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自然展区,是连接公众与自然科学的桥梁。我们以 “沉浸式生态叙事” 为核心理念,摒弃传统科普的单向灌输,构建可感知、可交互、可共鸣的自然场域。期望参观者踏入展区,如同开启一场微观自然科考,在空间流转中,触摸生态肌理,领悟自然智慧,唤醒对生态保护的共情与行动自
一、设计初心:筑生态之境,启认知之门
生态自然展区,是连接公众与自然科学的桥梁。我们以 “沉浸式生态叙事” 为核心理念,摒弃传统科普的单向灌输,构建可感知、可交互、可共鸣的自然场域。期望参观者踏入展区,如同开启一场微观自然科考,在空间流转中,触摸生态肌理,领悟自然智慧,唤醒对生态保护的共情与行动自觉。
二、空间叙事:分层解码生态奥秘
1.序厅:潜入生态之境
以沉浸式弧幕营造海洋、森林等自然场景,模拟 “生态穿越” 体验。当参观者步入,穹顶与墙面的动态自然影像,如海洋波光、森林雾霭,瞬间消弭现实边界,唤起探索欲,奠定 “敬畏自然、探索未知” 的情感基调。
2.生态群落展区:微观自然剧场
(1)缤纷森林:还原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标本与全息投影结合,展现生物互动。扫码即可聆听鸟鸣、兽吼,了解物种依存关系,让静态展陈 “活” 起来,传递 “生态是共生网络” 的认知。
(2)海洋生态:打造巨型生态水族缸,串联珊瑚礁、洄游生物等场景。光影模拟昼夜、潮汐变化,参观者可观察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理解海洋生态的脆弱与珍贵。
3.生态机理展区:科学认知实验室
(1)基因多样性:以悬浮的 DNA 结构装置为核心,结合互动屏,解析基因与生态适应、物种演化的关联。参观者可 “拆解” 基因密码,直观感受遗传多样性对生态稳定的意义。
(2)水的三态与循环: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模拟水循环路径,可视化呈现蒸发、降水、径流过程。脚踏感应区,触发 “一滴水的旅行” 故事,理解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4.生态保护展区:未来行动倡议
设置 “生态足迹” 互动墙,参观者扫描信息,生成个人生态影响报告;结合地域生态案例,展示污染治理、生物保护成果,传递 “生态保护始于认知,成于行动” 的理念,激发公众参与意识。
三、设计哲思:于空间中传递生态价值观
我们以 “生态整体性” 为设计逻辑,打破学科、场景边界,让生态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相互联结的网络。通过 “沉浸式体验→科学认知→情感共鸣→行动觉醒” 的叙事路径,将生态保护从 “知识科普” 升维为 “价值认同”。期望参观者走出展区,带走的不仅是生态知识,更是对自然的共情与守护决心,让展区成为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的 “种子站”,持续生长出绿色行动的果实。
四、结语
从序厅的意境营造,到各展区的科学解码,生态自然展区以空间为语言,讲述自然的奥秘与价值。我们相信,好的生态科普设计,能让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的理念,真正走进人心,化作公众日常的行动自觉 —— 这,便是设计的终极使命与价值。
来源:吾得数字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