点紧张。我们没想到力度这么大。
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食堂对外承包合同尚未到期。两名负责人介绍,在去年的一次检查中,江西省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发现食堂账目中“米”和“饭”的分量核算不合情理。
学校负责人:他说300斤米至少能做出600斤至700斤饭,总共这么多学生,就是平均每个人吃到8两也吃不完这么多饭。说明我们成本核算的时候就没有注意这些。他说成本核算高了,其实无形中就被食堂骗了。
学校负责人说,那次检查推动了红谷滩区各个学校食堂的成本核算。
学校负责人:我们就一通百通了,包括用油的分量也会去核一下,到底这么多学生吃多少的油。数量上、价格上都要进行核算。
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各地学校的食堂和后厨陆续建立起视频监控系统,对于员工不戴口罩、地板上老鼠跑过等能实现自动抓拍预警。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拓展到更多层面。
江西省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副主任朱桂敬说:“摄像头里看不到的,可以通过明察暗访。比如去查账,看有没有挤占学生的经费,去看买的肉新不新鲜,用的食材好不好。我们也发现有的学校教师不付钱也在食堂吃,实际上也是吃学生的,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督促整改。”
以往印象中,“校园餐”属于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业务范围。江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毛晖圆告诉中国之声,现在,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部署的重要整治项目之一,纪检监察机关在整治中立足职能职责,发挥监督推动作用。
毛晖圆说:“纪检监察机关看到的可能是包括学校、教育部门还有市场监管部门,它们在推动整治过程当中责任的缺失问题、相关人员的作风问题,甚至可能会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利益勾连、腐败的问题。这些东西挖得深以后,整改整治的效果也比较好。”
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也推动了群众参与监督。去年8月,江西省宜春市纪委监委牵头组织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抽选代表,考察“校园餐”食材的供货商。
宜春市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卢烈明介绍:“我们纪检组受市纪委的委托,从一千多个膳食委员会成员的库里,抽了50个家长,前一天打电话通知这些人,到哪里会合。”
为了避免影响公正性,电话里没有透露活动的具体内容,有家长甚至以为接到了诈骗电话。通知50位家长,第二天一早到场45位。何贵阳是其中之一。
何贵阳说:“到市政府会合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是去做这个事情,发现要三天,换洗衣服都没带,但是我们还是坚持去,这45个家长没有一个退出。”
团队中的教师代表林学英介绍,三天时间里,他们一家一家走访供货商,对比大米、鸡蛋等食材的品质、价格。
林学英说:“每一家米厂会煮好多种饭,因为有不同价格的米,我们都会吃一下。第三天晚上8点多钟我们回来集中投票,通过投票选了三四家。”
去年8月,校园膳食监督家委会考察“校园餐”食材
宜春全市的学校食堂从此开始由国有企业负责运营并开展大宗食材带量集中采购。宜春市纪委监委要求“校园餐”所有大宗食材都作为“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保食材质量,成本比之前降低10%以上。宜春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刘传枝说,这样的改革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还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监督。
刘传枝:大宗食材统一采购以后,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把它归口、公开化。
而在学生家长看来,由国企承担“校园餐”的采购和制作,更多了一重监督保障。
何贵阳:不光我们家长监督,市里面也在监督,纪委这边也在监督,我们就更放心了。
宜春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智勇说,对国企的监督也不能放松。
李智勇:原来是各个学校承包,现在集中一家,腐败也由分散转为集中了。如果他腐败将涉及几十万孩子,这个风险点也要把握住。
宜春市还进一步要求“校园餐”运营从3%至5%的“微利”转为“零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这个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阳磊表示:“首先国企最主要的职责是承担社会责任;其次我们也想了一个商业模式,就是放心用餐工程以后会形成一个品牌,我们的食材都是能够经得起检验的,信誉度就高了,我们也给企业赋能,能够成为我们供货商的,就是优质企业、良心企业。”
市场监管部门设在学校食堂内的快检室
江西省纪委监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处置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面问题线索1595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73份,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追责问责1727人。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学校食品安全案件2273起,将存在校园食品安全违法的3家企业和10名自然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江西省纪委监委还推动全省12086所中小学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清晨不到7点,南昌市红谷滩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食堂后厨,家长、老师代表和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查看刚刚到货的牛肉、土豆等,并取样检测。当天中午,学生就会在食堂吃到这些食材制作的土豆烧牛肉。
老师和家长代表:我们摸着如果是那种冰冷的,说明是冰冻的,我们就不要了。肉要有温度,蔬菜要有湿度。
家长和老师代表复核牛肉重量并拍照留存
家长委员会提前报名安排值日,确保每个清晨都有代表到场。另一所学校的食堂,家长代表周女士会从上午7点一直待到中午12点开餐。
周女士:先去后厨验菜,看看那个菜是不是很新鲜。上秤看他们的送货单的重量是不是跟实物重量一致,单价跟我们平时自己买菜的价格有没有太大的差异。然后再看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备菜清洗……
在江西宜春,全市的458所公办中小学每天将“校园餐”的价格、配菜等信息上传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主动接受监督。宜春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细荣表示,各方的监督,让他更安心。
周细荣说:“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面监管,学校压力很小。我们开玩笑讲,一个学校里面真正见到大场面最多的就是食堂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习惯了在监督下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