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2025年9月1日起,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次修订)将正式实施。传染病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防治法》),
为持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2025年9月1日起,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次修订)将正式实施。传染病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防治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公共卫生科特此进行科普宣传,旨在增进全体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公众对《防治法》的理解,共同筑牢传染病防控的坚固防线。
健康的“守护盾”
《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法律武器。它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为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了法律依据。理解和遵守《防治法》,是依法科学防控传染病的前提和基础。
权利与义务并存
1.分类管理,精准施策:《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类别的传染病,法律规定了相应的监测报告、预警发布、控制措施和救治方案。例如,对甲类传染病采取强制管理措施,对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对丙类传染病实施监测管理。这种分类管理模式确保了防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措施的有效性。
2.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必须依法履行疫情报告职责,不得瞒报、谎报、缓报。这是法定义务,对于控制疫情扩散至关重要。
3.预防为先,多措并举:
计划免疫: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为公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服务,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健康教育:大力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疾病传播。
我院实践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我们始终严格按照《防治法》的要求开展工作。
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发热门诊、哨点诊室管理,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规范诊疗流程: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落实隔离、消毒、防护措施,防止院内感染。
强化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防治法》及最新防控方案,提升依法防控能力和水平。
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法律要求。
《传染病防治法》是守护我们共同健康的重要保障。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群防群治,需要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恪尽职守,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理解支持。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来源:郑肛之音一点号1